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英国政府总代表详解场馆设计 揭密6万条触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9日 22:19  天天新报

  英国政府总代表详解场馆设计 揭密6万条触须
英国馆最新效果图

外表随和、面带微笑,来自英国的绅士将给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带来什么?日前,上海世博会英国参展方来沪,向世博会组织者递交网上世博参会文件。上海世博会英国政府总代表马言(Ian McCartney)先生带来了两张最新的英国馆设计效果图,并接受了本报专访。

曾来中国度蜜月

“上海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我很期待上海2010世博会的举行,我相信它会成为一届杰出的世博盛会。”

马言先生外表看上去非常随和、脸上总带有微笑,“由于北京的暴雨使新闻会延误一天举行,没想到中国的暴雨也很厉害。”本来约定的见面延迟了一天,马言先生幽默的开场白让记者感到气氛融洽起来。

中国与马言先生颇有渊源,20多年前,他来到中国度蜜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马言在2006年担任英国贸易投资及外交事务国务大臣时,他再访北京,当时距离北京奥运会还有两年的时间,故地重游,他对北京的新印象是“街上的汽车多了,自行车少了;城里的烟尘多了,蓝天少了。”于是,可持续发展能源就成为马言关注的焦点,他已经开始在为上海2010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策划作预想,他说:“2006年,我组织了一场比赛,目的就是寻找一批能为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出谋划策的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馆馆长。”

“谈到中国以及上海,我觉得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飞速,我很荣幸的是英国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伙伴之一,同时,上海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我很期待上海2010世博会的举行,我相信它会成为一届杰出的世博盛会。”说到这里, 马言有些兴奋,日前在国内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英国馆是中国居民最期待的五个外国国家馆之一,英国馆外部6万多条能随风飘动的触须,是最吸引眼球的创意。

揭开6万条触须下的秘密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象空间,英国馆外部独特的设计理念就是让每个人在自己脑海中突发奇想。”

此次来到上海,马言最关注的当然是世博会英国馆,作为中国居民最期待的五个外国国家馆之一,马言说起英国馆,总是透着些骄傲和神秘。面对记者的问题,马言透露了英国馆6万条触须下的秘密:透过透明的触须,人们将看到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种子集合体”。

英国馆建筑外形的独特创意公布以来,一直成为关注的焦点,6万多条触须届时会成为一个多彩的表现屏幕,让整个场馆在白天流动起来,在晚上更能发出流光溢彩。但触须要表达什么,触须里头是什么,一直令人们感到好奇。

“或许你们会疑问,英国馆到底说明的是什么主题,我会给你们一个新的概念来理解英国建筑设计的用意,那就是‘想象力’,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象空间,英国馆外部独特的设计理念就是让每个人在自己脑海中突发奇想,这就是英国馆设计理念的真正用意,思维创新可以带动进步。”马言先生为展馆阐述了设计理念。

现场有一幅巨大的英国馆效果图,独特美观的设计不由的让马言先生屡次指向图画中的英国国家馆,“这次展馆里最值得说的高科技技术,就是在6万多个触须中每一个里面都包含着一个LED发光二极管。它们到时候将会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光景,而且这个光景将达到6层楼之高,所以我说这样的光景很容易激发游客的想象,我们都很期待到时候的效果。”

马言先生昨天向记者透露,所有触须都通向一个种子库,种子库是整个英国馆的最核心展区。种子库里起码有6万颗活的植物种子。” 马言先生介绍,在英国馆外,人们通过触须看到巨大的种子库,那就像是一颗跳动的心脏;进入展馆,游客经过一条特殊通道,体验不同展区的主题,最后走到种子库面前,近距离感受生命的魅力。据悉,全球三大种子库中,两个分别位于英国和中国昆明,这6万多颗种子由昆明植物研究所和英国合作提供,世博会后,这些种子将继续保持活力,被应用到环境和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体现可持续性的理念。

“包装纸”带来荫凉

“众所周知,上海的夏天很热,日照也很充足,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在排队时也能保证舒适。”

除了种子库之外,马言认为,英国馆值得称道的设计理念还有很多。“众所周知,上海的夏天很热,日照也很充足,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在排队时也能保证舒适。”马言说,既然英国馆是世博会上一件“会发光的礼物”,那应该有个精美的包装。所以在英国馆周围,原来的空地被设计成一张皱巴巴、打开的“包装纸”,排队进入展馆前,游客能在“纸张”折起部分下享受一片荫凉。“这一设计意味着英国馆是一份‘纪念中英友谊的礼物’,开包装纸,一个‘活的’英国馆跃然眼前。”马言说。

马言还透露,英国将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大量活动,包括一些顶尖英国艺术家的音乐舞蹈表演,并计划将这些活动推广至上海乃至中国其他地区。当记者问及目前的筹备进展时,他表示英国馆的施工进展顺利,英国将在未来的几个月中,逐步发布更多的效果图并公布相关进展。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