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游客可在世界气象馆体验20年后智能气象服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0日 12:47  解放日报

  回良玉俞正声参观“云中水滴”并慰问工作人员

  韩正郑国光及世界气象组织主席别得里茨基一同参加有关活动

  本报讯(记者 谈燕)5月9日是上海世博会世界气象馆荣誉日,这是世界气象组织在世博会期间的官方庆祝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昨天下午出席荣誉日活动,并看望慰问世博会一线气象保障工作人员。回良玉对世界气象组织参加上海世博会表示热烈欢迎,对世界气象馆荣誉日活动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对世博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要充分利用世博会气象独立参展的机会,发挥好世界气象馆这一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气象科学、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的宣传力度。气象工作者要继续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提供保障。

  世界气象馆名为“云中水滴”,外观采用亮白色膜结构,外形呈云状,由世界气象组织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建设,是世博会159年历史上首个独立气象展馆,主题是“为了人民的平安和福祉”。回良玉、俞正声怀着浓厚兴趣参观了世界气象馆,对别具风格的展馆外形和生动活泼的体验内容表示赞赏。他们一边参观,一边不时就天气预报服务、气候变化、未来气象科技发展等问题向工作人员提问。回良玉对世界气象组织的负责人说,作为世博园区唯一一座国际组织自建馆,展馆设计新颖、独特,有创意,一定会受到公众的欢迎和关注。在世博园区的世博气象站,回良玉、俞正声看望慰问了一线气象保障工作人员,勉励在场的气象工作者要继续发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续做好气象服务,为上海世博会添彩。回良玉指出,当前,气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任务越来越繁重,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都离不开气象工作。同时,社会各界和各方面对气象工作的要求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要顺应时代的需要,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依靠气象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气象预报服务能力。

  上海市市长韩正、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世界气象组织主席亚历山大·别得里茨基、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和气象多国别考察团代表一同参加有关活动。

  本报讯 (记者 陶健)为庆祝世界气象馆荣誉日,来自世界各地的气象专家昨天下午云集一堂,在世博中心举行了升世界气象组织旗仪式。

  世界气象馆坐落在世博园B片区的国际组织展区,由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建设,并邀请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地球观测组织联合参展。展馆外部通过喷雾营造云雾飘浮的氛围,内部展示以“云中漫步”为主线,

  讲述“气象、城市、人”的关系。

  世博园浦东园区的大洋洲广场上还上演了两场世界气象节目主持人专场秀,40余位国内外气象主持人以脱口秀的形式播报天气,讲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应对气象灾害应采取的方法。

  另据介绍,世博会期间又正值上海的梅雨、洪涝和台风季节,天气变化无常。为此,气象部门举全国之力重点建设了世博园区及周边地区精细化的立体气象探测网,并建成了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城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由中国气象局主持的WMO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示范项目正在为世博会提供气象服务,每天滚动发布世博园区的天气实况和预报,游客的手机电话目前已经能收到不断更新的免费天气预报。

  “云中水滴”体验20年后“智能气象”

  清晨,METNET(一体化天气技术系统)提前叫醒了强尼的爸爸,因为下雨造成了交通阻塞,METNET判断需要预留更多的出行时间。在强尼上学出门前,METNET为他提供了最新的穿衣指数等生活信息……

  本报记者 陶健

  2030年的一个晚上,强尼的爸爸把METNET(一体化天气技术系统)连接到家里的智能家居系统端口上,全面开启了气象智能生活。次日清晨,METNET提前叫醒了强尼的爸爸,因为前天夜里下雨造成了交通阻塞,METNET判断需要预留更多的出行时间。在强尼上学出门前,METNET为他提供了最新的穿衣指数等生活信息。几天后,强尼一家要去参加表姐的婚礼,METNET提醒,西南地区有风暴,可能会引起大规模航班延误。于是,他们决定开车前往,但此时高速公路上正大雾弥漫,METNET为他们选择了另一条避开大雾区的最佳路径。婚礼现场,METNET搜索到了效果最好的拍照地点,在风暴来临前,一张美满的全家福顺利完成……

  昨天是上海世博会世界气象馆的荣誉日,参观者踏入名为“云中水滴”的气象馆内,能率先体验到2030年的“智能气象”。气象专家告诉记者,世界气象馆展示的2030年“智能气象”集合了中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未来气象发展计划和展望,强尼一家的生活场景很有可能在20年后成为现实。

  世界气象馆是上海世博会上唯一的国际组织自建馆,也是世博会159年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气象馆。世界气象馆被设计成一朵白云形状,白色的外表膜布上分布着4180个喷头,当这些喷头喷雾时,整个展馆宛如一朵漂浮在雾气中的白云。每当太阳角度小于42度,“雾中彩虹”景观将呈现在参观者面前。循环使用的水雾既增加空气湿度,又释放出大量的负离子,气象馆外部温度可比周边下降2℃。

  世界气象馆的电梯被包装成一只巨型“热气球”,它通过投影技术模拟“热气球”从零海拔起飞缓慢升空的过程。参观者眼前的景象不断变幻,仿佛穿过了云层,突破了对流层,最终抵达平流层。走出“热气球”,沿着回转长廊而上,参观者犹如走进 “时空隧道”,一幅幅画面讲述着地球气候变迁的故事。随后,参观者可以戴上3D眼镜,观看一部由水滴演绎的浪漫影片。影片通过小水滴“蓝蓝”和“朵朵”被台风冲散后重聚的故事情节,将各种气象知识贯穿其中,演绎台风生成、发展直至消亡的过程,演绎大气水循环的原理和机制。在馆内,参观者还将看到我国第一张月球地表图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实验星。

  看完这些,参观者所处的时空将出现巨大转换,来到2030年的未来世界,也就是本文开头描述的场景。参观者将走进强尼一家的生活,一一领略未来气象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无微不至的服务。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