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00名市委书记市长集体参观世博最佳实践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4日 08:14  新闻晨报

  □世博记者 杨天弘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展于昨天在世博会新闻中心拉开帷幕,展期至7月1日结束。50多个展板展示了实践区北部、中部和报告厅的案例实景图片,浓缩了实践区对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等主题的精彩诠释。

  米兰派人来上海“取经”

  城市最佳实践区部部长孙联生向记者透露,在世博会结束以后,城市最佳实践区内各类案例馆的展示内容将被拆除,展馆建筑则将永久保留。至于具体留作何用,还将根据市政府新功能定位而做规划。

  传统世博会,皆是以国家为参展方。而本届上海世博会融入了“城市”的概念,完美契合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随着“城市”日益成为城市生活、发展的关键,上海世博会所特别设立的“城市最佳实践区”这一概念也得到了国际展览局的高度认可。据孙联生透露,在下届的米兰世博会上也将继续“城市最佳实践区”这一板块,目前已有米兰工作人员前来实践区了解情况、交流经验,“以后这种每5年一次的注册类世博会都会设有城市最佳实践区。”

  实践区成城市发展“教材”

  城市最佳实践区所传递的“宜居、可持续、环保”理念以及展示出的鲜活案例,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政府相关部门的专业观众多次前来实地学习取经。据孙联生介绍,截至目前,城市最佳实践区已经接待了300批次、1万人次的专业观众,而实践区也被当做许多城市借鉴发展经验的“教材”,单昨天上午就接待了300名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市委书记、市长。“城市最佳实践区充满着合作和分享,现在上海的许多区县也已经开始和一些城市结对子,求经验。”孙联生介绍说,黄浦区已在和巴塞罗那就旧区改造和新城发展这些话题进行探讨交流学习;卢湾区正开始学习借鉴一些滨水城市,打造一个生态商务集聚地;普陀区注重苏州河的治理,因此他们重点学习一些在水治理方面经验丰富的城市;杨浦区作为创新型城区,台北馆的资源回收,大阪馆的环境再造,再到罗阿地区的多极城市群、城市交通网等,都成了他们借鉴的“镜子”。“一些有意义的经验还被纳入到区县‘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特别提醒]

  意大利馆“东西联动”因故耽搁还未启动

  日前报道的关于意大利馆也将开展“东西联动”的活动迟迟没有进行。城市最佳实践区部部长孙联生解释说,这是因为意方正忙于其他的事情而耽搁了。 “只要国家馆与其城市案例馆有联动意向,我们一定积极配合促成。 ”

  据悉,自5月1日开园以来,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人流并不多。为此,组织者多方采取措施,通过开通“集章换券”国家馆直通车活动、延长龙华东路公交线到城市最佳实践区、增设北部出口等措施吸引客流。孙联生透露:“目前,城市最佳实践区每日人流量从开园初的占园区人流10%左右上升到25%-30%。 ”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