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世博记者 孙 磊
外人对于英国城市利物浦的了解,大多来自足球与音乐。这个“甲壳虫”乐队的故乡,有着和外滩相似的港口风景,钟楼与大厦并排而立,略带暗色的老建筑伫立在潮湿的空气里。
位于上海世博会浦西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利物浦案例馆,试图将利物浦与友好城市上海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们带来了标志性的 “香蕉羊”。和上海街头如今随处可见海宝一样,利物浦街头竖立着125个不同设计的“香蕉羊”雕塑,每件作品都是一个利物浦故事。
“香蕉羊”代表利物浦特色
不久前,利物浦案例馆门口多出一个略显奇怪的雕塑,它拥有羊的头部、香蕉形状的尾巴,身披彩色的小“马赛克”瓷砖,从各个角度看过去形态各不相同。
它的名字叫“香蕉羊(Lambanana)”,由羊(lamb)和香蕉(banana)这两个单词合并而成。“香蕉羊”的原型由一位日本艺术家设计,在2008年欧洲文化之都的活动中,这个可爱的小家伙迅速走红,以人们改装的各种造型出现在利物浦的大街小巷,成为当时全城的宠儿。
据利物浦案例馆工作人员贺锐思介绍,“香蕉羊”的得名并非仅仅出自它独特的“混搭”造型,而是代表了利物浦这个港口城市的进出口贸易特色,以及对转基因工程的担忧。“出口羊、进口香蕉是利物浦港的主要业务之一,这个设计很‘利物浦’,所以特别受欢迎。”
为“利物浦版”海宝寻字
除了“香蕉羊”的故事,利物浦案例馆里还藏着两个小秘密。其一就是与“香蕉羊”同一天抵沪的“利物浦版”海宝。
与当时在利物浦征集“香蕉羊”创意设计的模式有些类似,今年2月,利物浦为了参展上海世博会,又特意发起了一次海宝设计大赛。比赛开始后,收到大量有趣的创意,馆方从英国6所小学学生的诸多设计中,选出了6款最具特色的作品,最终入选的便是如今人们可以在利物浦案例馆内看到的海宝。
这个海宝造型看似普通,实际却包含着小设计师对世博会的理解。海宝还是以蓝色为主色调,全部由环保材料制作而成,正面画着地球,反面画着星星,上面写有“bettercity,betterlife”、“recycle”等字样。
这个海宝的手掌上还写着一个中文的“平”字,不知道小朋友希望表达的是什么含义。工作人员曾试图在海宝身上找到一个可以与此搭配起来的“和”字,但一无所获。孩子的想法大人怎能轻易猜到呢?
“上海大厦”将是第一高楼
利物浦案例馆的第二个秘密似乎更难让人发觉。在主入口外侧的墙面上有一幅“照片”,看起来有些像外滩,又似乎是利物浦的港口风景。如果游客询问工作人员,他们会回答:这是将利物浦港口和上海外滩的照片拼接合成出来的。
乍一看,以中间的一座钟楼为界,似乎左边是利物浦,右边是上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照片真正的分割点在右边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中间神似外滩“海关大厦”钟楼的建筑物,其实是利物浦的“皇家利物大厦”。这栋港口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历史遗迹保护区,四面各有一口大钟。
工作人员说,历史遗产的保护是利物浦案例馆的一大展示主题。“为了保持历史遗迹保护区的风貌,规定区域内不能建一些新的建筑。其他区域才可以建高楼大厦。”
工作人员将记者带到馆内一处港口模型,与皇家利物大厦仅隔一个街区的地方,就矗立着一座颇具现代感的大厦,上面特地用标签贴出了“上海大厦”四个字。“这是现在利物浦在建的一座建筑物,建成之后将是当地第一高楼,‘上海大厦’就是它的名字。”
“点球游戏”最受游客欢迎
利物浦案例馆的这些故事耐人寻味,但匆匆而过的游客可能不会发现这些细节。馆内最受大众欢迎的恐怕还是体验区的“点球游戏”。参观者可选择埃弗顿或利物浦两支球队的任意一支,用一个充气的“足球”对着屏幕射门,尝试骗过虚拟“门将”将球射进。
工作人员回忆道,刚开馆那几天,曾有一位身穿利物浦队球衣的外国游客走进馆内,一见工作人员就指着自己的衣服,似乎告诉他们“我是利物浦的球迷”。当时,这位游客还吸引了许多其他参观者的注意,纷纷要求与他合影。
其实,利物浦案例馆除了展示与上海的友好关系之外,也尝试通过广受欢迎的足球元素拉近与游客的距离。“球衣、奖杯、球星,一切说来就来,届时一定会给参观者再添上几分惊喜。”
馆方还透露,前来参观的游客若留下联系方式,除了有机会获得一家三口从中国城市前往利物浦的机票,每个月还会根据实际情况送出球星签名的足球。利物浦队的新赛季球衣也有可能在馆内展示,到10月16日利物浦案例馆馆日之时,游客还有可能与球星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