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体验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里的奥运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7日 09:54  新闻晨报

  孙联生专栏

  日历缓缓翻开,一个色彩鲜艳的日期赫然映入眼帘:2010年8月8日。

  中华民族崇尚口彩,8月8日无疑是吉祥如意的日子。这天清晨,通宵值班的工作人员揉揉眼睛,将在园区里见证第100个日出;同一时刻,北方一座著名的建筑正与世博园遥遥相望,它就是“鸟巢”。这一天,正是上海世博会拉开帷幕的第100天,也是奥运圣火映照北京2周年纪念日,同时距英国伦敦奥运会的召开还有约两年时间。

  这一天,新闻晨报发出“火炬手召集令”:邀请曾参加过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上海站接力的火炬手,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案例馆中寻找奥运足迹。这让我联想到实践区里的“五环”文化……

  从北京到伦敦“绿色”理念在延续

  2008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如此描述北京国奥村:“我和许多运动员一样,都感觉这是历史上最好、最棒的奥运村!”各参赛代表团对我们的国奥村也盛赞不止。

  为了让更多的人一饱眼福,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的北京案例以国奥村的形式参展。一块大气磅礴的匾额高悬在中国式建筑之上,站在门下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扬手相迎,场馆里蓝绿相间的色调则给参观者带来满心的清净。

  当然,国奥村的美不止在其外表,实施其中的36项“绿色建筑”高新技术,让居住在这里的人备感舒适。世博园里的“国奥村”展馆也是秀外慧中,美观的布置下蕴含着绿色生活的内涵。

  光阴似箭,2012年伦敦奥运会将扑面而来。

  据悉,伦敦奥运主办方将延续北京奥运会的低碳理念,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入手,逐渐改造伦敦旧城区,为全世界打造一届节能环保的奥运。而伦敦举办“绿色奥运”的理念,我们在世博园伦敦案例馆里就可略得一二。“低碳生活走进我们的住宅”,正是伦敦参展案例的主题。

  巴黎、巴塞罗那、首尔历史辉煌未来精彩

  英国的近邻法国,也参加了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展示,它派出的“选手”中包括“浪漫之都”巴黎。关注体育的人会记得,早在1900年和1924年,两届奥运会曾在巴黎塞纳河畔登场。而在实践区的巴黎案例馆里,参展方用环带银幕“请来了”巴黎的母亲河——塞纳河。展示影片中,塞纳河畔环境清幽,相信其原生态的展现能唤起人们对1924年史上第一个奥运村的回忆。

  足球明星梅西的“第二故乡”——巴塞罗那也出现在城市最佳实践区。这是一座卓尔不群的“二城合一”城市,老城区拥有古老而文明的哥特区,其中屹立着许多尖顶教堂;新城区则截然不同,它反映了当代科技的发展潮流。巴塞罗那有如此的格局,离不开1992年主办的那届奥运会,它是典型的借奥运而成功转型的城市。据说,1992年奥运会为巴塞罗那创造了13万个工作岗位,帮助其完成了新城建设。这次参加上海世博会,巴塞罗那新老城区分别以“巴塞罗那市中心老城区”和“巴塞罗那新创新城区”的名义参展,两者区别究竟何在,还请游客参观后自己评述。

  此外,随着举办1988年奥运会而飞跃的韩国首尔也将“首尔的文化经济”带到了城市最佳实践区。首尔案例让参观者不仅可以欣赏到这座城市山水辉映的自然美景,还能领略由IT技术带来的便利,进而展望其美好的未来。

  蒙特利尔与温哥华成败都是城市遗产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蒙特利尔案例。15年前,蒙特利尔市政府提出了圣-米歇尔综合环保中心的创意,这个创新项目将利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通过植树把一座垃圾填埋场转化成大型公园,变废为宝,创意非凡。实际上,蒙特利尔也是一座奥运城市,只不过那里的人们不大愿意提及,因为奥运会带给这座城市的是长达30年的债务。然而,蒙特利尔敢于面对挫折,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仍极力植树造林,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塑造新面目。如今,蒙特利尔已脱胎换骨。走进我们城市最佳实践区,你会看到劫后重生的蒙特利尔,它的坚强、奋进值得我们学习。

  今年2月,加拿大温哥华举办了为期16天的冬季奥运会,口号是“从海洋到天空的比赛”。5月,温哥华案例馆开门后,曾“趁热打铁”将冬奥会上的木质领奖台搬入展馆,引得很多游客前来体会冬奥会的余温。温哥华案例馆展示了本城的两条人造溪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全场。参展者表示,这两条人造溪流分别是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和2010年冬奥会留给这座城市的丰富遗产。

  周游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案例馆,可见曾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大多得益于“五环”文化,沉浸在一片和谐融洽的氛围里。细心者徜徉在这些案例馆里,必定会读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续,感悟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杨天弘 整理)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