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会德国馆绊脚石记录纳粹大屠杀伤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0日 16:20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6月20日电(记者戴盈 荀伟 周琳)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内,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单膝跪地,仔细地审视着地上一块块黄铜砖。他就是“绊脚石”计划的作者——德国艺术家昆特德姆尼西。

  1993年,当德姆尼西在德国科隆铺下第一块绊脚石的时候,人们并不能理解为何他以这样的形式来悼念纳粹大屠杀受害者。17年后,他在德国562个城市,铺下了25000块绊脚石,并把绊脚石带到了上海世博会德国馆。

  每天,上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被德国馆内的高科技震撼后,都会路过这个不起眼的角落。当有人注意到地上的十几块黄铜砖,工作人员就会主动上前说:“您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这些用黄铜浇筑的绊脚石上铭刻着大屠杀受害者的姓名以及出生和死亡时间。在德国,它们被铺在这些人被关进集中营前最后住过的屋子前的人行道上。

  出生在二战后第二年的德姆尼西不是受害者的亲属,家里也没有纳粹党员。他上中学时,老师对于1933年至1945年的历史是闭口不谈的。直到他上大学的时候,人们才逐渐开始审视这段痛苦的记忆。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虽然他们在课本上读到曾有几百万人被纳粹屠杀,但是数字很难让他们相信在这个文明的国度竟然有这样的过去。”德姆尼西说,现在大部分德国城市的街头,人们都能看见绊脚石,直面纳粹的暴行,希望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灵感来源于犹太人法典(“当一个人的名字被忘却时,这个人才算真正被遗忘”)的绊脚石计划完全是非官方性质,直到2000年才得到德国一些市政府的许可。遇难者家属或是幸存者可以通过捐款95欧元来获得一块绊脚石,订单一直排到了2011年,其中包括一位后来逃难到上海的犹太人的后代。

  德姆尼西告诉记者,有一个犹太人家庭的16个人里有14人惨遭杀害,四代人被铺在一个方寸天地里。当然,有时也有奇迹。一个流落到哥伦比亚、一个流落在英国的兄弟俩因为绊脚石而在60年后得以重逢。

  德国馆的工作人员菲利普是在汉堡学习中文的大学生,10年前就曾在自己的城市见过绊脚石。那时15岁的他对其中的历史懵懂无知。“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今天,我和我的朋友都很熟悉绊脚石,我们在越来越多的地方看到它们,了解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菲利普说。

  尽管在德国国内仍有争议,有人认为把受害者的名字铺在地上,可能会被“践踏”,但德姆尼西说,只有跪下来才能看清绊脚石上的铭文,这是对死难者的一种尊重。

  目前,绊脚石计划已经越来越得到欧洲大众的认可,并延伸到奥地利、匈牙利、波兰等九个国家。德姆尼西说,因为有社会的支持,希望能把这个计划一直办下去。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