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借力世博促进产业升级 中国与世界互相推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0日 13:58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上海借力世博促进产业升级 中国与世界互相推销

瞭望东方周刊2010017期封面

  “让生活更美好”,中国仍在路上

  本刊编辑部

  只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逻辑地延伸到必须致力于让所有中国人的生活都美好起来,都有尊严和幸福,中国才能真正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令人真正充满敬意的贡献

  “今天,世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希望!”

  8年前,当中国以城市主题赢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时,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宾泰斯曾这样感叹。

  8年后,当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法国总统萨科齐对上海世博会选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示了敬意。

  来自世界的感叹与敬意,是因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这个世博会历史上第一个城市主题,让被誉称为人类文明发展重要驿站的世博,紧紧扣住人类当下面临的共同课题---城市,如何真正成为让人生活得有尊严、有幸福、有希望、有梦想的美好家园。

  城市,几乎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创造。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书写城市故事的连续剧。工业、科技、文化、艺术,代表文明发展的各种主要元素,几乎都是在城市展开。尽管从农耕畜牧走过来的人类,对田园牧歌的精神怀乡已深入骨髓,尽管城市文明也永远需要原野来滋养与守护,但都不会改变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的趋势。

  但是,高度的城市化也逃脱不了物极必反的规律。这不仅是因为污染、拥挤、冷漠等“城市病”的如影随形,也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贫富不均、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张和对立,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而更加凸显与放大。如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如何使城市与环境不再互相对立而是融为一体,决定着城市化对人类到底是祸还是福。

  这无疑是全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回应这一挑战的“中国答案”,将对人类文明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断言21世纪对全人类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一是中国的城市化。

  60年前,中国95%以上的人口生活在乡村,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加速,并越来越呈现冲刺之势。据2009年的统计,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6.22亿,城镇化率提高到46.6%,预计 “十二五”期间,将达到50%。这种统计口径,应该没有包括1亿多户籍未进城但实际上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也不包括为数同样庞大随他们“流动”进城的未成年子女。

  由此观之,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的快速城市化,这个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趋利避害给出的答案,多么的具有世界意义。

  通过申办、筹办与举办2010年世博会,中国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回答,虽然切准了全世界的关切,产生全球共鸣,但首先是基于中国对城市化发展的自我反思。

  30年来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创造了繁荣,提升了国民生活水准,但与此同时,城市也消耗了过多的资源,制造了太多的环境欠账。从垃圾围城到空气越来越脏,从水荒电荒气荒的周期性上演到“堵城”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扩散,从填湖毁林造楼宇到历史文脉频频毁于推土机,中国为城市化付出的环境资源代价不能不说是十分高昂。

  不仅如此,中国的快速城市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与积累着和谐欠账。飙升的房价与保障房建设的滞后,令“蜗居族”的幸福感大打折扣。“蚁族”青年,对城市的梦想因太过艰辛与迷茫而黯淡。为数庞大的农民工,为城市的繁荣付出了汗水,但基本上不能分享繁荣,城市漂亮光鲜的楼宇挺立之日,往往也是建筑工地民工卷铺盖走人之时。

  对此,中国政府有清醒的认识。以人为本,不遗余力地改善民生,改革收入分配格局、医保社保网络扩容扩面、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改革户籍制度等社会政策都提上了日程。

  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解答。今天,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浦江两岸,当上海这座中国最繁荣最具活力的都市云集起四海宾朋,我们必须清醒,世博园的美轮美奂不是全部的生活,北京上海的发展水平并不能代表中国。只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逻辑地延伸到必须致力于让所有中国人的生活都美好起来,都有尊严和幸福,中国才能真正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令人真正充满敬意的贡献。

  “生活更美好”,中国仍在路上。■

  “博”动中国

  历史,从世博转弯

  上海乃至中国的历史将以世博会为圆心,完成一次转弯,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向上的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耿 | 上海报道

  上海曾有一道“亚洲第一弯”。

  沿延安路高架朝外滩方向行驶,两边高楼夹峙,快下匝道时,突然一个左转,视野豁然开朗,一幅无敌江景尽收眼底:左侧是金色的外滩万国建筑群,右侧是浦江对岸摩登的陆家嘴中央商务区。

  这个弯是俯视黄浦江的最佳角度,能让人产生飞翔在江面上的感觉,备受旅游时尚杂志推崇,“在这里可以看到上海最美的天际线。”

  2008年2月,这个著名的弯道被拆除,配合世博会的外滩改造;2010年3月28日,经过33个月重新打造的“新外滩”亮相,并承诺新风貌形成后50年不变。

  它注定要与其后33天揭幕的上海世博会“同寿”---上海市前市长汪道涵曾说,“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50年。”

  在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屠启宇眼中,已消逝的“亚洲第一弯”极富象征意味,不仅在时间节点上,而且在形态上---有弯度、有坡度,“上海乃至中国的历史将以世博会为圆心,完成一次转弯,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向上的。”

  他说,发展中的城市都将经历跨越和转变的历史瞬间,上海正迎来这一瞬间,世博会梦幻般的美,正如同行驶在弯道上的感觉。

  “瞬间中心”

  “今年,上海将在世界舞台的正中央,站上184天!”屠启宇说。这种“中央之国”的仪式感,似乎可追溯久远。

  参展方纷纷亮出自己的好东西,不少是国宝级的,有丹麦国宝“小美人鱼”,七件原本收藏于奥赛博物馆的法国国宝,还有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米开朗琪罗的两幅杰作《水果篮》和《捧果篮的男孩》,是意大利的国宝。

  “法国、英国、美国屡次举办过世博会,从没这么受重视。”屠启宇说。

  “因为这是在中国。”美国馆负责人Allen的话恰好可以作为回答。

  2000年,美国没有参加德国汉诺威世博会;2010年,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却“下决心不让美国成为唯一缺席上海世博会的国家”。

  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伦敦举行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曾骄傲地描绘英国人的心态:“北美和俄国是我们的玉米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木材森林,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提供白银,南非提供黄金,印度和中国人为不列颠种茶,而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

  那一年,英国占据了欧洲工业总产量的2/3,世界商业贸易的20%。

  而150多年后的中国,GDP总量将突进至全球第二;2009年在全球制造业出口中所占比例达到17%,居世界第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首次超过美国。

  在现代化之路上追赶一百多年后,她并没有当年大英帝国那种天下为我所用的洋洋自得。全球化分工使她成为“世界工厂”,但她显然并不满足于此。

  “每一届世博会都使举办地成为世界文明的瞬时中心,国家博览会都有着呈现国家力量的意图。”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乔兆红说,“博览会缘起于大国登场,其历程证明着强国世博,其影响证明着世博强国。”

  其实,与其说世博将为中国带来“转弯”的契机,倒不如说世博将见证中国历史的拐点。此时此刻,中国正面临着“转弯”的多重内在需求---发展方式、制度安排、社会结构、公民意识,都期待更有力度的新创与飞跃。

  向中国推销与推销中国

  其实,中国人一直站在世博会舞台上。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策划师、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在不同场合演讲,总喜欢举出三个物证:

  1851年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邀请中国人出席开幕式,并且有一个独立展室,当地媒体是这样报道的:伦敦世博会吸引了中国等25个国家参加。

  还有一幅油画,是英国画家塞鲁斯的作品,它描绘了首届世博会盛大的开幕场景,一个人站在右列前排最突出的位置,他叫希生,是世博会上的“中国第一人”。

  2008年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征集到一枚1848年英国伯明翰铸造的纪念章,正面有希生半身像,这是英国最早刻上中国人像的纪念章。

  之后,中国基本参加了每一届世博会。“想搜集梳理一个完整版中国在历届世博会的获奖目录,竟然无从下手。”吴建中说,“太多了,出本书都列不全。”

  但是,他说,中国获奖产品的结构让人“惭愧”,几乎始终如一的是一些原始的工农业材料,附加值不高的初级产品以及精致却少实用价值的古董,极少近代工业产品参展,更遑论能影响人类未来生活的伟大发明。

  同时代的欧美国家带到世博会的参展品是些什么呢?大功率蒸汽机,复式电报和留声机,还有克虏伯大炮。

  “别对中国馆报以超现实的期望。”上海市政府一名负责外宣的官员表示,“那么多展馆一字排开,你能直观地感觉到中国馆与发达国家馆的差距。但是,历史地看,中国进步也很显著,它在本届世博会上提出了自己的理念,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建构大国形象。”

  “一方面,我们在向世界推销中国;另一方面,世界热衷于向中国推销。”屠启宇说,“中国概念炙手可热,学者感觉不插一脚,就失去了话语权;商人感觉不插一脚,就失去了市场;政客感觉不插一脚,就失去了讲坛。”

  在世博年,数十个世界级奢侈品牌在上海遍地开花。半年内两家LV新店开张,半岛酒店会引入约24个奢侈品牌,陆家嘴金融中心的热门租位被众多国际品牌争抢一空。

  淮海中路西段的798号到806号,一连开出Piaget、Cartier等数家名表店,卢湾区商委人士认为,能吸引十几个顶级大牌抢滩淮海路,其最大动因还是世博效应。

  走到拐点

  “无论是中国人看自己,还是外国人看中国,中国能向外人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庞大。”屠启宇说,“也许已被推至前排,但并未拥有主导权。日本在上升期,也曾遭遇世界献媚,结果是被捧杀。我们定要脚踏实地,不被虚妄的大国情怀蒙蔽望的眼睛。”

  这位研究者认为,世博会必定会带来上海的“转弯”,但至少在世博会的准备期内,“转弯”的新意与苗头还不十分清晰,“某种意义上主要是靠着堆钱推动。”

  “当奥运会、大阅兵、世博会一次次把举国体制推到极致,下一步该怎么办呢?”屠启宇问,“我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个拐点。”

  “对上海来说,世博会是借国家力量实现这一升级的难得契机。”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上海市政府商业决策咨询专家陈信康说。

  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胡晓鹏说:“上海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驱动,未来的基础设施,虹桥枢纽、地铁、隧道、高铁,几乎都已规划完善,世博后单靠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很小。”

  据统计,1991年至2000年的10年间,上海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累计投资为3100亿元,平均每个工作日投入1亿元左右。搭上“世博号”快车后,自2004年至今,世博会平均每年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约为2%。

  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是多年致力于研究世博会经济的专业机构。陈信康说,眼下的中国经济、上海经济都处在调结构的关键转型期,能否借力世博促进产业升级,比能够产生多少直接收益更值得关注。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上海市政府决策顾问王洪卫说,上海多年来一直在说产业升级,但实际上时机一直未成熟,随着2010世博年到来,转型之翼已经打开,上海经济真正到了需要调结构、促发展之时。

  借力世博,展开转型之翼的实例俯拾皆是。1970年大阪世博会,对日本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大阪经济圈融合产生了很大促进作用;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的举办,使西班牙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服务业产值比重从1990年的57%增长到1993年的63%。

  世博为镜

  转弯时要展开双翼,一翼是世博会,一翼是“十二五”。

  2010年是世博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的决战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的关键年。

  屠启宇作为2010年上海经济蓝皮书的主编之一,将这份报告定名为“率先转型,世博效应助推上海经济结构调整”。

  4月8日,上海市政协举办2010年首次委员 “学习茶座”,主题是编制上海“十二五”规划的思路和理念,讨论上海转型的切入点和路径。世博会、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南汇并入浦东、迪士尼重大旅游项目、虹桥交通枢纽和商务区、九大高新技术产业,被委员们认定是经济转型的抓手。

  “世博会”和“十二五”这两个关键词在不同场合被相提并论。

  “两者互相参照,‘十二五’提出转型命题,世博会提供国际视野。”屠启宇说。

  宝山区作为上海的重工业重镇,其转型就参照了德国的鲁尔区。这片满是钢铁与集装箱的区域,正在变“轻”变“绿”。宝山长江口的吴淞口,为世博打造的国际邮轮码头,如今是浦江令人惊叹的“第一眼”,来宝山学习转型经验的官员们必到码头上“站一站”。

  1915年,吴淞商埠督办张謇正是从吴淞码头启程,带着由吴淞万盛酱园酿制的白玫瑰酒,率队远征巴拿马世博会。今天,远方来客参观完上海世博会,可经连接园区的水上走廊登上国际邮轮---当年输出的是陈酿,今天输出的是理念。

  乔兆红说,以世博目光打量上海,就会发现它的软肋:在二三产业间徘徊不定的产业瓶颈;面对1900万人口和不断集聚的城市效应时的管理课题;创新驱动力不足;还需更大气的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等等。世博会所蕴含的主题理念,恰可为突破瓶颈提供思考方向和着力点。

  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在以世博为镜,无形中将世博效应放大到了全国。据称,武汉、广州都有意申办一届世博会。

  软硬双转

  学界有这样一种观点:世博会作为拐点的象征意义是存在的,但其新意仍有待开掘。

  强势政府一直是上海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屠启宇说,现代上海除了参照国际经验,也可向自己的历史回溯。“上海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基础建设全部是民营的,城市的真正管理者是企业家和绅士阶层,这种历史上的‘上海模式’也启发我们,未来30年上海发展模式怎么走,要把政府推动与民间企业家的力量结合起来。”

  屠启宇认为还需要另一个结合:软硬结合。“从财力和基础设施上说,今日之上海与汪道涵申博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而方向感要比那时候更强才行。”

  1992年,上海建造了第一条地铁线;2010年,上海地铁拥有13条线,总里程达424公里。在这一点上能和上海比的,只有伦敦和纽约。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在被问及世博带给上海的影响时说:“我想首先是上海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提前了十几年完成。”

  周汉民宣布的是上海局部的现代化,而一位参与筹备世博的学者表示:“剩下的‘软’的部分恰恰是啃起来最‘硬’的部分。”

  在屠启宇眼中,“软的方面”主要是指文化影响力等。也有学者期待在构造社会制度环境方面有更大突破。

  世博带来的,必定不仅仅是那些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这个古老国度对现代化之路作出新思考、新选择的关头,民智的开启、心灵的激荡,理应成为“转弯”的最大动力。■

  导读:

  中国式世博观

  “缝合”长三角城市群

  “上海人”世博版

  历史坐标看世博

  中国馆进化论

  英国馆:飘在纸上的种子圣殿

  澳大利亚馆:魔幻色彩游戏

  西班牙馆:藤条上的舞蹈

  以色列馆:贝壳里没有战争

  日本馆:会呼吸的紫蚕

  阿联酋馆:沙丘“重生”

  德国馆:不能“为科技而科技”

  巴西馆:“贫民窟之椅”讲述“珍惜”

  韩国馆:韩文关乎韩国未来

  巴基斯坦馆:和而不同

  印度馆:穹顶下的孔雀王朝

  荷兰馆:快乐只要一条街

  法国馆:“五感”决定生活质量

  非洲联合馆:露西的微笑

  “小美人鱼”怎样游到上海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