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旧工业"风骨"搭建艺术秀场 中南美洲联合馆先睹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8日 18:11  世博网

  世博网12月28日消息:一提起中南美洲,桑巴舞、探戈舞、伦巴……遥远大陆数不清的舞蹈品种会让你眼花缭乱。幸运的是,二○一○年,您不出家门便可在中南美洲联合馆宽敞的门前广场上,尽情“沐浴”在拉丁美洲长歌劲舞的海洋里。

  

用旧工业"风骨"搭建艺术秀场中南美洲联合馆先睹记[图]
中南美洲馆二层平面台阶处,站在这里,沧桑与现代冲撞得澎湃而温暖

  

用旧工业"风骨"搭建艺术秀场中南美洲联合馆先睹记[图]
看起来不像展馆?你可就错了,这里的使用面积以万为单位

  原上钢三厂旧改新设计

  中南美洲各国普遍以入驻展览举办方提供租赁馆、联合馆的形式参与上海世博会。

  巴西、阿根廷等使用租赁馆,其他众多中南美洲国家明年5月1日前都会齐聚中南美洲馆这个使用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超大空间内,尽情演绎数十个拉美国家的乡风民俗的迷人风采、社会经济的骄人成就。

  入驻这里的参展者也许不知道,体量庞大的中南美洲馆前身就是上钢三厂厚板车间,上世纪末典型的工业建筑,但是,数次来到这里,我们每次都被深深地震撼!阳光下,呈酱灰色的高大立柱整整齐齐一溜排过去,单调但每次都让我不忍离去:赤红的钢板溜出轧机是怎样的壮观景象?当年在这里忙碌的工人兄弟现在在哪?抬头久久凝望湛蓝而静默的天空,再看看门楣上,分明写着“中南美洲联合馆”……旧旧的钢架上,生命的绿色依然生机勃勃。

  

用旧工业"风骨"搭建艺术秀场中南美洲联合馆先睹记[图]
馆内居中绿色的立柱就是上钢三厂的原物

  

用旧工业"风骨"搭建艺术秀场中南美洲联合馆先睹记[图]
红红的中南美洲建筑东头让中南美馆平添了许多喜庆元素

  

用旧工业"风骨"搭建艺术秀场中南美洲联合馆先睹记[图]
稍远看中南美馆就是这幅朴素模样

  

用旧工业"风骨"搭建艺术秀场中南美洲联合馆先睹记[图]
冬日暖阳里的展馆外景

  原厚板车间创意变身

  工业巨构建筑与传统民居差距巨大,其高度、长度、结构形式……说是怪物也不显“囧”;大量金属板材的锈蚀、腐坏,混凝土柱的破损……陈剑秋等设计者立刻有了给建筑变“魔术”的冲动。

  如何让辉煌历史的记忆活在所有到场者的眼里、心里?我们在现场看到了,粗粗大大、不修边幅的老柱子、老钢架立面硬是装进去一座同样高大的“新房子”:玻璃、彩钢板,很时髦的灰色,阳光下是那样的安静、雅洁,有时迎着阳光还泛着迷离的紫罗兰色,于是中南美洲馆平添了一份神秘。

  领着我们参观的郑鸿志说,设计团队采用的是保存、改建、新建策略,对老建筑进行再生设计。

  看来,这种做法效果很好。

  再生的建筑视觉很美

  反反复复地跑上跑下,宽敞的钢构楼梯被鞋子砸得“嗵嗵”响,楼梯也是20年前的物件。

  新生的老钢厂,里面安安静静,外面不由分说的“彪悍”;里面是润洁,外面是粗犷;里面是静静的高贵,外面是笨笨地老土着、翘着撅着……可是,外面的钢筋铁骨包着里面的光滑细洁、柔媚千转竟是如此地协调,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唐突,不由分说让我们想起护犊的老牛,油然而生的安全感、美感塞满胸腔——蓝蓝的天穹下,酣畅而清爽!

  小郑说,在老构架里装进一个新房子,如何绕梁穿柱,既保证新建筑的好用,又不破坏旧架构的“筋骨”?陈老师、王老师、孙倩他们没少费心思。

  前后左右、里里外外,我们围着展馆反复观赏,三排挺立的混凝土柱、鲜绿的钢架依然精神抖擞、昂首蓝天;阳光顺着天窗爬到新筑的二层、三层台阶上、门墙上,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摸摸冰冰的旧柱子,冰冰的玻璃、彩钢板,感觉着或粗糙、或光洁的材料表皮,心里的感动一样:为设计者、为国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