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20多名园区长期管理 岗位志愿者昨日上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1日 17:59  世博网

  昨天,上海世博会园区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正式上岗了。早报记者在世博园区内看到,220多名志愿者分批来到他们即将工作的各个区域报到,正式开始了在园区内第一天的工作。

  昨日入园报到的220多名志愿者是首批进入园区开展工作的志愿者,他们将在今后的9个月中,协助组织方开展运营、培训、宣传和后勤保障四方面的工作。世博园AB片区志愿者主管陈猛介绍,在正式上岗之后,志愿者将会有15天的时间逐渐适应在园区的工作,在这15天中,志愿者们将要制定今后的工作计划,熟悉工作环境,并与其他同事展开对接,从而为即将到来的世博会试运营做好充分准备。

  早报记者发现,在这些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中,既有年过七旬的退休老人,也有暂时放弃找工作的大四学生,更有远道而来的日籍华人。他们每一个人分别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故事,但所有的人都有着一颗愿为世博奉献的至诚之心。

  当志愿者、工作两不误

  在220多名园区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中,年轻人占到了绝大多数。他们中有的是高校学生,有的是全职太太,还有的是已有工作的白领。

  24岁的志愿者黄梦圆已经步入职场一年有余,在作为上海世博会园区管理岗位志愿者的同时,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黄梦圆告诉早报记者,自己为一家美国企业工作,由于时差的关系,原本自己通常是白天休息、晚上上网工作,“所以,我白天的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我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担任世博志愿者。”

  白天当志愿者,晚上还要工作,如此繁忙的状态在黄梦圆说来却显得非常轻松,“我觉得我完全可以协调好工作和志愿者服务的关系,两者不会互相冲突。”在黄梦圆看来,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我一些国外的朋友听说我做了世博志愿者,都觉得非常非常羡慕呢!”

  最年长的已74岁

  尽管志愿者中以30岁以下的年轻人居多,但仔细观察后,也不难发现他们中依然有着少数头发花白的老人。

  侯庆山是220多名园区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中最年长的,今年已经74岁高龄。“我年轻时曾被派遣到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工作,能说英语和瑞典语,还去过25个国家。”侯庆山说,尽管自己年纪大了,但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有自信胜任世博志愿者的工作。

  2002年,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在这一刻,已经退休的侯庆山就萌发了成为一名世博志愿者的想法。去年5月,他先后在虹口区的志愿者工作站和上海世博会网站上报了名。经过了层层选拔之后,终于成为了园区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中的一员。

  侯庆山回忆,在得知自己报名园区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后,自己的爱人和孩子都曾表示过担忧。“他们担心我年纪大了,身体不一定能适应长达几个月的工作。”但侯庆山的一番话却最终说服了家人,“可能我这辈子能遇到世博会在自己家门口举办的机会只有这么一次了,作为志愿者这个经历对于我的晚年,甚至我的一生都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回忆!”

  3位志愿者共度生日

  报到结束后,志愿者还举行了一场特别派对。原来,昨天不仅仅是他们工作的第一天,也是张佳萍、靳湘敏、桂雨这3名志愿者的生日。

  当伙伴们捧出了巨大的生日蛋糕时,张佳萍、靳湘敏、桂雨无不惊喜万分。“我们真的没有想到今天还有这样的惊喜!”桂雨说,在他来报到之前曾经和父母说过,生日这天能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我以为世博志愿者的上岗证就是我24岁生日最好的礼物,但我不知道在我上岗的第一天还能得到所有同伴的生日祝福,这实在太令人感动了。”

  张佳萍和靳湘敏还意外地发现,两人居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不仅如此,她们二人还具有极为相似的经历。张佳萍和靳湘敏都是大四的学生,在面对毕业前的选择时,两个人都毫不犹豫地决定要做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为此,张佳萍把找工作的想法搁下了,而靳湘敏则是放弃了保送研究生的机会,“服务世博会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我们不想错过!”

  吃着美味的生日蛋糕,3位寿星喜笑颜开。靳湘敏决定记录下这段美好的经历:“我会把今年的生日写进自己的博客,让更多人分享我们这些世博志愿者的快乐。”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