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最佳实践区台北案例馆介绍垃圾分类经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5日 08:25  解放日报

  本报实习生刘锟 本报记者陶健

  台北市今年将实现“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的目标,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台北案例馆介绍了其成功的经验:从1996年实施 “垃圾不落地”到2000年推行“垃圾零掩埋”,关键是坚持了“强制垃圾分类”——只有源头分类,才能实现终端的回收。

  上海是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从1995年就开始按照“有机”和“无机”的分类方式开展试点,至今,大部分居民还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上海市容部门近日表示,准备将违反生活垃圾投放规定的居民纳入城管执法部门处罚范围,通过教育、罚款等方式减少垃圾投放不规范的行为。

  依靠城管执法能否推动垃圾分类?除了处罚机制,还需要配套哪些措施?近日,本报记者走访社区调查垃圾分类的难点所在,借鉴台北案例为上海垃圾资源化“支招”。

  分类垃圾箱遭冷落

  市容部门公布的消息,截至去年底,全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居住区已达到3738个。那么,这些居住区实施垃圾分类的情况如何?

  在杨浦区的同济绿园小区,红、绿、蓝、黑四种颜色的分类垃圾桶并排放置,分别对应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记者打开绿色垃圾桶,发现除了一些碎玻璃外,更多的是果皮和菜叶。在水丰嘉园小区,记者看到在黑色的“其他垃圾”箱内的垃圾品种“五花八门”,不但有废报纸、塑料瓶、西瓜皮,甚至还有废电池。记者在现场观察了半小时,发现很多居民在投放垃圾时采用的是 “就近原则”,根本不考虑如何分类。

  市区很多道路上的垃圾箱也实施垃圾分类,但是分类投放也不乐观。淮海路的分类垃圾箱有 “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个投掷口,均贴有醒目说明,但大部分路人视而不见,于是烟头进了“可回收物”,饮料瓶进了“其它垃圾”。

  居民分析“原地踏步”

  垃圾处置要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关键在于源头的分类。而垃圾分类,其实就是举手之劳的事,为何上海推进15年仍“原地踏步”?究竟难在哪里?

  采访中,一些居民表示以前曾接受过垃圾分类的宣传,但是内容太复杂,过了一阵子就搞不清楚了。还有些居民表示,垃圾分类是好事,但是太麻烦,小区里设了4种颜色的垃圾箱,家里没有4种颜色的垃圾袋,扔着扔着就扔混了,后来看看其他人随便扔,也就贪图方便而“随了大流”。

  还有一些居民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刚实施的时候,我们认认真真地把垃圾一袋袋分类投放,但是后来发现环卫工人清运时不分类,所有垃圾被混装上车,最后还是被混在一起填埋或者焚烧。这也严重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

  台北案例为上海支招

  上海的“垃圾难题”,能否从台北案例馆中找到答案?记者认为,台北的垃圾处理模式至少有三点值得上海学习。

  首先是强制垃圾分类。台北从“垃圾不落地”政策规定,居民要先把垃圾分成五类,再装入政府规定的垃圾袋里,然后定时、定点地把垃圾送到环保部门派来的垃圾车上。投放垃圾时会有专人抽样检查居民的垃圾袋,如果发现没有按规定分类,会被罚款1200元到6000元新台币。由于措施得力,现在所有台北市民养成了自觉将垃圾分类的习惯。

  其次是运用经济杠杆促使垃圾减量。在台北,居民如果不购买规定的垃圾袋,是不可以投放垃圾的。在垃圾费征收方面,垃圾费随袋征收,即市民弃置的垃圾越少,缴纳垃圾费越少。“垃圾不落地”政策实施了13年以后,家居垃圾量减少了67%,每天约1009吨。

  还有就是垃圾分类后的资源化措施。台北市在2000年进一步推进“垃圾零掩埋”计划,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回收,废玻璃被磨成粉用来修马路,废塑胶被重新生产成各类纤维、毛毯,餐厨垃圾通过微生物菌分解成有机肥,就连焚化烧完的灰烬和底渣通过水洗除去重金属后被用作铺路的基材。去年台北市的资源回收率平均已达45%,而山猪窟垃圾掩埋场的掩埋量,由最高纪录的每天2501吨降低至59吨,减量达到97.6%。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