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块钱。
记者:
这钱是您儿子出的,还是自己出的?
陈洁:
不是,我先生出的。
程叔雏(世博人家001号户主):
我们这里世博人家,大多数都把自己家里面最好的一间朝南的拿出来拿给客人,主要是也体现我们对客人的一种尊重。
解说:
明天世博就要开幕,一座城市今天充满了忙碌还有一丝紧张,更有温馨,它来自精心的筹备,精致的建筑,更来自两千万上海市民的付出,为了这座他们生活的城市,更为了这座城市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主持人:
王军,我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刚才那位世博人家的阿姨,她说了一句话,她说我不是不能叫做投入了四万,我叫付出了四万。你觉得这个投入和付出,这两个词有什么样的不同?
王军:
我觉得她有一种很强烈自我主体的意识,也可以说正因为有她这样一种自我主体意识,她实际上是在很真实地参与这个过程。
主持人:
她是带着一种情感的参与,而不仅仅是算一笔帐,我投入多少,我能够盈利多少。
王军:
对。
主持人:
她是带着心血去付出的,带着感情去存在的。
王军:
因为它存在着,我在参与着。我觉得是这样一种感觉。
主持人:
刚才我们在短片里面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志愿者,刚才有一个数字,上海将近两千万人口,这一次参加世博会的志愿者有将近两百万。换句话说,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志愿者,而这个志愿者的构成,你看,有身体不便的残疾人士,还有老年人,头发花白的人,甚至还有外国人,当一个城市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志愿者去参与这样一个大活动的时候,你觉得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王军:
这真是一个没有美妙的事情,我就觉得,这使我想到奥运会的时候,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临时增加了一个日程,向志愿者致敬,我就觉得奥运会,中国的代表团拿了那么多金牌,其实我认为最沉甸甸的一枚金牌是志愿者。我就觉得奥运会恐怕是给北京这个城市,或给中国社会留下了一个很重要精神财富,就是志愿者的精神。我看到现在在上海,这种志愿者的精神依然在那个地方,在光大着,我觉得是非常好一个事情。
主持人:
咱们说深一点,你觉得一个城市为什么需要志愿者?或者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为什么在中国,通过世博,再通过两年前的北京奥运,两个活动为标志,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出现了,这是为什么?
王军:
这就是城市的精神,大家为什么要到城市里面来生活,因为这在城市里面,这是一个社区,无数社区组成一个社会生活共同体。谈到社会生活体我就想到,在我们十七大报告当中,对这个有专门一个表述,说要扩大基层群众自治的范围,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要扩大群众的参与,社会自治,这些东西在十七大报告当中是有表述的。
主持人:
这是十七大从政治角度,从一定的高度来看来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平民的角度,站在一个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一下,为什么城市需要志愿者?一个美好的城市,现代化的城市,是以志愿者多少为标志的?
王军:
每个人都应该有志愿者的精神,因为每个人都是,我们是市民,我们在这个城市里面生活,我们需要彼此分享机会,分享情感。我就觉得这些东西,而且中国现在也恰恰是到这个时候了,尤其是在这三十年来改革开放过程当中,中国社会越来越多元了,所以我觉得十七大报告提出这么一个东西,不是偶然的一个事情,是个必然的。比如我算一算,从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新增的就业和农村到城市里面,从就业人口,机会,70%以上就业机会是由非国有机构提供。
主持人:
上一半部分的时候我们说上海市民,实际上是为世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我们牺牲了很多。但是也许就是他们在承担牺牲的同时,他们也在作为一名志愿者,就像刚才短片里面有一个阿姨,也是上了年纪的阿姨,她说,我要为自己家,为自己的城市,自己的上海做点事。
王军:
对。
主持人:
其实这可能也就应验了那句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王军:
对,其实我就觉得,你可以说是牺牲,我就觉得我也不愿意说是,简单的说是个牺牲,他们应该是一个贡献,这个贡献,实际上他这样一种行为,导致整个社会吸引力,整个城市价值在提升。实际上作为一个市民来说,我所在的城市的价值在提升的话,我是应该能够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