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总设计师谈中国馆:希望传递震撼感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1日 11:52  华商晨报

  “我希望国人不要具象地看中国馆,这里是想象力的表达。”

  昨日,面对中国馆“四不像”的质疑,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面对本报记者首度回应。

  设计意图

  希望传递“震撼”的感受

  华商晨报:您希望通过中国馆传递什么感受?当然,文化方面的感受你已经说过,我希望听到您以前没说过的。

  何镜堂:震撼。

  华商晨报:您认为达到这种效果了吗?

  何镜堂:我认为达到了。

  华商晨报:为什么下这个判断?为何要传递这种震撼?

  何镜堂:在开放日时,我曾听到很多游客都说“太震撼了”,这是我判断的依据,不是主观判断。但我想这震撼主要是因为建筑的规模,至于震撼细节,并不一定为游客所知。

  华商晨报:您说的细节指的是什么?

  何镜堂:这次我说的是以前没说过的,也能看得出我们设计之初对于天人合一这一理念的无比崇拜。这里的细节设计与太阳照射角度紧密相连,是天然的空调系统。根据中国馆的经度和纬度坐标,结合馆身高度设计,在冬天时,太阳可以有6小时直射到中国馆二楼区域公众广场,而夏天时,太阳一分钟也无法直射到这个区域,可以说这里冬暖夏凉,这都是纯自然的,完全利用太阳和地球运行轨道间的规律周期设计的,这是我们希望表达的一种观念,就是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馆到底像什么?

  “四不像”没什么不好

  华商晨报:外界的声音似乎更多集中在对您和中国馆的质疑,您应该在这个时候有所表态。

  何镜堂:我看到了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无法代表中国文化,无法反映时代发展,说不清这个馆到底像什么,是“四不像”等等。其实这些声音没有恶意,是一种对国家馆的关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通过一个具象的信息来表达是很困难,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这个设计主要从造型来表达中国文化,从抽象来表达具象建筑信息。

  华商晨报:您可以更正面回答。

  何镜堂:“四不像”没什么不好,我们并不希望把中国馆具象化,现在中国馆的名称是东方之冠,就是像个帽子,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粮仓、斗拱等等,斗拱能代表中国或者东方建筑艺术。而九宫格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符号,再加上园林视野,所以中国馆是一个抽象的艺术符号,凸显中国人对于自然、和谐、城市建筑的思考,表达想象力在人类未来世界的重要性。

  使用红色

  是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华商晨报:为什么要选择红色?绿色似乎更能符合时代精神。

  何镜堂:中国人讲究敬天,用红色是表达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人类不可以不计后果地对自然进行无休止破坏。红色也可以表达严肃。另外,场馆要满足白天、夜晚及灯光下的观赏效果,所以最终选择了中国红,而且中国馆在七条主横梁上一共是四种红色,错落有致,无论在何种采光效果下,都能呈现出中国红的特色,严肃、开放、敬畏、突破。

  华商晨报:作为总设计师,您对游客的游览建议是什么?

  何镜堂:拍照可以到中国馆西侧,这里采光好,而且能够拍下中国馆的全景;如果走累了,可以到中国馆地方馆的屋顶平台,这里我们特别参照圆明园设计了一个新的“九州清晏”的园林区,8个人工岛通过水面相连,总面积近30000平方米,是很好的休息区;而且这里有雨水回收系统,用自然的雨水起降温作用,这里的温度可以比其他地方平均低10℃左右,是个很好的休息区。另外,如果游客搞不清方位的话,可以看看中国馆横梁上的篆字,上面的篆字根据方位分别篆刻着“东”、“西”、“南”、“北”,这几个字是2.7米乘2.7米大,在几百米内都可以看得清。

  本报特派上海记者 刘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