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世博记者 吴志浩
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确切地说,这场盛会名为“万国大工业博览会”,伦敦正是当年的全球工业中心。
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泰晤士河畔上演,伦敦由此成为第一个三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而这一次,古城不再炫耀工业,也未挥舞金融中心的招牌。雾都正享受变身“绿都”的惬意。
伦敦就是这么让人无法回避,尤其在我们探究有关城市的问题之际。
自工业革命以来,这座城市曾长期领先,直到现在仍然让大卫·贝克汉姆等居民四处为家乡高呼骄傲。然而,各种光环都会褪色,世间总有阴暗角落。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包括伦敦在内的每个城市都在思考。
东区可谓伦敦的一大痛处。这片“残破、穷困、萧条的贫民工业区”,是柯南·道尔笔下的雾都险境,令人胆寒的“开膛手杰克”也曾混迹其间。它的声名如此狼藉,以至于经过了25年的投资开发却依然窘困。因此,伦敦发展署认为,奥运会可能是东区最后的机会,绿色概念或许会助其华丽转身。
当然,“绿色”不为东区专属。在伦敦人看来,“绿色经济”乃至“绿色生活方式”关乎全市的未来,且能为迅速城市化的人类社会开辟可行之径。于是,他们在西南郊打造了世界上第一个零碳社区——贝丁顿。8年来,这个拥有近百户居民的社区克服诸多困难,逐渐完善,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取经。
“我们希望大家是在觉得这样更好的情况下选择‘绿色生活’,而不是被强迫着去做。”贝丁顿社区及上海世博会伦敦零碳馆设计师比尔·邓斯特说。
这似乎是许多伦敦人的共同想法,伦敦城也正努力让居民享受“绿色生活”。在蜚声全球的海德公园,自由亲近绿色的人们不忍摧残自然;在迅速成长的“2012商业街”,与低碳环保紧密结合的创意产业让东区振兴……
走进这座“绿意盎然”的城市,我们不敢断言其选择的道路一定让生活更美好,但相信它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
世博城伦敦站
走进世博会发源地伦敦,晨报“世博·城”全球踏访启动
合作伙伴
伦敦发展署零碳中心(英国及中国部分)
Charing CrossHotelCumberland HotelTristarWorldwid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