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读中国馆:充满喜悦振奋激情的文化建筑(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9日 12:04  世博网

  主持人高源:色彩是红色的,这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是吗?

  嘉宾倪阳:一开始大家讨论可能都有这种意思,这是一种直觉性的,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就像刚才说的那样。打个比方,小时候看我外婆剪纸,她会剪很多红色的纸,她可能比较迷信一点,但她所做的这些事,会让你在小时候就看到很多红色的非常漂亮的东西,放在她认定的器物上。其实这种文化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会有,这只是一个方面。我们当时一开始讨论的时候,就已经定了这个调子了,大家都认为应该用红色来表达。

  主持人叶波: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个,也叫“东方之冠”,矗立在那边,换了其他颜色还真不行。

  主持人高源:说明这个颜色选对了。

  主持人叶波:你试想一下,换什么颜色能协调,能搭配得上呢?除了红色,其他颜色还真的是不行。

  主持人高源:红色给我的感觉,和这个建筑的外形搭得特别和谐、特别配。

  嘉宾倪阳:我有个朋友写了个东西,他说看了是一片惊艳的红。

  主持人高源:惊艳,这个词用的好。

  嘉宾倪阳:我们有很多东西,其实当时只是没有想到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没有想得那么多,相对来说是通过我们更加专业化的词汇去理解它。比如说:斗拱、屋檐、珠帘、修竹。

  主持人高源:修竹?

  嘉宾倪阳:竹子,我们当时那裙楼是有点这种味道。还有一些雾。

  主持人高源:雾你们怎么用建筑来体现呢?

  嘉宾倪阳:就是通过喷水雾,可以降温。其实这里头有些比较拙巧的东西,也有一些大气的东西,其实最后是一种多元化的东西,就是说是一个不很确定的、多元化的东西。对这方面的理解其实是因人而异的,但我们想给人家得到的最后的信息,可能每个人最后的理解会不太同。比如,等后来我们中了标之后,我们中了国家馆,清华是中了底下裙楼,我们是合起来的,是个联队。后来有人说这个是“东方之冠”,因为相对于东方之珠,它像个冠,斗冠;有人说像个粮仓,这个也很好,“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这是习近平同志说的。

  主持人叶波:也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嘉宾倪阳:对。你说的这个让我想起来了,人家说怎么通过建筑来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觉得非常困难。

  主持人高源:这个比较抽象?

  嘉宾倪阳:因为建筑只是具像的,一个东西怎么能表示出这么大的内涵呢?我原来是这么去理解的,但我们的理解未必就是对的。首先,什么叫“生活更美好”?我们觉得一般生活美好,无非有一些物质和非物质的。但物质的东西,我们现在不可能去表达,我不能说通过建筑送你什么东西,只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什么叫“ 生活更美好”?生活美好其实是造成人们的一种振奋、喜悦,比如就像农民种粮食一样,到秋天他有一种希望、期盼,有一种丰收的喜悦,这就是生活美好的一种表征。

  其实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我们也是通过这样,比如通过建筑的构成形成一种气势;通过中国红这种色彩,形成一种喜悦的情绪;进而推出的气势可以提升振奋的心情。气势就是振奋的心情,然后这个色彩也能表达一种生活喜悦的心情。而且我们整个是个开放性的、自由性的一个空间,当时是非常开放的,现在可能是改了很多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自由、非常开放的内部空间,这里也表达了一种我们在振奋、喜悦、“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过程中,人们生活中一种自由的倾向,我们是这么理解的。如果把一个建筑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硬给拉在一起,我觉得也不是很对,但我们只能这么来表达它。

  主持人高源:在这里面,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他看的角度不同,他感受到的内容也不太一样。另外,我个人觉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实还代表了未来,比如说未来建筑的发展模式,等等。您刚才说到一些,比如说薄雾,可以通过水珠等等,还可以降温。那在建筑当中,可能越来越多的是考虑到科技、绿色、环保、节能的一些理念,是吗?

  嘉宾倪阳:对。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响应了一下现在的一些号召。什么叫真正的节能?节能是你不用是最好了,用了肯定不节能。但在这里面,比如在设备上有一个整合,就是和主题馆有一些能源上的资源共享。我们的建筑本身是个自遮阳体系,所有的窗都是往里面收的,每一层上面都是底下的遮阳体,所以这个建筑本身就不需要什么LOW-E玻璃这些东西,更不需要有什么特别节能的措施,用一般的中空玻璃就OK了。

  主持人叶波:你们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做到这一点了,就有这个理念了?

  嘉宾倪阳:对,当时就有了。另外,我们还用太阳能来提供内部的一些照明,裙楼有一些表皮作为呼吸的一种处理手法,清华大学主要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还有雨水收集系统,现在这部分比如用收水砖、水池等进行收集,可以形成一种再利用,不需要通过自来水的供应,通过自己形成小的内部循环体。这方面我们都会做一些探讨。

  主持人高源:您说的收水砖,是不是在奥运场馆当中用到的?

  嘉宾倪阳:也有用。其实这部分我想现在大家已经有共识了,很多城市现在都在改变这个。以前比如用玻化砖,玻化的吸水率是非常低的,因为玻璃的东西,完全不吸水的。城市里头大家都知道,都要呼吸,地也要呼吸,我们不能光人呼吸完了,把其他的给扼杀了。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这种环保意识应该深入到方方面面。

  主持人叶波:对。刚才我们从中国馆的外观谈到里面的设计,这样就更了解了。听众朋友们可能对倪阳老师不是最理解,其实他的代表作有很多。

  主持人高源:顺便也把您在建筑方面的一些代表作给大家介绍一下?

  嘉宾倪阳:应该这么说,也不是叫我的代表作。

  主持人叶波:叫我们的代表作。

  主持人高源:因为是团队。

  嘉宾倪阳:因为建筑,一个人固然能起引导方向的作用,但我们在很多设计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合作者,每个人在不同的方向都会有一定的贡献。我们的设计最近这两年可能获奖比较多,这个之前我还做了南京大屠杀的纪念馆,一期是齐康老师做的,二期是何院长和我一起做的,当然还有其他人。那个也是一个影响比较大的建筑,但是从手法上,那个可能就更新颖、更未来。中国馆这个建筑,我们总认为是量体裁衣,就是做什么都需要有代表,因为它有一定的政治背景。

  主持人高源:要有中国元素在其中。

  嘉宾倪阳:所以我们在当时的设计过程中,把这边收敛了一些。因为我在上海做的工程不多,虽然我也算是半个上海人,但在上海只做了中国馆这一个项目。我在广州的工程可能比较多,大家有机会去广州的时候,可以去看一看。有些是我跟别人合作的,就是跟外国合作的;有些是我们自己做的。包括广州最大的广交会琶洲展馆,我是总建筑师之一;还有广州最高的432米的广州西塔,超高层,这是比金茂还高的一个建筑,我是总建筑师。我还做了一些相对的可能名气没那么大,但是也获了国家金奖的,比如邵逸夫人文馆;还有一些小的写字楼;包括我们现在做的一些,工程是比较多的。其实还有一些,我可能就是啰嗦了。

  主持人叶波:为什么要倪老师说这些作品呢,其实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中国馆中标不是偶然,有他的一个基础在。

  主持人高源:是。不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其实还是有原因的。

  主持人叶波:说到中标,好像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开始好像没被选上,对吗?

  嘉宾倪阳:对。这个小故事又被很多人说成是走后门之类的,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因为当时投这个标的时候,我们有三个方案,所以这个标用的是我的名字。用我的名字,因为没人认得我的。

  主持人高源:其实一开始没太受关注?

  嘉宾倪阳:对。如果一开始就用何院长的名字,那就肯定不同了。当时有400多个方案,谁没事干会都揭开了去看是谁的,因为都是封死的,不可能知道这个东西是谁的。

  当时投标是这样的,400多个方案,当时专家看不过来,每一个方案就拍了一张照片,就是拍了一张效果图,然后大家扫描,可能我们的照片拍的不好,据说,因为我也没看到他们拍的是什么样的。就是说一开始400进100,就没有我们了;那往下是100进50,肯定也没了,前面没有,后头也没了;然后50进 20名,这时候就有专家提出来,程泰宁,也是上海这边的一个建筑大师,他认为这里面没有一个有份量的东西。很多东西都特别的国际化,都是时尚的东西,但未必适合。程泰宁的意思就是会不会有漏的,后来就在那儿找,就把我们的翻出来了。翻出来以后,大家就认为400多个方案可能还会有漏的,就全都回去找了,找了以后据说好像是2个补进来了,补了2个,就是我们的方案和另外一个方案。但从进20名之后,我们就等于是高歌猛进,一路高歌了。这件事程泰宁也算是恩人了。

  主持人高源:真是一波三折。还有一个问题想请问倪阳先生,因为现在你是任中国馆的副总建筑师,经常是来回两地跑。那对于中国馆目前的进程,现在到什么程度了,什么时候能够完全建好?

  嘉宾倪阳:中国馆从去年开始到现在,非常快。因为丁局、姚局他们很有经验,他们也是做上海金茂大厦的那帮人,他们非常有经验,对每个节点抓得非常好,我们当然也是积极配合。去年底已经封顶了,现在正在进行一些机电安装,还有一些外墙面玻璃的安装。因为外墙面那红色的“衣服”要慎重,肌里比较慎重,一直还在选择当中,很快也能选定了。

  主持人高源:到底选什么红?

  嘉宾倪阳:不是红,肌里,就是什么样的材质。关于这个,很多专家都提出不同的想法,现在正在做。理论上应该是在下半年的九月、十月基本上可以“七七八八”了。

  主持人叶波:就是全都OK了。

  嘉宾倪阳:对。

  主持人叶波: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只能聊到这儿了。因为您还要赶飞机。

  主持人高源:对,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聊。

  主持人叶波:非常感谢您,谢谢!

  嘉宾倪阳:谢谢两位主持人,也谢谢大家!

  (世博网)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