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新老人摊开歌本。本报记者 彭德倩 摄
本报记者彭德倩
7月2日,世博轴下的志愿者休息室迎来一位特殊访客——来自湖北十堰的75岁老先生胡家新。他说,上一次来看世博,就为“小白菜”的热情服务深深感动,想着要写一首歌。回家酝酿一个月才完成作词作曲,“今天来,只想亲手交到你们手中,亲口唱给你们听”。
老人从包里拿出棕色皮面的厚厚歌本,翻到第23页,那上面,一行简谱一行歌词密密麻麻,最上头是标题:我自豪,我骄傲——献给我心中喜爱的志愿者。
故事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胡老先生来上海,一是瞧瞧小外孙,二是逛逛世博会。5月23日一大早,老两口坐地铁直奔园区,可一进门就傻了眼——地方太大,路太多,展馆又分得开。走了不一会儿,两人就发愁了:“地图字太小看不清,东南西北也搞糊涂了。”这时,胡老先生记起出门前女儿的叮嘱,“穿绿上衣、白裤子的是园区志愿者,有啥需要可以请他们帮忙。”
于是,老先生就专找“绿上衣白裤子”娃娃挨个儿问。问了多少人,早已记不清,可他忘不了,每一个都特别亲切、满面笑容,“不知为啥,我看在眼里也跟着乐呵。”特别是中国馆外的一个小姑娘志愿者,听说他们想去世博文化中心,不但详细讲解该怎么走,是否需排队,还领着他们到路口才挥手道别。“那天多热呀,我之前,她已经连着回答了好几拨人,没一点不耐烦,真不容易。”
晚上回到女儿家,老人心里难平静。打从中学语文教师岗位退休后,他开始学写歌、唱歌,“要把身边美好的东西都记下来,唱出来。”抗击非典、北京奥运、60周年国庆,他都曾以歌抒怀;如今,他想给那些为世博默默奉献的年轻人写一首歌。
旋律就用二四拍,那是亲切的旋律、行进的旋律、自豪的旋律。脑海里,浮现出“小白菜”们的张张笑脸,满是汗水,却神采飞扬。老人手中笔刷刷:“处处留心观游客,面带微笑对游客,如同亲人待游客,伸出双手帮游客……”经一个多月反复修改,终于完稿,展开歌本轻轻哼唱,老先生情不自禁笑了。
7月2日一早,老夫妻二赴世博园,想把上次没看成的中国馆补上。老先生揣个小秘密没跟家人讲,“找机会唱给娃娃们听,表表心意”。这不,老伴在休息室外等着,他独自揣着歌本和歌谱复印件来献歌。胡老先生说,“我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想唱给你们听,你们这些孩子真太辛苦了。”
休息室里,三十多个正轮班休息的大学生志愿者围在老人身旁,听他唱起来:“……我自豪,我自豪,我为祖国美好明天出力效劳;我骄傲,我骄傲,我为世界文明发展站岗放哨,站岗放哨……”一开始,老人有点忘词,可一句一句,由轻到响,越唱越有劲。渐渐地,大家合着节奏拍手,掌声越来越响,一曲结束,仍然经久不息。负责在澳门馆路边执勤的上海大学文学院学生毕婧千听着听着,眼眶有点热,好像每一句都说到自己心里:“老人唱的仿佛是一首军歌,载满激励。”赶去上岗的志愿者小韩走出房间,歌声好像还在耳畔,头顶太阳依然那么晒,需要帮助的游客仍旧不少,可自己浑身充满干劲。
胡老先生不日将启程回湖北。回顾这次上海之行、世博之旅,他说:“很快乐,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