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志愿者论坛凸显文化主题 "真诚"、"拥抱"温暖世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5日 13:59  世博网

  

世博志愿者论坛凸显文化主题"真诚"、"拥抱"温暖世人
文化讲坛现场,沈冰正在主持。张春海 摄

  世博网3月15日消息:头一回,由歌声宣布了文化讲坛的开始。

  歌是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主题歌《世界》,唱歌的是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宣传大使谭晶,随歌而起的是一种与世博息息相关的温暖、激情、力量,还有思考。

  印证这些存在的,是台上背景板上世博会志愿者论坛、第32届文化讲坛鲜明的主题“拥抱我们大家的世博”,是台下应着歌声挥动的小旗子,一下又一下……

  而思考,更是被主持人沈冰以数学题的方式提纲挈领地呈现出来:“今天,我们的活动有三个主题词——世博会、志愿者和文化。我们不妨带着4个有趣的文字数学题进入今天的讲坛:世博会加文化等于什么?志愿者加文化等于什么?世博会加志愿者等于什么?世博会加志愿者加文化又等于什么?”

  等于什么?

  答案或许在白岩松《在心灵植树》的创意中,或许在王平久创作《世界》的激情里……还有黄豆豆、张梓琳、周一围,嘉宾们各有自己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

  有关世博志愿者的文化命题,回答最后浓缩为一个胜过千言万语的简单动作——拥抱。

  世博会+文化=?

  回答:世博会是对不同文化的认可以及相互的交流和融合

  一个世纪前梁启超先生所著《新中国未来记》中,虚拟出万国博览会在中国举办的盛况,这是中国人对世博会最初的文学想象。

  从最初的想象到今天的即将呈现,文化总是世博概念的不可或缺。主持人沈冰如此理解:“世博会是人文精神的科技化,是科学技术的人文化,纵观世博会10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两种精神始终交融在一起。尤其是进入20世纪之后,世博会更像是站在了科技的肩膀上,向世界投以人文热情。”

  世博会是对不同文化的认可以及相互的交流和融合。它可以是辽阔的表达,也往往具体至细节。著名舞蹈艺术家黄豆豆已经感受到,世博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艺术舞台:“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就是在当年的世博会上推出的。生活在今天的中国的艺术家是幸福的,我们遇上了一个好的时代,遇上了一个好的平台。我们没有理由拿不出好的作品奉献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们,用我们自己的艺术作品把今天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中国蓬勃向上的发展表达出来。”艺术的个案,正说明了世博会与文化相生相伴的方式。

  志愿者+文化=?

  回答:志愿者文化完全可以成为当今流行文化中的主流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演讲,是从植树节开始的。“今天是3月12日,是植树节。但我认为,我们在这里同样做着一件植树的事情,在每个人的心里植树,它同样功德无量。”

  将志愿者文化播撒给每个人,是本届世博会志愿者论坛、第32届文化讲坛的愿望之一。志愿者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在白岩松看来,志愿者行为与其说是一种奉献,不如说是一种获得。《道德经》里的一句话“无私为大私”,就是志愿者精神的最佳写照。“我们要对那些被帮助的人说一声谢谢,因为恰恰是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我们体验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幸福是什么。”

  作为中国第一批志愿者形象大使之一,白岩松走到世界各个角落,都会不由自主地捕捉志愿者的身影,感受当地的志愿者文化。在台北的医院,他体会到,志愿者服务是病痛的缓解剂。在香港,他发现一位救援队队长是志愿者,真正的职业是大型企业老总时,发出了“当一个城市的市民志愿者成为日常生活的支撑后盾时,看待身边每个人的眼光都会多一份善意”的感慨。

  社会需要志愿者文化。在上海世博会宣传及媒体服务指挥部志愿者部主任马春雷看来,志愿者文化需要、也完全可以成为当今的流行文化当中的主流。他分析道:“中国的志愿者事业可说是从‘学雷锋’开始的。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之下,在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推动之下,志愿者事业变成了所有人都能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社会尽责任的一种渠道。志愿者行为培养了公民的责任心、自治能力和主动精神,而这种精神恰恰就是我们现在塑造培养健康、快乐、温馨、和谐的社会公民中核心的内涵。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地倡导我们的志愿者文化。”

  至于如何弘扬、传承志愿者文化,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白岩松认为,必须把“志愿行为”变成“志愿生活”,把“志愿者”变成“志愿心”,让所有人体会到志愿行为是一种幸福。

  世博会+志愿者=?

  回答:我用真心来拥抱世博,世博给了我微笑

  当志愿者文化与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奥林匹克的世博会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无疑,志愿者是参与世博会、把世博会变成“我们大家的世博”的一个最重要的渠道和最广阔的平台。据估计,将有200多万志愿者参与到上海世博会的志愿服务过程当中,马春雷相信 “世博会的实践一定会促进志愿者文化广泛的传播和永久的传承”。

  担当世博会志愿者,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几位嘉宾不约而同地说到了两个字“真诚”。白岩松回忆起自己在悉尼奥运会时的感受:“悉尼志愿者像我的家人一样,我们在那打稿子的时候,他们进来打扫房间,会跟我们聊天,问问有什么需要。悉尼奥运会志愿者的笑容并不统一,有人露6颗牙,有人可能露9颗,但他们真诚的内心是一样的。悉尼志愿者让我感受到,对志愿者而言,外在的东西并不重要,发自内心的东西是最具感染力的。”

  而著名词作家王平久,更是将“真诚”二字,贯穿于自己世博会志愿者主题歌《世界》的创作过程中:“这个‘世界’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宇宙的世界,而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觉得我们的沟通就是我们的心灵。其实世界很简单,它就在我和你拥抱过程的空间中。”

  当 《世界》从候选歌曲中脱颖而出成为世博会志愿者主题歌时,王平久道出心里话:“我用真心来拥抱世博,世博给了我微笑。”这诗意的话,也正可以注解世博会加上志愿者所产生的美好结果。

  世博会+志愿者+文化=?

  回答:拥抱我们大家的世博

  世博会关注城市文明和未来发展的命题,推动跨文化的进一步融合,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带来了创新,也为志愿者文化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拥抱我们大家的世博”,在影视新星周一围眼中,需要积极主动的主人翁态度。早在2001年,他就曾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志愿者:“这是我第一次的志愿者经历,那个时候北京的志愿活动更多的还是倾向于组织,还有很多‘被志愿’的状态。但是7年之后的北京奥运会,我真正感触到这个城市的人们发自内心地想要参加志愿者活动。”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一名志愿者,周一围拍摄了一些短片,为奥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拥抱我们大家的世博”,在世界小姐张梓琳眼中,不受年龄的限制,不受职业的限制:“2008年,我在美国参加一个慈善活动。有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非常熟练地问我想喝什么,他说他是这里的志愿者。这让我很感动,志愿者不受年龄的限制,最重要是心态,只要有一颗愿意帮助别人的心就足够了。”

  “拥抱我们大家的世博”,在舞蹈家黄豆豆眼中,这更意味着全社会的人主动地无条件地担起一份责任,默默地牺牲自己,为他人造福。为了配合黄豆豆参加本次世博主题的讲坛,他的团员们不得不挪用周末时间加班练舞。对此,黄豆豆感到非常抱歉,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团员们答应得那么爽快、欣然。“我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责任和爱,就像我今天进场的时候,看到所有的志愿者在鼓掌的那一刹那流露出来的眼神和微笑一样。为世博,承担起社会的一份责任,你们是光荣的,你们也是幸福的!”

  3月19日《解放周末》将刊发世博会志愿者论坛、第32届文化讲坛实录,敬请垂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