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巴塞罗那案例馆举办城市规划专题活动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8日 07:28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刘颖

  “有时候,城市如棋,世事如棋,人生如棋。”在上海世博会西班牙巴塞罗那案例馆的一侧,写着这样一句颇有哲理的话。日前举行的巴塞罗那馆“城市规划、建筑与移动性”的专题活动周上,“22@”创新区的转型策略正是这句话的生动注脚。

  据“22@”创新区规划负责人欧若拉·洛佩兹介绍,“22@”创新区的前身是巴塞罗那主要工业区波里诺地区。2000年,市政府决定重新命名该区域,以该区工业用地编码“22a”,加上一个圆圈变为“22@”,计划在对原有废旧工业空间进行改造的同时,打造知识经济的新城。

  第一着

  “知识型”取代“劳动型”

  用“22@”取代“22a”,意味着用“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经济”。这也是波里诺地区转型中最重要的一步,通过集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来吸引新经济形态,也为波里诺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积蓄后劲。

  洛佩兹说,波里诺地区长期远离城市中心,直到1987年,巴塞罗纳市制定了1992年奥运会大规模基础设施规划后,横亘在波里诺地区与主城区之间的铁路线才被拆除,这使得该区域重新纳入城市体系。城市中最重要的一条道路“对角线大街”也从市中心延续到滨海区,给这里带来新的机会。

  整个“22@”创新区的改造从2000年开始,在15—20年内实现。根据规划,改造总投资达到1.62亿欧元,不但开辟公共空间,建设高效网络系统,还提供新型服务设施,例如新能源、电信、气象、垃圾收集、噪音污染控制等。

  目前,随着城市基础条件的更新转变,这个地区开始恢复生机:已有100多家企业和机构进驻,其中88%以上是知识型产业。

  第二着

  形成实用性为核心的哲学

  “在波里诺工业区改造中,我们形成了独有的哲学:即以实用性为核心。”巴塞罗那市政府城市规划研究部门主任奥里·格雷这样说。

  在“22@”创新区最初方案中,曾规划过一条40米宽的高速公路,后来这条道路被改为10米宽的人行道与自行车道。格雷说,“只有通过道路的设置,鼓励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才能推动能源的真正节约。”据统计,目前波里诺地区的人流,已实现70%的公共交通、步行或是骑自行车。

  同样,在“22@”创新区的改造中,并没有将传统工业全盘置换为新型工业,而是所有地块都采用新型工业及服务、居住功能结合的“复合街区”模式,创造城市居住、生产、服务功能的新平衡。如今,波里诺地区恢复了由建筑师塞尔达在1859年提出塞尔达规划的方格网街区模式,即标准的113平方米的“黄金方块”。

  格雷说,在“22@”创新区,每个街区的新建项目中必须有20%以上为“知识经济”的类型。这种多功能并存的模式,一方面满足了知识型经济活动的交互需要,另一方面也使得生产与居住相临近,生活更加便利。

  第三着

  公私合营的运作模式成形

  在波里诺地区的改造中,有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即以公众投资为主,公众、私人联合。

  据巴塞罗那市主管建筑师奥里尔·克罗斯介绍,2000年“22@”规划方案得到政府批准并向公众公布之后,随即由市政府成立专门公司,负责波里诺地区的规划建设,并写入巴塞罗那“城市宪章”中。

  政府完全控股的S.A.公司确保公众管理地区的改造进程,至于具体到每个地块,则根据其功能,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比如,大面积城市绿地等项目,由公众、私人联合投资;旧工业建筑改造、住宅改扩建等项目则由私人直接投资。

  事实上,即使是私人投资的项目,也很有“全局观念”。一家负责改造律师事务所的私营企业告诉记者,他们在改造中总在思考“单个案例如何能够融入地区的规划之中”。这位负责人说,巴塞罗那市政府的规划也为私人建筑师提供了很好的空间。

  “巴塞罗那城市建造工程,就像是地理上的奇迹变化。”克罗斯总结,波里诺地区的功能重构,吸引了城市建设后续10多年的大部分投资,如今这里已集中了高速铁路终点站、世界文化论坛项目、联合大学等一系列重要项目,对其后续发展产生了持续的推动作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