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丽萍 宋宁华
城市志愿者服务站,是世博城市服务的窗口,已为无数外来游客和本地市民提供了便利。距离世博会结束还有1个多月,许多市民游客,以及站点志愿者都希望,世博会后能长期保留城市志愿者服务站,把这样一个广受好评的服务模式从临时性转为常态化。记者昨天获悉,卢湾区已确认保留部分服务站。静安区有关部门也表示,站点志愿者可通过统一组织、统一服装等方式延伸到世博后。
服务站资料库世博后还能派用场
静安公园门口的志愿者服务站,不时有人前来咨询。“每天的接待人数至少在100人次以上。”站长张兵说,由于志愿者站点处于闹市区,询问者中一多半是外地游客,还有两成左右为外国游客,本地市民也有三成。
除了问路,包括医院、银行、饭店等信息都属于“高频”被咨询的问题。为此,世博会开幕后,一拨拨的“小蓝莓”们虽然轮番上阵,但他们及时总结,将经常被询问的问题或是较难回答的问题记录下来,整理储存在站点电脑中,形成了一个资料库。“这些信息世博会结束后,很多还能派上用场。”
上海外来游客很多,志愿者服务站能为游客提供实在的帮助,许多人提议,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够保留。尤其在一些标志性景点如外滩、陆家嘴等地,除了指路,还可提供针线包、应急药品等服务。
淮海路等处确定保留志愿者服务站
“志愿服务将作为上海的城市精神在世博后延续、发展。”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于海说,志愿者服务站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它既能满足公众需求,又能满足志愿者个人的服务意愿。国外许多大城市主要景观区域,都设有带“I”字标志的问讯处,那是政府机构提供的服务,长期存在的城市志愿者服务站,更能体现上海的城市精神。
目前,卢湾区共有50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其中外建站12个。“我们的调查表明,不少志愿者都是通过网络自发报名参与志愿服务。”卢湾区文明办副主任刘瑛说,为城市提供志愿服务,是不少市民的自发要求,他们也是城市未来志愿服务的宝贵资源,为他们提供世博后服务平台,是志愿服务长期坚持的基础。
“虽然站点数量和分布会有变化,但卢湾区肯定会在世博后保留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刘瑛说,将先在淮海路等人流集中的区域布点,然后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完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