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宝秦俑铜车马将亮相中国国家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4日 14:28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俞陶然 报道

  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与仇英的《清明上河图》真迹,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水稻与来自各地的40件珍贵文物……在中国国家馆内,科技与文物交相辉映。昨天,记者从中国馆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件重量级国宝即将入馆展示,其珍贵程度肯定超过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据了解,这件国宝很可能是被誉为 “青铜之冠”的秦俑铜车马。

  “水元素”贯穿中国馆

  中国馆馆长徐沪滨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馆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种智慧主要体现在人与人相处的智慧、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上,归结起来就是“和谐”二字。

  徐沪滨馆长介绍说,中国馆的展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元素,那就是“水”。我国有“上善若水”的古语,设计团队用水来比喻绵延不绝的中华智慧——第一展区中出现了用电子影像打造的“汴河”,第二展区有亭台水景,第三展区则有 “感悟之泉”。 “水元素”将激发游客的思绪,启迪人们探寻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之路。

  《清明上河图》有不同版本

  据介绍,目前在中国馆有两幅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一幅为动态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设计人员利用现代投影和三维动画技术,在一幅长128米、高6.5米的折幕上再现了这件国宝。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为画中的人物一一设定了活动状态,除了表现日景之外,还设计了夜景,使宋代汴京繁华的夜市生动地展示在世人眼前。

  另一幅《清明上河图》则是正在国宝区展出的明代画家仇英的真迹,该作品由辽宁省博物馆所藏,它高度为0.3米,长度为9.87米,比宋本要长一倍,画中人物超过两千,描绘的是明代中期江南城乡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

  秦俑铜车马或入中国馆

  在中国馆的“文明传承”区域,游客可看到从全国数十家文博单位借展来的40件珍贵文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家一级文物。

  徐馆长透露,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将于展期结束后归还辽宁博物馆,而后一件即将亮相的国宝已经就位,其珍贵级别肯定超过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发布会上,有记者问这件国宝是否为 “秦俑铜车马”?对此徐沪滨笑着说:“记者们的消息还是蛮灵通的。 ”

  据了解,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这件秦俑铜车马为“一号铜车马”,双轮、单辕、驷马系驾,由3500多个零部件组成,总重约1040公斤。据悉,这将是秦陵“一号铜车马”出土30年后,首次迈出秦俑博物馆大门“整体出巡”。

  3D版中国馆月底亮相网上

  除了价值连城的文物珍品,中国馆的高科技展项也夺人眼球,在第一展层,游客能看到室内种植的“超级水稻”。据介绍,这片“室内超级水稻”预计将达到亩产800公斤。

  徐沪滨表示,中国馆在世博会结束后将继续开放,因此没能进中国馆参观的游客今后还有很多机会。他建议想参观中国馆的游客登陆网上世博会,先游览一番虚拟世界的中国馆。本月底,网上中国馆将推出3D模式。徐沪滨还透露,中国馆官方出版物《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即将出版,书中采用了大量的跨页彩图,向读者呈现中国馆内的各个精彩场景,同时有详实的文字介绍。翻阅这本书,可为参观中国馆做很好的预习和铺垫。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