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馆内真实地还原了“吴哥时期”的特色建筑 见习记者 陈意俊 摄影报道
凹凸不平的石板路、粗粝石墙上的浮雕、大吴哥南门楼、塔布笼寺长在建筑中的大树……走进上海世博会柬埔寨国家馆,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千年前的神秘王国。今天,柬埔寨馆迎来国家馆日,展馆原貌复制了吴哥时期、勒韦时期和金边时期3个不同年代的独特风情。
石头砌成的历史
在世博园里,就能领略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风采。柬埔寨的吴哥窟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建筑物最多的宗教古迹之一,其最大特色是全由石头砌成。
大吴哥南门楼被“搬”到展馆。门楼上的国王头像,丰唇微扬,仿佛笑对每一名游客。
展馆工作人员介绍,早在1000多年前,柬埔寨人就懂得将红黏土加工成人造石,在夯实成形、晾晒风干时,让能工巧匠雕刻创作,完全风干后就成了坚硬的艺术石雕墙。
寺庙古屋的风情
展馆内的“塔布笼寺绕建筑树群奇景”是拍照热门点。不少游客认出,这个景点是电影《古墓丽影》的拍摄地。树庙一体,是吴哥古迹的独特景观。在过去的1000年里,塔布笼寺被森林慢慢侵蚀,许多树木直接生长在寺庙的建筑上,树根盘绕包裹整个寺庙。成千上万的树干如同皱纹,爬满塔布笼寺这位老者的脸。
“勒韦时代”展区的一栋古屋展示出15-17世纪柬埔寨人精巧的木结构建筑工艺。古屋的房梁上有精美的雕花,鱼鳞状木块覆盖屋顶,木屋内还放置了纺纱机和织布机。
招商画册成展品
在柬埔寨馆入口和出口处,都摆有诸如“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投资政策”之类的小画册。柬埔寨拥有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具有生态开发潜力。看来,到中国这个重要的贸易伙伴家里来办展,柬埔寨人并没忘了招商引资。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