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何镜堂谈上海世博中国馆设计灵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0日 18:09  CCTV《面对面》

 

  何镜堂:峨东方之冠

  总导视:

  东方之冠  鼎盛中华   上海世博中国馆最初灵感来自哪里

  何镜堂:就是鼎、冠这种器皿。

  记者:您的一开始的设计就是这样的吗?

  何镜堂:/我们实际上有三大方案/

  当年上海世博面向全球征集中国馆设计方案

  七旬院士为何再次出征竞标

  何镜堂:/这是个机遇。

  记者:万一输了呢?万一没选上?

  何镜堂:这是正常的,/世界上任何建筑,我认为是没有一百分的。

  从宏伟蓝图到现实工程  中国馆建设过程中曾遇到哪些困难

  何镜堂:我们原来四条腿插到里面,/就跟地铁有矛盾了。

  记者:后来怎么办了?

  何镜堂:做条托梁把它托起来。

  中国馆身披中国红  惊艳背后设计者经历了怎样的艰辛

  记者:中国馆的红不是一个红?

  何镜堂:四种红。

  记者:/我以为设计师主要是跟图纸在那儿做斗争,我没想到您要做大量的实验?

  何镜堂:是。

  面对面专访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  正在播出。

  总片头

  主持人导语:

  00:43:25:00

  一走进上海世博园区的南大门,你立刻会被一个体量巨大的建筑震撼住,这就是中国馆。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它都会情不自禁地去想象它到底像什么,有人说它特别像是一个中国式的帽子,也有人说这分明就是一个青铜器的鼎,在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的心目当中,它就是天下粮仓,象征着百姓富庶。那么这个中国馆怎么从灵光一现变成了现实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何镜堂院士。

  人物简介:

  何镜堂     1938年出生于广东东莞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 

  其他代表作品有 北京奥运羽毛球馆及摔跤馆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

  (画面:巴黎埃菲尔铁塔、布鲁塞尔原子球馆、西雅图的太空针等一组历届世博会标志性建筑)

  解说: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布鲁塞尔的原子球馆,西雅图的太空针,这些举世闻名的建筑,都是往届世博会留下来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当年世博会的东道国为世界奉献出的宝贵遗产。它们承载着世博的记忆,成为国家和城市的标志,在时间的长河中散发着无穷的风采和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又会留下怎样的建筑记忆?能够留下一座埃菲尔铁塔吗?作为将要永久保留下来的建筑之一中国馆的总设计师,何镜堂有着自己的想法。

  00:07:00:00

  记者:您看,您这个建筑有一点挺不容易的,因为它不仅是要经过专家的评审,而且它需要通过社会的评审,就喜不喜欢老百姓都会说话,你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喜欢,有没有听到反对的意见?

  00:05:05:00

  何镜堂:开始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比方说又拿这种复古的东西,中国文化就是没有看录像那个鸟巢那么气派,/还有一些老人,很老的人,觉得还不够古,/这个是很自然的,/建筑它没有绝对正确的,它有技术一面,/还有艺术的一面,艺术的一面见仁见智,不同的人,他的感受不一样,他就得出不同的结论。/包括上海市那个俞书记,/他看了这个图不好看,怎么突然间有红的东西,因为上海没有红的东西。但是他现在跟我讲,越看越喜欢,越看越好看。公开讲了好多次。/所以我对这个是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为搞了几十年了。我知道任何一个建筑,都会在某方面提很多意见,/好多记者问我,它将来可不可以跟巴黎铁塔,或者是那个原子球馆这是一种标志性的(相媲美),我说这个不是我来说的,也不是你来说,这是由时间历史来说话的,要大部分的社会认同才行,我作为建筑师希望它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但是从目前反映的情况来看,是盖起来之后,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

  记者:大家都说建筑是一个凝固的音符,音乐是带情绪的,每个人听到这个音乐会有不同的仙境,看到中国的世博馆,您希望看到它的人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情?

  何镜堂:我希望作为一个中国馆,进到这个地方,感到我们的国家五千年的历史走到今天,/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自信,而且感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一种凝聚力量。

  解说:

  驶上卢浦大桥,中国馆这个红色的建筑一直都会在视野范围内。中国国家馆由4个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立柱和钢结构组成,总建筑面积接近16万平方米。对何镜堂来说,每次来到这里,就像面对着在自己眼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张泉灵和何镜堂在中国馆现场。)

  记者:您整个建筑的时候每个礼拜都得来吧?

  何镜堂:一个星期来两天,起码。我们的设计人员都住这里,星期一到星期五都在这里,/我们当时这里有一个工棚,我们就在这个地方,现在拆掉了。

  记者:您住这儿啊?

  何镜堂:住这里。/工作就在外面。

  记者:现在上面那几层是展馆,那四条腿里面是什么?

  00:32:19:00

  何镜堂:四条腿里面它一个是用它的承受力,里面就是电梯、楼梯,还有附属用房,厕所在里面。

  记者:是考虑造型的时候,就把里面的功能都想好了。

  何镜堂:那当然了。/

  记者:你看中国的建筑里面很少有这种上面那么大,底下变小的这种建筑很少,冒险吗?感觉?

  00:31:06:00

  何镜堂:不冒险,一个当时我们主要是出于中国元素的体现,中国的鼎、冠,表示一种鼎立之势,/把它架空了之后,底下变成一个城市活动的空间,交给市民活动那将来之后这个地方是一个非常舒服的空间,就像一个大雨伞,这个大雨伞里面好乘凉。

  记者:为什么您觉得它是一个粮仓呢?

  何镜堂:/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远看就是一个大的粮仓,天下粮仓富庶于民,/还有人说这是一官帽,另外还有像莲花,各种各样的叫法都有,我就觉得各种想象都很好,但是应该不是具像的想法,都感觉这是中国的。

  解说:

  说起中国馆现在造型的起源,还要从3年前说起。世博会历来都是一个建筑的群英会,而历届世博会中,东道主本国的展馆建筑更是备受瞩目。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在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的世博会,应该有一个怎样的中国馆来展示中国的实力和形象成为一个重要命题。2007年4月25日,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球华人设计师发出邀请,征集中国馆设计方案。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下,希望能够评选出体现“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设计方案。何镜堂参加了这次新闻发布会,他当时就决定应征,而那时他已经69岁了。

  记者:/您去投标之前,你是不是就想到这样的一个建筑它肯定会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评价,压力会很大?

  何镜堂:/我当时第一个感受,这是个机遇,第二个马上就感受,这是一个很重的历史责任,如果搞得好,这是对整个中国形象的一个体现,搞不好的话,这种压力不是你想象得出来的。

  记者:我觉得您还真是挺有勇气的,因为以您在建筑界的名望已经当了院士,得过建筑界的最高奖,去和一些籍籍无名的小辈同场竞争,而且不一定非得赢。

  何镜堂:对。

  记者:万一输了呢?万一没选上?

  何镜堂:这是正常的,/任何建筑,我认为是没有一百分的,没有一个绝对最好的建筑,/所以当时344个方案,很难讲了,我们也做了这个思想准备,争取能够进到前几名,当时有这个思想,还没想到能中标这个情况。

  分导视一:

  69岁老将再次出征  最初有着怎样的灵感闪现

  记者:你说在新闻发布会回去的飞机上就已经开始琢磨对于这个建筑的构想?

  何镜堂:就是鼎、冠这种器皿。

  记者:您的一开始的设计就是这样的吗?

  何镜堂:/我们实际上有三大方案/

  层层筛选  激烈竞争  何镜堂曾经历哪些困难和挑战

  何镜堂:/压力很大,真的。

  记者:怎么大?像考试吗?

  何镜堂:考试,/它有规定,竞赛5分钟你来讲,你的理念。

  面对面专访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  正在播出。

  解说:

  何镜堂的名字是和很多知名建筑联系在一起的。从小喜欢画画,又想当工程师的他在报考大学的时候选择了建筑专业,从那时起他就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1999年,何镜堂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他获得了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这是中国建筑界的最高奖。他主持设计的重大复杂工程达200多项,其中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北京奥运羽毛球馆、北京奥运摔跤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等都是赫赫有名的代表作。作为已经享有如此盛名的设计师,去参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方案的竞争,无疑是更大的挑战。

  何镜堂:所以当天晚上我就马上赶回广州,/当天晚上我组织了我的博士,我的团队十几个人研究这个事情,组织一个强的团队。

  00:10:00:00

  何镜堂:/我就想,如果这个馆盖好,真的很好用,或者很好看,但是这个馆放在美国也可以,放在巴黎也可以,那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中国馆,比如说一个鸟巢很好,但是一个鸟巢它放在这个国家,放在那个国家(都可以),我们叫中国馆,必须要有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特色,这是当时我就想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世博会/是全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一个成就的总结,又是导向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比较表现一种时代精神。特别是上海,上海它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它是一种开放的姿态,所以当时我们就定了8个字,“中国特色,时代精神”,作为这个馆设计的定位。

  00:11:05:00

  记者:这个馆一直到现在一直在贯彻着,您从当天晚上就已经决定了?

  何镜堂:对,当天就在思考,/一进飞机就想,这个馆到底要表现一个什么东西,后来我就形成这样一个概念,然后根据我们的一期讨论大家都认同。

  00:13:21:00

  记者:你说在新闻发布会回去的飞机上就已经开始琢磨对于这个建筑的构想,有没有一点着魔的感觉?

  何镜堂:/当时还没有这样的一个形,我只想我必须要中国文化特色,/首先我看人家怎么看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外国人怎么看的,外国人看中国的红的颜色想到是中国,中国的汉字、文字想到是中国,还有中国的京剧,中国的绘画都想到是中国,/这是叫文化符号。第二个我们就想,因为中国历史很悠久,特别是夏商周以来的出土文物,/就是鼎、冠这种器皿,我们就想,这种造型对我们有启发,因为一看,嗯,这是中国的国宝。第三个方面,/我们就从中国/传统的城市,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国传统的园林里面得到启发,比如说中国的城市,它是一种棋盘格式的布局,就是咱们故宫,/一种棋盘式的,一层层,/中轴线,坐北朝南,中轴统领,非常大气浑然的,这是城市的布局,我们从这种九宫格式的这种布局受到启发。还有中国的建筑,因为中国建筑它是用木头做的,我们叫做木构架,就是以前柱子、梁搭起来,这跟西方那种石头做不一样,/所以我们就对这种构架受到很大的启发。还有中国建筑里面有很多重要的构件,其中最有特别的一个构件就是斗拱,斗拱就是我们现在看天安门,看故宫,上面很漂亮那个。

  解说:

  何镜堂所说的斗拱,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把斗拱称为了解中国建筑的钥匙。在大型建筑物上,斗拱是柱子和屋檐中间的过渡部分,功能在于支撑上面探出来的屋檐。因为斗拱平衡稳定的作用,屋檐可以探出来很大距离,这样就使建筑物的造型更加深远壮观。何镜堂和他的团队在设计方案时把斗拱作为其中的重要元素。

  00:15:53:00

  何镜堂:/用现代的材料,现代的技术和现代的空间构成的手法把它整合起来,成为一个这样一个东西。当时我们还不知道叫什么好,我们开始叫中国器,器皿的器。

  记者:您的一开始的设计就是这样的吗,就是第一稿就是这个样子?

  何镜堂:/我们实际上有三大方案/

  00:17:10:00

  何镜堂:第一种就是我们现在叫中国器,这是这个形。第二个我们又从园林考虑,因为上海世博会是江南,江南园林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园林,我们能不能以园林做一个主题,来表现,做了一组方案。还有一组,/因为中国五千年历史,很难很具体来表现,我们就很抽象地,如意,就是一种吉祥如意,就像我们奥运的时候,当时张艺谋搞的那些也是有很多和谐,我们就用如意这个图搞一些建筑,/我们报上去报了三个方案,/当然最后是中国器这个入围了。

  解说:

  从参与竞标,到提交设计方案,只有两个月的时间。经过第一轮的测评,何镜堂代表华南理工大学提交的中国器设计方案在344个方案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胜出,接下来的第二轮竞赛,是要在第一轮评选出来的8个方案中再选出3 个。

  00:18:39:00

  何镜堂:/这个时候压力就很大了,因为一方面觉得很高兴,能够进到前8名,第二次公开,我就亲自到现场介绍方案,压力很大,真的。

  记者:怎么大?像考试吗?

  何镜堂:考试,因为当时它是给我们的是陈述那个方案20分钟,然后其中多媒体是15分钟,它有规定,竞赛5分钟你来讲,你的理念。比如说明天开始评了,我今天我的团队跟我一起都来上海了,下午我就写好,我就念给大家看,/当时的我的学生,我的团队,他说老师没感觉,太严肃了,念得没感情,确实是这样。他说你能不能讲,讲的可能会更容易打动人,他讲得很对,后来我就练,不停地练,后来晚上吃饭又练,在那儿讲给大家听,讲了两遍,有感觉了。

  00:20:19:00

  记者:没想到您还练过演讲。

  何镜堂:是,一个晚上也没睡好,说实话的,/因为我经常跟我的同事讲,我现在是当三员,什么员呢?教练员,我做研究生导师我肯定是教练员,裁判员,我经常评人家的,当顾问,这个是很自然的,这个年龄很大,当院士,但是我主要是当运动员,运动员就跟给人家审,给人家考,这个挺什么的(压力很大的)。

  记者:当运动员过瘾吗?

  何镜堂:这是中标的时候过瘾,但是也挺惨的,压力挺大,真的。

  00:21:26:00

  记者:您练了演讲之后,第二天讲述的效果怎么样?

  何镜堂:我最后,我还就差不到10秒钟我讲完,他给5分钟,我讲了4分50秒。

  记者:有那么严格,真的5分钟……

  何镜堂:对,/一到时间就掐了,也不给讲了。

  记者:跟我们直播一样。

  何镜堂:当时都机会均等,大家都同一个时间。

  00:22:51:00

  记者:/那天您有没有注意观察周围人的评判,他们被吸引了吗?

  何镜堂:还是可以,这批评委有一半是院士,一半是领导,还有大的专家、大师。/后来他们评了三个出来,从8个当中评三个,三个里面,我们那个方案,/和清华的方案都是排最高分的,你像还有第三个就是北京设计院,这一共是3个。第二个关就来了,就是到底要哪个,评了三个,到底哪个作为实施方案。

  解说:

  经过层层的筛选和研究,最后决定何镜堂团队的中国器方案和清华大学的叠篆方案整合实施。

  00:24:08:00

  何镜堂:/一听到这个消息的话,一般社会面上的反应是不太可能,因为艺术的东西既然说到我要找一个插进来是很难的,但是我这个问题不是这样看,真的,我当时想,因为这个建筑已经不是一个单位的事情,更不是一个个人的事情,它是代表我们中国建筑师,/是对社会这个责任。所以我当时非常赞成,因为当时那个方案是这样,中国馆它是由国家馆和地区馆独立的。国家馆我们的形象很突出,/很有标志性。地区馆清华那个创意很好,它是用篆体文字做的一个产品。

  00:25:20:00

  记者:叠篆。

  何镜堂:叠篆文字,所以这两个恰恰也有,存在这种叠合的可能性,所以当时我们吴良镛老先生,清华大学的,那个是我们建筑界的泰斗了,他打电话给我,他说希望我们能够走这个联合团队,当时他也叫我来带好这个团队,他对我还是挺信任的。所以我想非常赞成。后来经过中央研究,这个方案主体,这是国家馆,以华南打工大学为基础,地区馆以清华的为基础,组合起来一个新的方案,然后由我来当总建筑师。

  分导视二:

  从设计图到现实工程  中国馆建设过程中曾遇到哪些困难

  何镜堂:我们原来四条腿插到里面,/就跟地铁有矛盾了。

  记者:后来怎么办了?

  何镜堂:想办法避开那个地铁,做条托梁把它托起来。

  中国馆身披中国红  惊艳背后设计者经历了怎样的艰辛

  记者:中国馆的红不是一个红?

  何镜堂:四种红。

  记者:我以为设计师主要是跟图纸在那儿做斗争,我没想到您要做大量的实验?

  何镜堂:是。

  面对面专访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  正在播出。

  解说:

  2007年12月18日,中国国家馆开工建设,它的名字也从中国器改为东方之冠。这个巍峨巨大的建筑从纸上变为现实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设计团队将会面临实际工作中的很多问题。

  记者:/从您的态度上说,两个方案合一,您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总有谁听谁的事吧,当两个理念发生矛盾的时候,后来怎么办了?

  00:26:15:00

  何镜堂:我们对这个问题,也许这是我个人的性格,我非常能够容得人的,在单位是这样,非常能够协调的,这是我的一个个性,/清华特别尊重我的意见,真的,清华他是说,最后要回来拍板,一定要和何老师拍板,我也非常尊重清华的意见,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历史责任,第二,我们觉得我们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最终不管谁的意见,但是主要是那个好的作品,都促进它,再加上当初我做出一个决定,我说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要研究。

  记者:举个例子,有什么样的矛盾?

  何镜堂:比如说,/我在南面,他在北面,我们碰到一个问题,怎么去解决这个矛盾,老是电脑还不行的,我说大家都到现场去,住到现场。/大家都赞成,搞现场设计,就是我们的人员都住在现场,他们也住在现场,就等于一家人就住这个地方。当时条件很差,什么都没有,/我因为年纪比较大,院里面我也是院长,/事情比较多,所以我就每个星期住两天,其他人住五天,然后有什么事情,会议,随叫随到,/出了这样的问题,就去现场坐在一起马上解决了,就等于一家人解决了。

  记者:还记得这样的矛盾解决了多少?

  何镜堂:解决了很多。现在最大一个改动比较好的,当时我们那个馆是从世博轴,它给我这一块地是不整齐的,是斜的,当时提出来是从世博轴进去,西面这个口,/但是后来觉得中国的大建筑很少从从西面入口,它应该正南,坐北朝南,/ 从西面那个入口一调调到南门入口,/这个整个转了一个方向,这个一转矛盾就来了,因为这块地不能动,还是这块地,当时地下面是一个地铁,已经盖好了M8地铁线,我们原来四条腿插到里面,/就跟地铁有矛盾了,/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清华他当时搞的是地区馆,/原来排好的,就全打乱了,我们为了服从这个大局,/想办法避开那个地点,做条托梁把它托起来,/离开那个地铁,让它不要压力在地铁上,他们就把这个平面改了,理顺它,解决好交通、出入口的问题。/大家很高兴地就把这个矛盾解决了。最后,现在看到这个馆,/是一个大的形没动,但是最大的一个优点是改成正南北,其实很大气派就是这样来的。

  00:30:14:00

  记者:这是改的最大的一次?

  何镜堂:最大。这个变动是最大,而且变得最好,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变完了之后,不如原来如意的也有。

  记者:比如说?

  何镜堂:比如说原来我们那个馆,因为体现一种天人合一,就是天跟地的通,所以我们的主体馆中间有一个大洞,每层楼有个洞,一直通到天上面,这就一种意念,就是天地交织,但是后来布展的进来了,/表现过去、现代、未来,布展三层,它要求一个很大的空间,它是49米的一层,它有一个很大电影厅,就是把清明上河图扩大到128米,成一个圆形的,大的看电影的厅,还可以互动,可以走出去,里面就不能有洞,它的功能需要,它的展览需要,那我们就没有办法,只能把那个洞盖了它的,盖了它,从我们的意念来讲以前的流通就没有了。/后来我们解决这个矛盾,就把空的地方转到边上,/在边上搞一条斜坡,斜坡转上去,这个没有原来那种动的感觉,但是又带来一些优点,就是从这个斜坡进来参观的时候可以看到浦东的外景。沿着旁边可以看到外面。

  解说:

  中国馆从纸上的设计方案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中国馆的造型渐渐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而这样大的一个建筑,该穿什么样的外衣,又成为设计团队面临的一个难题。

  00:33:07:00

  何镜堂:/因为我搞了这么多年建筑,从来没有红衣服,穿这么大的红衣服,因为红色一般是非常刺眼的,搞不好,这个是对人的影响很大的一个建筑,/开始投标定下来是红色,因为是代表中国的颜色,但是怎么叫中国红,用什么材料,没底,真的没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2008年8月份左右,我就提出能不能成立一个顾问委员会,帮我们出主意。

  记者:我觉得很多的设计师在自己的作品面前,他有一种很强的控制力,他不太喜欢别人去插手的他的作品,/但是您为什么主动地提出说要给自己的设计作品再找一些顾问团队来?

  何镜堂:因为这个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这个是上海成立了一个有院士,有抹墙专家,色彩专家,材料专家组成的七个顾问小组,帮我们出主意,当时我就希望这个衣服穿完之后,/是非常经典的红,而且是很大气,很整体,表示泱泱大国,另外这个红色,从近看、中看、远看的效果都要考虑,白天看,晚上看也要考虑等等。当时我们就提出来,先做样板。/开始我们想用玻璃的,但是玻璃最大的缺点,它不稳定,因为玻璃的光线照射底下,有阳光跟没阳光,不同方位它变化很大,它缺了一种整体感,加上玻璃比较重,施工起来也比较困难,最后的决定用金属的。

  记者:不用玻璃也有一个好处,上海好下雨,一下雨玻璃就不好看了。

  何镜堂:/特别是我们这个斜面,底面,那这个反射变化很大。

  00:36:57:00

  解说:

  中国馆外立面的材料定下来了,但在材质的表面还需要更加细致的设计,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影响将来红色的效果。何镜堂和设计团队以及顾问团做了多种实验。

  何镜堂:/金属到底是光面,还是毛面,还是什么图案,还是什么花纹,开始我们就想用中国的图案,就像我们受奥运的启发,吉祥、祥云做了,/结果一看,很乱,因为它不像一个整的,它是一条,中间要用玻璃隔开,远看看不清楚,很乱,好像很多虫一样,最后我们经过研究,现在用的是单线的那种条纹,有点像长城那个齿一样,用条纹,好了,条纹多少多宽,多窄又做比较,开始我们做三公分宽的,六公分宽的,九公分宽的,结果一做出来,挂在这个地方,九公分就像那个集装箱,不好看,三公分的太小了, /最后我们觉得还是四公分比较恰当,/两公分八深,/柱子用三公分,其他用四公分,深都是两公分八。

  解说:

  这种材料的设计就像纺织品中灯芯绒的肌理,使得中国馆的颜色就像无论在任何光线下,都具有空间感和真实感,不会反射刺眼,层次也更加丰富。而下一步就是为它披上红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红色,总是给人一种通透的感觉,现在的中国馆,改怎么调配自己的红色呢?

  00:38:45:00

  何镜堂:/什么叫中国色?开始我们说,天安门那个城墙那个红,大家都认同了,后来说,这个红是怎么样一个红,说不清楚,后来我们曾经想过,/能不能用中华牌香烟这个红,也拿出来讨论,我专门买了两包香烟放在这儿让大家讨论,虽然我不抽烟。后来不好,用烟这个标志不行。后来我说国旗,中国国旗的红,大家不会有什么意见吧,最后还是不放心,后来我们没底,我们就请了中国美术学院,这是杭州那个,它有个色彩研究所,请它参与,他们是专门研究红色的,他们希望能不能分析故宫的红怎么样组成的,他们分析的结果,故宫、天安门的红是由很多种红组成的,有一个红的表一一列出来,最后根据我们的要求说,/不要很死的一种红,我们甚至是有四种红组成的。

  记者:中国馆的红不是一个红?

  何镜堂:四种红,从上到下由深到浅有变化,我们叫退晕,退晕慢慢退,第一条,等于是最深,二三条是浅一点,四五要浅一点点,最后一条第七条,最靠近你的地方最亮。这个做法的优点是什么呢?/这么一个很大一个东西,/既整体又不闷,也看起来,也比较舒服。

  记者:这个东西画在图纸上,因为现在电脑,它那个眼色能很准,你变成实物的时候能完全不差吗?

  何镜堂:/它是整个材料做成的,你可以把四块板不同颜色放在桌面上一看,看得出它的变化。

  00:41:44:00

  记者:您做的工作可是我提前没有想到的,我以为设计师主要是跟图纸在那儿做斗争,我没想到您要做大量的实验?

  何镜堂:是,因为这种建筑,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单位的事情,代表一种民族,一种中国的文化,所以大家很认真,/必须要做样品,比较,挂在现场,一件件挂上去,/让大家来评。

  分导视三:

  中国馆终于矗立在黄浦江边  何镜堂最满意哪些细节

  何镜堂:/我利用这个通风洞做了一个图章,/它里面东面就写一个东字,南面就写一个南字。

  00:34:33:00

  记者:这个篆字,是一个“南”字。

  何镜堂:/这是地方馆的篆体文字,/是用24个节气,比如说这两个字是立春,这两个字是雨水,还有两个字是惊蜇。

  古意新风  中国馆又有哪些科技新亮点

  何镜堂:/它本身是一个自己遮阳的体系,我们叫自遮阳体系。/自然通风。

  记者:黄梅天,上海特别难受。

  何镜堂:/还有我们的/整个雨水收集体系,利用这个水,盛完回来用。

  面对面专访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  正在播出。

  解说:

  中国馆红色外衣的研究实验过程,从2008年7月开始,用了9多个月的时间才最后确定。2009年5月25日,中国馆外立面正式吊装中国红。经过多方设计研究,中国馆的夜间灯光主要以外投光为主。白天人们看到的是太阳光线下的中国红,而到了晚上,从下而上射出的灯光将显现出在白天被隐藏起来的那部分中国红。日夜更替间,中国馆有着不同的景观。

  (张泉灵和何镜堂在中国馆现场)

  记者:您站在这儿,您给我讲两个您最得意的细节?

  何镜堂:第一整个型非常好,/每一个突出来的东西,中国建筑有一个东西叫椽子,我们就是吸收了一个意念,每一个面就是31个,其实这是一个通风洞,我利用这个通风洞做了一个图章,/中国的印章,其实很大的一个,2.7×2.7,很大了,一层楼了,它里面东面就写一个东字,南面就写一个南字,我们这个这样的地方是南面,就写一个南字,这个非常有中国特色。

  00:34:33:00

  记者:这个篆字,是一个“南”字。

  何镜堂:就是篆体文写出来的,非常有中国特色。

  记者:咱们往近看一看。

  何镜堂:/这是地方馆的篆体文字,你看到,这些铝板,这些字是用什么呢?是用24个节气,比如说这两个字是立春,这两个字是雨水,还有两个字是惊蜇。

  记者:您不说还真不知道这几个字。

  00:41:27:00

  何镜堂:这24个节气,就由48个组成。

  记者:在这个上面看,跟在这样看感觉真的不一样,太有气势了。

  何镜堂:有阳光的时候更好看。

  解说:

  中国馆一直秉承着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的设计理念。古意新风正是何镜堂需要完成的使命。怎样体现时代精神,怎样表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何镜堂根据上海的特点,在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00:47:31:00

  何镜堂:/它本身是一个自己遮阳的体系,我们叫自遮阳体系。你看阳光稍微高一点,它照不进去了,这样就进人了,就是晒不到了。还有一个优点是它通风很好,自然通风,/ 6、7月份是最热的时候。

  记者:黄梅天,上海特别难受,那个时候。

  00:48:28:00

  何镜堂:/我们的架空才是最好的乘凉的地方,/这是我们体现现代的一种理念,/我们采用了很多节能环保的技术,比如说我们的屋顶是太阳能光伏板,解决一部分用电的问题,/还有我们的/整个雨水收集体系,利用这个水,盛完回来用,解决好多用水的问题。/还有我们地面的地砖,/用的是环保的砖,另外我们也用的了很多新的技术,比如说能源管理体系,智能化的机房设计,还有各种设备,智能化,管理方面都是自动化等等,信息化的处理,这都是满足我们一种节能环保的要求。

  记者:您看您70多岁了,可是您还得让您自己的审美不落伍,得跟得上时代的精神,您还要了解很多的新材料,新的建筑方式,您平时是不是时髦的人?

  何镜堂:确实是,/我对建筑有一种激情,我一钻到里面去就有点疯狂。/

  00:00:25:00

  记者:这种投入工作的激情,是您保持思想状态年轻的秘诀吗?

  何镜堂:对,/当然其实也很辛苦,说实话的,就是主要是我经常跟年轻人在一起,我周围是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团队里面,他们使我年轻。

  解说:

  2010年2月8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竣工。在已过古稀之年的何镜堂心目中,这次中国馆的设计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个挑战,但他也断言,这座东方之冠必将成为上海的新亮点,世博会之后也会成为人们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而这也是对他和他的团队三年来辛苦工作的最大回报。

  记者:现在看到很不错,再过20年,再过30年,会觉得它落伍吗?你有把握吗?

  00:08:20:00

  何镜堂:任何一个事件都有时代性的,/这个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繁衍,这是正常的,我们不能够用现代的眼光批评几百年前,天安门大家觉得很好,那是以前的,但是现在如果再盖一个天安门,肯定有人骂,就是这个情况。

  记者:有道理。

  何镜堂:所以我们必须用历史的,应该讲唯物的来看,历史的观点来看,任何建筑出现,它必须跟那个时代的思想,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结合。

  (一个小MV:历届世博会中国馆照片)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