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八旬老人10年免费教日语 唯一要求是当志愿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1日 08:38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陆一波

  米黄色的墙壁四周,贴着各式可爱图案:森林动物、鲜花水果、卡通笑脸;厨房和卫生间的瓷砖上,贴上了活跃畅游的金鱼……温馨小屋的主人,是两个“80后”——82岁的鄂梅和她的外孙女鄂晴。

  小屋虽小,每年暑假来临之前却总是 “门庭若市”。鄂梅告诉记者,2001年起,她和外孙女义务开办世博日语培训班,今年恰好满十届,培训学员已达700余人。每次,她们都会先在小屋进行面试,告诉学员:“培训班是为服务世博会而开,唯一的入学条件就是,学成后有机会要当世博志愿者。”

  “把一技之长传授给更多人,就算没有回报,也会心情很好。” ——鄂梅

  “招生热线”,是鄂梅家电话;“招生办”,是鄂梅家卧室。打开床前的电脑,EXCEL表格里已录入了20多名报名学员。鄂梅不会打字,这些都是她一笔一画用输入笔输入的。“5月份开始招生,每天家里电话几乎被打爆”,老人一口东北普通话,“还有30个名额,7月中旬就正式开办啦!”

  耄耋之年的鄂梅,一辈子和日语打交道。她出生在沈阳,3岁随父亲东渡日本,上小学后才返回祖国,从小就娴熟地掌握了日语。解放后,鄂梅转业来到上海,就职于江南造船厂。上世纪60年代末起,鄂梅开始在厂校教授日语。 (下转第7版)

  (上接第1版)标准的东京音、成熟的教学方法,鄂梅很快得到业内认可。不久,她被当时的上外夜大聘为日语客座教授。

  2001年,中国正式向国际展览局递交申请函。听闻此消息,鄂梅决定和同样从小学习日语的外孙女鄂晴一起开办免费日语培训班:“世博会来了,要早做准备。”

  “教学是辛苦的,但有这么多宝贝学生,我很满足。只要我活着,就会和外孙女坚持下去。” ——鄂梅

  鄂梅家的书桌上,整整齐齐摆着各式教学书籍。老人自豪地说道,“祖孙俩上课各有所长!”鄂梅口音特棒,上课形象生动,还擅长通过漫画对日语词汇进行解释;外孙女语法很好,上课耐心细致,“咱们俩,可以说是‘黄金搭档’!”

  7月至8月的暑期班,正值酷暑,教室借在离家步行约15分钟的上南中学北校。尽管路途不远,但对于八旬老人来说,酷暑中的来回“征程”却不轻松。由于早年脑梗,鄂梅右腿行走不便。早上,老人总是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由外孙女搀扶着走下三层楼;当上完半天课回来时,老人常常已体力不支,只能一手紧握扶手、一手拄拐杖,背后需鄂晴推着,才能艰难上楼。三层楼爬完,早已气喘吁吁、浑身汗湿……

  老人有心脏病、高血压,每天都要服用四五种药。为了不影响教学,课前先服药,随身带保心丸,成了老人的“必修课”。一次狂风大作,暴雨突至,学员们都担心年事已高、腿脚不灵便的鄂老师来不了,没想到老人还是准时出现在了教室,“学生可以不来,老师不可以不来。就算天下刀子,我顶着锅也要来。”

  今年报名期间,正逢母亲节。一名学员带着康乃馨前来面试,恭恭敬敬送到老人面前:“老师是不平凡的母亲,祝老师母亲节快乐!”接过

  鲜花,鄂梅欣慰不已,两行热泪

  夺眶而出。

  “奶奶老师,内心阳光灿烂,生活也阳光灿烂。” ——鄂晴

  鄂梅老人的电脑不用时,屏幕上滚动着这样一句话:“内心要永远阳光灿烂。”

  10年、700名学员,如果算算将是怎样一笔账?一名学员上一期课程,市场“行情”报名费至少1000元,700名学员光报名费就有70万元。如果鄂梅祖孙不开义务班,而去其他地方上课,按照“行情”一节课的课时费少说也要300元。鄂梅祖孙却根本没算这笔账:“为世博付出,从中得到的快乐无与伦比。”

  “奶奶老师”,是学员们对鄂梅最多的称呼。这两天,曾经的学员纷纷向老人打来电话报喜:陈晓韵被非洲联合馆聘用为实习工作人员了;徐骞越正在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当志愿者;陈力也将于8月份到站点上岗,服务世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