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李一能 报道
10年来,瑞典城市马尔默一直在推进减少使用私家车的交通政策。除了在硬件设施方面的改造外,对市民的宣传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如何让宣传能够影响市民?马尔默想出了一系列劝导市民减少使用私家车的口号,其中最成功的一条是:“5公里内出行不骑车是可耻的。 ”
马尔默交通规划部门的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活化的贴近式宣传是马尔默在解决交通问题的经验,马尔默的私家车使用量在10年间下降了10%。
私家车一度成灾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马尔默经过一轮经济的高速发展,私家车保有量持续上升达到历史上的顶峰。虽然政府不遗余力地改造道路,为私家车服务,但他们发现道路的建设总是跟不上车辆的增加。
“这是一个矛盾,我们为汽车修了许多路,结果汽车越来越多,修路速度永远没有汽车增长速度快。 ”马尔默街道和公园部驻世博会代表彼得·哈坎森(Peter hakansson)和比尔·维肯贝里(BjornWickenberg)说,这种交通规划走进了死胡同,事实证明大量私家车压垮了城市交通,还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
经过反思后,马尔默市政府决心要改变这一切,大力推进自行车专用道以及公共交通,发展新能源汽车,并且在城市规划上,尽量完善社区的商住功能,减少市民远距离出行的必要。
当硬件加紧建设中,一个问题却摆在马尔默市交通部门面前,如何让市民支持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宣传贴近生活深入人心
比尔说,例如马尔默对城市中心的道路进行了改建,把原本一些四车道的道路变成两车道,增加了自行车道和人行道。这一措施肯定会对周边有车的居民造成影响,为了获得居民的支持,于是宣传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根据不同的人群制定了不同的宣传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宣传要贴近人们的生活。 ”比尔说,针对学生,宣传口号是“走路去上学”。而为了配合这一标语,老师甚至会带上长颈鹿的帽子带着孩子们一起去上学,在马尔默街头,时常可以看到“动物老师”领着一群小孩去学校。对此孩子也乐在其中,不会再让家长开车送他们去上学。
在所有的宣传中,最有效的一条是“5公里内出行不骑车是可耻的。 ”彼得说,这条口号非常简单易懂,没有大道理,明了地告诉人们他们应该怎么去做。除了在大街小巷到处设置这些广告外,交通部门的工作人员把自己变成了“广告牌”,他们带头坚持骑自行车上班,并身穿容易辨认的橙色马甲,这项创举很快在整个马尔默政府部门间得到推广,并被其他城市所借鉴。
前瞻与坚持最重要
彼得把道路的改造、公共交通的建造比喻为硬件,那么宣传教育则是软件。在“软硬件”齐备的马尔默,经过一项13000人参与的调查,10年内马尔默私家车使用量下降了10%,而选择公共交通与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的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意愿非常重要,管理者对于城市交通的规划必须有前瞻性,清楚要灌输给市民怎样的信息。 ”彼得表示,一旦明确了目标,就应该持之以恒地坚持,在马尔默宣传起到的效果也并非立竿见影,需要经过时间的积累,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可以达到。
“现在城市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与环境之间取得平衡,一个正确的方法是三者并重,政府必须让市民了解,并取得他们的支持。 ”彼得说,他们带给上海交通规划的建议是:了解所有阶层民众的需求,制定出适合自身的交通政策,然后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让每个人熟记于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