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首批世博会特许经营书目公布 深度解读展馆精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1日 07:44  东方早报
首批世博会特许经营书目公布 深度解读展馆精华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


首批世博会特许经营书目公布 深度解读展馆精华

《世博看馆》


首批世博会特许经营书目公布 深度解读展馆精华

《上海100地标指南》

  那些数不清的展馆里面,究竟藏着多少玄妙?对于不少游客来说,除了欣赏世博园的精彩,越来越多世博会相关书籍成为各大书店的畅销读物,为市民与外地游客诠释世博会的台前幕后。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于日前公布了首批世博会特许经营书目,有30个品种书籍入选的上海文化出版社表示,伴随着世博书籍的热销,在世博会举行期间仍将有一批世博书籍不断面世,满足读者的需求。

  中国馆落选方案同样精彩

  作为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等部分组成,用“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事实上,它是从全球344份应征作品中海选而来,并由两个完全不同的设计方案结合而成。

  那些曾经入围中国馆竞争的设计作品是什么样子?如今“东方之冠”的原型又是怎样?上海文化出版社联合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历时三年,共同策划推出了大型画册《东方之冠,鼎盛中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征集作品集》,首度公开了中国馆设计方案的诞生经历。

  2007年,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世博集团公布了向全球征选中国馆建筑方案的公告。短短两个月内,工作人员前后共接听处理了近千个咨询电话,上至九旬的耄耋老者,下至十岁的学龄儿童都送来了自己的作品。到征集截止日,共收到有效应征作品344件,应征者不仅涵盖了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也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建筑师。

  在中国建筑学会的组织下,一个称得上国内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专家评审团建立起来,作品由344份逐步递减至100份,接着再到50份,最后到20份;第二轮推荐程序,从20份到12份,最后到8份。之后,由两院院士、建筑大师、世博专家、人文学专家共15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审视作品,经过两轮投票,2007年8月17日,选出了三个优胜方案。

  几乎与此同时,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上海文化出版社,共同策划将这些优秀建筑设计方案汇集成《东方之冠,鼎盛中华》一书。“编辑人员在保密的前提下开始工作,当时中国馆的最终方案尚未确定,我们甚至只能在前几页留出空白。”出版社编辑介绍说。

  如今,翻开这本精美的图册,可以看到中国国家馆的原型——由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提交的《东方之冠,鼎盛中华》,而清华安地建筑顾问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交的《叠篆》则成为省区市馆原型。在这里,读者还可以看到《腾飞的巨龙》、《山水情怀》等千姿百态的入围作品。

  上海地标,不仅是地名更是生活

  这些天,读者到书店,可以看到一本《上海100地标指南》,它是在之前热销的英文版基础上,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最新中文版读物。

  “上海,在今天它已经不仅仅是世界地图上一个繁华都市的地名,而且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在书的引言中,主编石磊这样写道。而2010年上海召开的世博会,成为世界了解上海的新起点,这也就催生了《上海100地标指南》。

  在去年10月的法兰克福书展中,上海文化出版社带去的英文版《上海100地标指南》受到了广泛关注,也吸引不少对这座东方大都会有着浓厚兴趣的外国友人。书籍并没有按照上海的行政区划来划分,而是以上海的文化特质、生活方式来划分板块,依次为“世博园区”、“城区和周边”、“创意区”、“大学城”四大部分,列出了一共100个上海需要细细走走的地方,图片精美,文字时尚。

  由于不少读者呼吁,希望尽快出版中文版,这就促成了该书中文版的发行。

  “当你怀着‘上海梦’来旅行时,上海就是传奇、生活方式、趣味、品质、活力、大气的代名词,你在这里会找到富于创造,新旧交集,兼容并蓄的上海。”石磊相信,世博会将使更多的人对上海有更新更深的了解。

  “纸上”看馆,深度解读展馆精华

  世博会各场馆的设计理念、人文内涵和独特看点在哪里?怎样才能在进园前做好“功课”?针对世博开园以来游客关注的问题,不久前,上海文化出版社联合《东方早报》,出版了《世博看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看点搜索》,而这部与世博会密切相关的书籍,浓缩了自去年6月底创刊的《东方早报·世博日报》近一年的精华部分。

  作为早报的独家专栏,“看馆”自推出以来一直深受读者的欢迎,通过对各展馆组织方或世博局提供的资料进行整合,内容翔实、语言生动、视角新颖,将实用性和可看性做到了有机统一。

  “看馆”栏目的三维立体效果图还曾获得世界新闻媒体视觉设计协会公布的2009年度第31届新闻视觉设计大赛信息图标设计个人优秀奖,以及信息图标设计团队优秀奖,该评选活动也被新闻业界视为最具权威的版面设计领域全球性比赛,在国际新闻界与“荷赛”、“普利策”新闻奖齐名。

  而在《世博看馆》一书中,上海文化出版社将三维立体效果图与场馆介绍、配套服务信息、园区地图相结合,重点关注“看什么”和“怎么看”,既为大家献上了一本畅游世博园的“指南”,更为读者呈现了一场“永不闭幕的纸上世博会”。同时,书中专门配备了各展馆的英文标志和看点,为外国游客阅读、游览提供了便利。

  “与一些介绍世博展馆信息的资讯类书籍不同,《世博看馆》不是简单的地图或是概览,更像是一本深度读物。”责任编辑黄慧鸣表示,书籍上市之后,就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受到不少有深度观博需求的读者的欢迎,甚至在浦东机场、虹桥机场的书店一度脱销。

  更多世博书籍抓紧面市

  上海世博会开幕之后,上海文化出版社的编辑们仍然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中,更多的世博会相关书籍将抓紧于近期出版发行。

  据透露,上海文化出版社将与早报再次合作,即将推出《世博看榜——150年世博会精彩钩沉》。该书以早报另一著名世博专栏“钩沉”为蓝本,用独特的视角,通过“世博荣誉榜”、“世博纪念榜”、“世博人物榜”三大榜单,生动再现世博会150年历史中的诸多精彩故事、杰出人物,使读者得以完整了解世博会的风雨历程。

  在市新闻出版局公布的首批世博会特许经营书目中,上海文化出版社有30个品种入选,其中的“俗上海”丛书、“民俗上海”系列等书原汁原味描摹出上海百姓的世俗生活,展现了上海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民俗文化,已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和品牌价值的畅销书、长销书。

  与此同时,英文版《中国·上海》、《民俗上海》综合本、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话说上海(19卷)》等书已在紧张有序地运作中。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