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色列馆:贝壳里没有战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0日 14:10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以色列馆:贝壳里没有战争

  “在以色列,人们喜欢在建筑上使用石料,因为它在犹太人传统观念里意味着坚固、土壤和根,而玻璃代表开放、未来与现代。这两种截然不同、相互冲突的材质结合在一起,又代表着对话和融合”

  《望东方周刊》记者戴闻名 | 上海报道

  上海世博会以色列副总代表毕雅丽(Yaffa Ben-Ari)告诉本刊记者,为了在上海世博会展现一个最好、最新的以色列,以色列政府共投资110万美元,历时两年半时间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规划,并由外交部牵头,财政部、贸易工业部、旅游部、农业部五个部门共同合作,运营委员会的负责人是总理办公室主任。

  “在以色列参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次像这次那样,政府出这么多钱、费这么大劲、花这么多时间。”毕雅丽说。

  这个以色列举五部门之力、花费两年半时间自行设计、建造的馆,被称为“海贝壳”:一半是淡蓝色的透明玻璃体,一半是淡赭黄色的天然原石,两相合抱,如同一只躺在海边的贝壳。

  “脑子和创新精神”

  以色列似乎是一个被爆炸和袭击包围、总是占据国际新闻头条的国家。事实上,这个有700万人口的国家并非只有战争恐怖。

  以色列高科技产业发达,特别在信息技术、医疗器械、生物纳米技术、太阳能等方面。有120家以色列公司在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上市,几乎全是高科技公司,除了美国之外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人们生活中常用的U盘最早就是由以色列人发明的。

  由于土地贫瘠、严重缺水,以色列人发明了滴灌节水技术,将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不足人口5%的农民不仅养活了整个国家,还大量出口水果、蔬菜和花卉。

  “我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我们有最重要的资源––––脑子和创新精神。”毕雅丽说。她坦言,之所以在上海世博会上投入这么多努力,是因为“已经到了让世界人民深入了解以色列的时候了”,“我们可以为建设一个更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打造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合作态度的新以色列形象,是以色列人建馆的主题。

  据介绍,“海贝壳”的内部是重达70吨的钢结构,再在其上浇筑了可再生的砖石与玻璃,将坚硬的石块、玻璃“变形”成方圆有致的艺术品。世博会结束后,以色列馆可以很快拆卸,再运到另一个地方快速拼装。

  在进入巨大的贝壳之前,要穿过一条用鹅卵石铺就的甬道,仿佛是走向海边的一条小路,这是以色列馆前的等候区。它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低语花园”。甬道两边的小型花园,种植着枣树、芦柑等以色列特有植物,植物间遍布着细小的灌溉管道,这正是以色列人引以为豪的“滴灌技术”。

  毕雅丽还透露说,在花园里还会有一些互动的三维触屏,可供参观者在等候期间“亲身”了解以色列的方方面面。最令人惊叹的是,他们还将在这里展示由以色列最新研制的“没有屏幕的3D,蝴蝶会飞到你的眼前来”。

  穿过“低语花园”,就进入贝壳的玻璃部分,即“光之厅”。在这里,有一幅以色列画家创作的大型壁画,写实地表现了以色列的代表性景点和普通人的休闲生活。

  整个以色列馆的主展和高潮部分是“创新厅”,将展示的是作为“全球研发中心”的以色列。著名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头像将被镌刻在展厅墙壁上,作为犹太人创新精神的代表。在大厅里有150个互动光球,可供300人同时观看特效影片,与此同时,大厅顶上还有漂浮的大灯球,可360度旋转,将整个大厅变成一场动态视听演出。

  观众随意走到一个光球前,光球上就会出现一个以色列的人物形象,有儿童、医生、科学家和工程师等,用中文和希伯来语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包括自我介绍、相互问候等。

  随后,更多的光球会从天而降,上演一场约10分钟的360度3D大片。每一个光球都代表着以色列在科学、音乐、文字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和技术突破,比如摩托罗拉第一部手机、英特尔的迅驰和奔四微处理器、移动硬盘和闪存、CT扫描仪均为以色列人最先研发。

  3D影片中还将展示以色列的最新科技成就,比如胶囊摄像机。一个“胶囊”般大小、可以拍到人体内照片的微型摄像机将可以减轻病人体检的麻烦和痛苦。人们只需要将这粒“胶囊”吞下,就能完成一次无痛苦的身体检查,还可以在24小时内排出体外。

  以色列馆总设计师渡海堂(Haim Dotan)是以色列知名建筑师,在美国执业多年,而他见到本刊记者的第一句话却是用中文说的:“我妈妈就出生在上海。”

  渡海堂的母亲维多利亚。赛多夫1919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住在苏州河边的犹太人聚居区,与建造和平饭店的犹太人沙逊家族有频繁的生意往来,后来离开上海至耶路撒冷定居。渡海堂说,他依稀记得在耶路撒冷的家中藏有许多中式器具和中国绘画,1984年,他和妻子来到中国旅行三个月,通过素描、写作和摄影重温了中国的文化、哲学和艺术。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海贝壳”的灵感既来源于他在中东和中国的游历,也与老子的道家阴阳学说和犹太文化的精髓有关––––“在以色列,人们喜欢在建筑上使用石料,因为它在犹太人传统观念里意味着坚固、土壤和根,而玻璃代表开放、未来与现代。这两种截然不同、相互冲突的材质结合在一起,又代表着对话和融合。”

  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之下,以色列馆中有一些值得提及的细节。

  进入展厅之前,玻璃门上有一个以色列几乎家家门口都有的“门柱圣卷”。这是犹太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传统,即将写有圣经章节的长方形羊皮纸紧紧卷起后装在细长的银筒内,钉在门柱上。以色列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犹太人在离家前都会轻抚门柱圣卷,然后吻吻触过圣卷的手,以此祈求健康平安,特别虔诚的犹太人甚至在家里每个房间的门上都会装上圣卷。

  3月24日,以色列馆竣工当天,蒙蒙细雨中,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艾雅克、世博会以色列副总代表毕雅丽、以色列馆馆长夏乐福一起将“门柱圣卷”安放在了以色列馆的大门口。

  毕雅丽说:“那真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时刻。”“门柱圣卷”与中国传统习俗中的房屋上梁仪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代表了对数千年传统和价值观的传承。

  一入展厅,迎面的墙上是希伯来语中的问候语Shalom,意为“平安”,旁边则写着大大的中文字“泰”。

  视线从这两个字往下,会看到60年前犹太上海难民的故事和照片。在1939年到1941年间,从欧洲来到上海避难的犹太人共有约两万之多,另外还有大批犹太人从20世纪初开始就来到中国定居。他们在二战结束后虽大多离开中国,但仍然对中国怀有深深的感恩之情,也成为中以之间特殊的情感纽带。

  毕雅丽介绍说,展览中将会展出与这段历史相关的感人瞬间,比如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专程去哈尔滨祭拜祖父的故事。奥尔默特的祖父1917年从俄罗斯前往中国哈尔滨,其父母也在那里长大,会讲汉语,其祖父最终葬在哈尔滨的犹太人公墓。又比如,二战期间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生命签证”,被称为“中国辛德勒”的故事。

  “这不仅是一个欢迎的入口,更代表了我们的纪念和感恩,希望给中国参观者带来温暖的感觉。”毕雅丽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