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瑞典馆馆长称美好城市也需要低技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9日 15:50  新民晚报

  本报记者 薛慧卿

  编者按

  今天,上海世博会开园40天,累计开园来参观人数超过1100万;今天,高考结束暑期将临,莘莘学子有望成为观博新主力。这些未来城市的主人,来上海世博园会有怎样的收获?

  本报今起推出专栏“未来城市 世博启示”,向读者解读一个个上海世博案例,它们有的为城市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有的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思路。正如本届世博会所展示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不止一条,条条精彩。

  近日,网上流传的一段瑞典馆馆长任安莉访谈视频,引人深思。主持人问“上海世博园瑞典馆有哪些高科技亮点?”任安莉没有正面回答,却道“美好的城市也需要‘低技术’”。很是耐人寻味。任安莉特别强调“低技术”,是希望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更加关注规划和关联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术尖端化。

  人类——能力超强

  其实,瑞典馆内不乏高科技元素。如在“创意天地”展区,许多企业以不同方式支持政府“把房子送上月亮”的计划,高科技发展下人类的超强能力可见一斑……

  但游客在瑞典馆看到更多的,还是自然和童趣。展厅外,专设的儿童乐园,让孩子们尽情玩耍;展馆内,滑梯是通道,秋千也搬了进来。瑞典人对自然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从馆内展示的环保成就可以看出:5幅长卷画,从左或从右,随着观看点的变换,可以看到治理前后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从垃圾填埋场到天然公园,从污水运河到游泳垂钓的好去处,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中,瑞典人丝毫不避讳曾经有过的失误,但人们最终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它告诉参观者:“低技术”是科技达到一定水平后的返璞归真。

  科技——回归自然

  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告诉记者,“低技术”是国外最近流行的一个词汇,叫low-technology,或简化为lo-tech,指的是工业革命前的传统手工技术。在“拜技术教”走火入魔,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现代高新技术的今天,“低技术”表达的是回归自然和传统。

  “参观上海世博会,有很多人抱怨没看到震撼人心的高新技术,这其实是误解”,吴建中说。一个产品或一个发明引领一个时代的博览方式早已过去,现在的世博会,是面向问题、展示理念的。

  其中,“低技术”是一个很精彩的思考角度。它让我们重归自然,去挖掘人类早已拥有的智慧,选择那些低排放甚至负排放的生产方式,去开发不需要大量投资的手工技术……

  本届世博会上,“低技术”范例比比皆是: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德国汉堡之家、法国罗—阿大区案例馆,不约而同采用塑窗框提高隔热效果,技术简单效率很高;台北案例馆介绍的“垃圾零掩埋”经验,依靠周密细致的管理,为处理城市垃圾提供了“低技术”解决方案;西班牙馆的藤条遮阳、中国馆的“自遮阳”技术、国家电网馆的“穿堂风”设计,主题馆的绿化墙,都是“低技术”的降温方案,巧妙地运用了自然之力。

  发展——从绿到金

  “低技术”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理念。吴建中举例:譬如大家都觉得用餐巾纸、一次性筷子方便,尽管知道这样会浪费自然资源,但很多人并不在乎。只有当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共识并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观时,才有可能让大家自觉自愿付出,而不用提醒。

  “我们很高兴看到,上海世博会上展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做法,让老百姓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从绿到金》作者丹尼尔·埃斯蒂日前在世博会远大馆与中国环保企业家对话时这样说。从绿到金,顾名思义就是环保节能带来经济效益。从未来城市建设来看,人类同样需要寻找一条“从绿到金”的发展之路。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