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竹丝瓷胎花瓶:巴拿马世博会上的东方艺术之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8日 09:25  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世博记者 陶宁宁

  在中国,有一种植物历来得到人们的偏爱。在神话传说中,它是隐凤栖鸾的祥瑞、湘妃泪眸的别愁;在文人雅士眼里,它是金谷梁园中的美景、笔墨丹青下的高节;而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植物也被广泛运用,化身为寒江垂钓的渔家乐、青简朱文的学子书……

  它就是竹子,承载了数千年来中国人的情感。竹子还被心灵手巧的中国工匠们做成了竹雕、竹编等各种艺术品,而在竹编艺术品中,有一种工艺非常特别,它制作时每100斤原竹只能抽丝8两,其价值同银子相当。这便是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的竹丝瓷胎。

  艺人被封“五品军工”

  竹丝瓷胎和世博会的故事起源于竹乡四川,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正是从这里走出。

  竹丝瓷胎是一门原汁原味的民间“草根”艺术。在清道光同治年间,四川崇州府(今成都崇州市)诞生了一个杰出的竹编艺人,他就是张国正。张国正自幼酷爱竹编,有着扎实的崇州民间竹编艺术基本功。在张国正手中,竹篾被越划越薄,竹丝也越劈越细,器具编织得越来越精致。

  但这种追求精致的做法却使得竹丝细得没有了骨力,难以自己成形。如何既保留自己在竹编工艺上精致的特点,又兼顾器物的实用性,对于手艺杰出的张国正来说,并不是件难事。一种新的设想在他脑海中产生:把同样具有雅致、细腻特点的瓷器或者漆器和竹子结合在一起。

  “异想天开”的灵感却成就了一种新的艺术品。张国正使用瓷器、漆器等作为底胎,让竹编依附在底胎上。从那以后,竹编技艺从无胎成形进入了有胎依附的新阶段,竹丝瓷胎的前身——有胎竹编诞生了。

  细竹编的出现,特别是有胎竹编的出现,使竹编从单纯的实用进入到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新境界,步入了工艺美术的行列。张国正的创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喜爱,即便是生活在九重宫阙中的最高统治者和天潢贵胄们也对有胎竹编情有独钟。他制作的漆胎饭盒、烟盒、帽筒等被作为贡品呈进了宫中,因为进贡有功,这位民间艺人被御赐为“五品军工”。

  不仅仅在中国,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张国正的作品仍然光彩夺目。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张国正制作的竹丝瓷胎花瓶在这一届世博上获得了银质奖,并赢得了“东方艺术之花”的美誉。消息传回成都,人们街谈巷议,从此成为一段佳话。

  战火中艺人回乡务农

  作为竹丝瓷胎的创始人,张国正自然希望自己创造的技艺能够继续传承发展下去,于是,培养接班人成为必然。

  光绪年间,四川道台周孝怀在劝业局下设立细篾科,他聘请张国正担任教师,招收学生,讲授有胎竹编技艺。自此,这朵生长于民间的“东方艺术之花”也同样在民间结出了果实。

  到了民国年间,张国正的弟子们俱已成名。他的弟子如肖天龙、刘福兴等人相继在成都开设店铺、从事竹编工艺。后来,刘福兴也收起了弟子。

  1929年,四川广汉人林绍清来到成都,师从于刘福兴学习有胎竹编技艺。三年后林绍清出师,又辅助师傅六年后,他在成都市内的东御街开店从事竹编产品的生产销售。林绍清生产的产品包括饭盒、烟盒等,销往重庆、上海、南京等地,很受欢迎。抗战期间,沿海地区居民大批内迁,竹编产品一度销势看好。当时,林绍清还给在成都的美军官兵编织过玻璃酒瓶。

  然而,好景不长,战祸不断使整个中国一片萧条。掌握竹丝瓷胎技艺的老艺人们死的死,改行的改行,整个瓷胎竹编行业竟只剩下林绍清一人还在苦苦支撑。到了上世纪40年代后期,就连林绍清也倍感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无法维持生计,他只得关掉铺子,回到广汉老家,编竹的巧手拿起锄头重新干起了繁重的农活。

  创作了数十年的老手艺要轻言放弃又谈何容易。空暇时间,林绍清仍断断续续编了一些作品,送到城里的山货店,让过去相熟的老板帮着销售。这样的艰难状况一直维持到成都解放以后,这期间竹丝瓷胎工艺险些因战火消亡。

  老师傅“重出江湖”

  新中国成立后,林绍清终于能够重新拾起竹丝瓷胎的技艺。

  1954年,为了给全国的民间工艺展览组织展品,林绍清送了几件竹编作品去参展,结果大受欢迎。于是,林绍清又被请回了成都,参加到工艺美术生产小组中,重新开展了瓷胎竹编工艺品的生产,濒于失传的传统手工艺品也终于获得新生。

  不久之后,成都竹丝工艺厂成立了,这是一家专业生产竹丝瓷胎工艺品的工厂,工厂招收和调入了不少年轻人。在林绍清的传授下,这些年轻人学习到了正宗的竹丝瓷胎技艺,逐渐制作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产品。成都竹丝工艺厂迅速扩大到100多人,开始在广交会上批量出口,并进行了技术革新和技艺创新。

  上世纪90年代,国家经济调整,许多企业倒闭,竹编厂也一度面临考验,工人纷纷下岗,竹编技艺差点失传。但一些下岗工人并不服输,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竹编工艺再度发扬光大。

  今天,竹丝瓷胎已发展为四川特色,成为与金银花丝、漆器、蜀绣并列的四川传统手工艺“四大名旦”。竹丝瓷胎不仅名扬四海,还畅销中国港澳、东南亚、英国、日本、意大利、荷兰、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和国家。这门经历了百年风雨的传统技艺,仍然在散发着它迷人的光彩。

  世博历史之谜

  竹丝瓷胎为什么这么贵?100斤竹子仅抽丝8两

  在中国的“竹乡”四川,晶莹的岷江雪水源源流淌,孕育了巴蜀文化,亦孕育了竹丝瓷胎这门传统技艺。

  那一笼笼的翠绿凝结着一份古老的情感:在这里,竹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它一直静静守候着这片肥沃的土地,与人们共同生活了几千年。据说,四川的农家几乎家家都会编竹子,世代相传的技艺不是一个秘密而是一种习惯。农闲的时节,宁静的小院落前总三三两两地聚着农人,一边低声谈笑,一边轻舞十指,指尖流连的是细长而柔韧的竹丝。那看似轻描淡写的动作下,箩篼、箩筐、晒垫、围席……各式各样的农家器物一一成形。

  现在我们见到的竹丝瓷胎往往是以名瓷作内胎,用丝细如发、轻薄如绸的竹丝,经过巧妙的编织技法,依附、紧扣着瓷胎形成各种形状,做成花瓶、茶杯、文具等各种工艺品。

  要生产出一件合格的竹丝瓷胎艺术品,绝非易事,仅材料的选择便极为考究。竹丝瓷胎往往只选择成都平原西部邛崃山一带盛产的慈竹为原料,而且只有生长在阴山坡地上一年以上、两年以下,没有划痕斑迹的优质节长的慈竹才能中选。使用其老嫩适度、长度均匀的中间三四节来制作。经过裁料、去青、破节、晒色,再经选料、烤色、起薄、定色、刮片、冲头、柔丝、抽匀、染色等十余道极为精细的加工,最终制成编织用的竹丝。每100斤原竹只能抽丝8两,其价值同银子相当。

  瓷胎竹艺品的编织技艺也要求极高,整个制作流程都要求不出现竹丝接头、绞丝、叠丝等差错,始终保持经篾纬丝比例匀称,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最终,那一根根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紧贴瓷胎幻化出了诗词、山水、人物、禽、兽、鱼、虫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和着竹子独特的淡淡清香,展示着难以言喻的典雅精美。

  竹丝瓷胎

  【 世博会荣誉榜 】

  竹丝瓷胎产于四川成都,往往是以名瓷作内胎,外面采用竹丝手工编织。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四川艺人张国正制作的竹丝瓷胎花瓶获得银质奖,并赢得“东方艺术之花”的美誉。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