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案例馆,栾恒亮的游戏玩出了名堂,利用排队时间跟游客们玩游戏解闷似乎成了这个内蒙古小伙的一道标签。到了台北馆,只要提到“找那个会带大家做游戏的小伙子”,馆内的工作人员总会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后说:“对对,是有这么个人,我们都叫他‘小亮’。”
作为台北案例馆的工作人员,小亮的主要职责是维持参观游客的秩序。园区里有千千万万个同样的岗位,可“不安分”的小亮偏要搞出点“花头”。
“伸出你的手,手背冲脸,现在看自己的指甲,我们来猜猜你是理性的人还是感性的人。”世博会开幕以来,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台北案例馆一直保持高温不下的人气,小亮的声音从中“亮”起,同样亮出来的还有许多游客的双手,大家看着自己的指甲,等待小亮解密。这是小亮带来的“花头”之一,每天下午,他都会在等候区,领着排队的游客做一两个心理小游戏,这几乎成了台北案例馆外的一项固定活动。
带领观众玩游戏并非工作的硬性要求,若按工作要求,小亮只需站着就好,维持下秩序,定时放一批游客入馆。但小亮坚持要用一颗“游客的心”来工作,“之前曾以游客的身份来过世博园,发现许多人排到后面就开始焦躁起来,需要有一些方法来帮助他们消磨时间。”
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小亮想到了自己平时爱玩的心理游戏。在上岗之前,他专门上网储备了一箩筐趣味性足、互动性强的游戏、故事,为的就是帮助游客打发时间。这些游戏、故事的选择还有一个小“标准”:做完游戏后,可以顺势引导游客用一颗平和的心态来排队。
多数时间小亮的游戏都会有不少游客呼应,偶尔也会碰到不买账的游客,嚷着“玩什么游戏,快让我们进去”,或者直接拆穿小亮游戏的悬念。但小亮并不生气,“我也当过游客,知道游客的心理,维持秩序不能硬碰硬,要和游客交流,有了交流排队时间也不知不觉过去了。”小亮在工作中一直试着打开游客的心扉,“我要和他们站在同一立场上他们才能信赖我,我会跟他们说,‘我们大家都是站在太阳底下,请大家彼此理解一下’或者‘我们中国人要拿出点素质给满园的外国朋友看看’,实在不行干脆来上一段‘小沈阳’,让大家跟着乐呵乐呵。” 本报记者 刘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