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参观者走近意大利馆,将惊讶地发现墙壁是全透明的,但这不是玻璃,而是一种透明的混凝土。
透明混凝土将是意大利馆众多创新技术中的一个。上个月,一份参加“创新者的意大利”竞赛的公开邀请书由意大利公共管理与创新部部长雷纳托、上海世博会意大利政府总代表昆迭里共同发布,征集意大利馆的创新技术。
意大利馆“切”成20块
意大利馆是一个占地3600平方米的四方形建筑,高18米,由60岁的建筑师Imbrighi设计。
意大利馆最大的创意在于将一个展馆切割成了不规则的20块,分别代表着意大利的20个大区,用钢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观众可以在其中畅行。
从空中俯瞰,意大利馆就像一座刀锋之城,仿佛一块块积木拼成一个美丽的四方形,而每一块不规则的积木又都可以“各自为政”,20个不规则的功能模块可以重新排列组合成一个新的图案,它也许是长方形,也许是菱形,变化存在于20的n次方中,似乎有着无限可能。
意大利馆的切割线条让人想起儿时玩过的游戏棒,几根游戏棒可能通过孩子的小手,被随意组合成不同的形状。Imbrighi说,游戏棒在意大利被称为“上海”游戏,他正是受到了这种游戏的启发。这样,展馆的设计同时反映了意大利和上海的元素,非常容易拆卸。
在意大利馆内部,既有狭窄的街道、庭院和弄堂,又不时出现广场、花园,仿佛是一座集上海石库门弄堂、《罗马假日》中意大利广场为一体的城市。在设计师看来,这将更好地体现意大利各地区的特点和多样性之间的交融。
展示意大利城市生活
意大利馆的参展概念和主题都由特别的专家委员会制定,委员会专家由意大利政府总代表办公室任命,并与米兰艺术展览会合作,邀请来自科学、技术、工业、艺术、人文学及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负责提出与世博会主题相符的高质量城市发展理念。
“意大利制造”也将成为此次世博会意大利馆展示的重要内容,同时,意大利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食品、服装、设计等,也将出现在展览中。
“我们将向上海展示城市发展经验,城市与乡村毫无冲突地交织存在,传统经济顺利过渡到工业化经济。”昆迭里说。
1玻璃加水泥造出透明外墙
在意大利馆,观众将看到传说中的特殊材料——透明混凝土,它使厚重的水泥墙产生了仿佛并不存在的效果。
透明混凝土就是在混凝土中加入玻璃质地的成分,使得透明混凝土能如幕墙玻璃一样透过光线,观众可以透过墙看见馆内外物体的轮廓,这使整个意大利馆区域显得明快而通透。
透明混凝土还能利用各种成分的比例变化,达到不同透明度的渐变。这将使得在意大利馆,光线不再是阳光明媚或阴云密布的单一模式,而是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不同质地的透明混凝土将反映出不同的室内外温度、湿度、亮度,从而在不同场合发挥不同的功能。
届时,观众无论是站在意大利馆的内部还是外部,都可以通过光线的透射,看到另一侧的影像,产生奇妙的幻觉。
2阿佛罗狄娜、维纳斯欢迎你
“我们的城市是一个地下的、地面的、水和天的城市,没有一个意大利城市不是由水穿过的。”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主席翁贝托瓦塔尼表示,意大利馆正是他想象中的城市,充分体现了意大利城市传统文化和建筑中的“水”元素。
按照设计,在意大利馆入口,6个LED屏幕将如同瀑布垂下,“瀑布”中不时落下世界各国“水”的文字。
进入大厅内,一幅《水边的阿佛罗狄娜》欢迎游客去欣赏贡多拉船模、航海图等与水密切相关的实物展品与投影屏。
而在二层展出的意大利古典绘画、雕塑作品中,一尊维纳斯沐浴雕塑将吸引游客的眼光。雕塑中的维纳斯少女将浴衣搭在支架上,左手抓住头发,右手托着额上的发带,展现着与水相似的柔美。
3 透明展馆 夏天不怕太阳晒
意大利馆运用大量新技术,将整幢展馆建筑设想成一部拥有生态气候调节功能的“机器”。在冬天,它用透明混凝土制成的外墙,能吸收太阳能辐射为室内加热;在夏天,它又能利用自然的气流和水流降温,制造出类似自然环境的舒适空间。
为此,意大利馆运用烟囱原理,以自然方式排出室内上层的热空气。同时,室外的自然风经过水幕降温后,徐徐吹入室内,非常凉爽。
意大利馆的入口大厅由大范围玻璃幕墙组成,但不用担心大厅被阳光烤得太热,因为与玻璃幕墙连成一体的太阳能发电板,可以遮住阳光。
设计师还为展馆特别设计了一些像刀锋一样的“切口”,悬挂在外墙上,并穿透到内部。这些“切口”不仅分隔了空间,使场馆富于动感;还可以将外部的光线反射到馆内,并与中央大厅形成一条通风走廊,向馆内输送自然风。
意大利馆还环绕着平静的水池,增加了自然亮度,使展馆的明亮效果从室外一直延续到室内。
主题:
“理想之城,人之城”
设计灵感:
儿童游戏棒
造型亮点:
功能模块,方便重组
展馆位置:
世博园区C片区
展馆面积:
3600平方米 (早报世博记者 姜丽钧 实习生 杜韵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