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德国馆动力之源互动项目或成世博重要印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3日 07:51  新闻晨报
德国馆动力之源互动项目或成世博重要印记

世博会德国政府总代表施米茨 世博记者 竺钢 资料图片

德国馆动力之源互动项目或成世博重要印记

观众在德国馆的动力之源展厅参与互动 新华社资料图片

  世博记者 盛丰

  世博会过半,上海世博会德国政府总代表迪特马尔-施米茨又一次来到了上海,在来上海前,他专程去了一次位于鲁尔区首府埃森的克虏伯公司总部——1876年费城世博会和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由克虏伯送展的巨炮连续成为两届世博会体量最大展品和重要象征。

  转眼一百多年过去,当有史以来最大的德国馆矗立在黄浦江畔,德国馆的象征已经从武器变成了现代科技,“我相信上海世博会结束时,德国馆将以其独特的德国式哲学在中国留下深刻的印记,譬如我们令人激动的‘动力之源’!”施米茨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自信地表示。

  德国馆不是一个博物馆

  或许是一种巧合,德国馆所在世博会C片区,与位于上海的克虏伯分公司仅有咫尺之遥,甚至每当迪特马尔-施米茨总代表乘车经过卢浦大桥时,他都能清晰地看到不远处标有“蒂森克虏伯”字样的水泥塔。当然,与当年送大炮去参加世博会的克虏伯公司不同,今天克虏伯在全球代表了钢铁生产的最高水准。

  而在施米茨总代表看来,同样位于卢浦大桥边的德国馆也代表了德国科技的最高水准,“我们德国馆不是一个博物馆,我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展示为大家寻求未来的对策,也就是说如何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施米茨表示,德国在世博会上不仅要展示自己作为创意之国的一面,而且还要为应对未来城市面临的挑战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动力之源或将成世博印记

  德国馆自5月1日正式开馆以来,一直是一周七天连轴运转,总计450人的团队采取轮班的方式为世博会服务。“观众的热情表明,我们的德国式哲学在中国正好迎合了公众的需要。我们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为自己的国家做了积极的宣传!”迪特马尔-施米茨兴奋地对记者说道。

  而在所有的展示之中,“动力之源”大厅的互动表演一直是最出彩的部分,大厅里那颗能与参观者互动的高科技球让游客兴奋不已。“为了这样的时刻,即便它那么短暂,也让德国馆前的等待千值万值了。”一位来自德国当地的记者曾这样描述。迪特马尔-施米茨同样十分赞同这样的观点,他甚至认为“动力之源”或许将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一个重要印记,“德国馆的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游客都可以积极参与,在德国馆里,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的不仅是孩子,新颖的游戏让每个人有机会参与其间。”

  三个月啤酒卖了10万升

  到目前为止,已有近两百万名游客参观了以“和谐都市”为主题的德国馆。“我们不会催促游客们加快他们的脚步,很乐意他们进馆逗留较长的时间。”施米茨透露,为了保证参观质量,虽然德国馆最初设计的客流量是每天4.5万人,现在实际每天的客流量已经被压缩到2.5万人左右。

  和德国馆一样热门的还有德国馆餐厅里的啤酒。餐厅负责人欧博茂先生告诉记者,在夏日的高温下,德国馆的啤酒卖得特别好。到目前为止,已经售出将近10万升,而其中几乎一半的销售量是可口的黑啤贡献的。“所有菜肴中,德式拼盘最受欢迎,销量远远超过其他品种。”据了解,德国馆餐厅每天供应的食物将近2500份,尽管人流量很大,但饥肠辘辘的游客平均只需要等5到8分钟就能拿到自己的食物。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