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园区高峰岗位志愿者刚捐献骨髓便来服务游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2日 08:46  解放日报

  本报实习生戚小婷本报见习记者朱珉迕

  这个周日,是居莉作为“小白菜”的最后一天。此前连续六个双休日,这个静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都会作为园区高峰岗位志愿者,站在中国馆二层 “寻觅之旅”展区入口向游客伸出援手。

  “志愿者”之于居莉,早已不是新鲜的身份。她是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就在今年4月,24岁的她刚完成一次手术,向一位南京男孩捐献造血干细胞。大手术后来不及休整,她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园区志愿者的考核、面试,并且带着并不强壮的身躯上了岗。身边人不无惊讶,但居莉却不以为然:“3月就报了名,既然决定了,就要做下去。”

  园区志愿者的辛苦人尽皆知,何况对这个刚捐献过骨髓、略显瘦弱的年轻人。甫一上岗,居莉便遇到麻烦:站了不到一小时,正在为游客指路的她,突然感到一阵乏力,伴之以手术后常发的腰痛。细心的同伴注意到她面色苍白,劝她赶紧休息。她却出人意料地摇头拒绝,报以一句轻松的“没关系”,执意在岗上站下去。“那时,还没到轮岗休息的时间,”居莉解释她的固执,“这是对我的考验。既然成了一名志愿者,就不该和别人有什么差别。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

  类似的考验,她早已习以为常。服务世博的六周里,居莉需要身兼两职——工作日在单位,身为口腔科唯一一名护士的她有时一天要接待60多位病人;到了双休日,她又要往园区赶。与平日的大学生志愿者相比,高峰岗位志愿者并没有班车接送。为赶在7时30分到岗,家住杨浦的居莉每天过6时就要出门乘公交;拖着疲惫身躯离岗回家,则已近黄昏。

  父母对此不说反对,却也疼在心里——出差在外的父亲每天都要设法上网与女儿视频聊天,问问“今天身体怎么样”;刚动过手术的母亲,也将家务活揽在自己身上,还动足脑筋为女儿炖高汤补营养……女儿当然知道父母的担心,但她总是笑着劝慰他们:“不用担心,就是开始有些累,习惯了就好了。”

  坚持之余,居莉更乐此不疲。在她看来,做志愿者不仅是爱心的传递,同样是对自己的锻炼:“当志愿者和做护士很像,时刻考验着细致和耐心。如果今后有机会,我一定还做志愿者。”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