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德里案例馆每天不到2000人次参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5日 08:45  南方日报

  城市最佳实践区与网上世博会并称为上海世博会的两大创新,前者据称正是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团队的创意。但昨日下午,马德里案例馆协调人伊格纳西奥·尼诺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尴尬地表示,马德里馆每天的参观人数在1600-1700之间,要完成原定150万人次的目标有很大压力。

  “案例区交通不方便,很多普通游客不愿意进来”。尼诺说。据他透露,在昨天下午召开的一个会议上,城市最佳实践区已向世博局反映该问题,并建议在案例区北面新开一个出入口。

  秘书长4天4次造访案例区

  城市最佳实践区位于浦西园区的东北部分,这是世博史上第一次有城市案例集体在世博会上展出。“在这届世博会上,我额外发现了一个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的地方,这个地区就是浦西展区,这个展区集中的是城市最佳实践区,以及企业片区。”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如此评价。

  洛塞泰斯向记者列出了他力荐的理由,一是排队的人比较少,参观非常便利;二是,人们在这里可以参观到的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城市案例馆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展物,展示在我们面前”。

  “秘书长很关心城市案例区的情况,过去4天每天都来马德里馆看。”马德里案例馆协调人伊格纳西奥·尼诺告诉记者。

  据尼诺透露,马德里案例馆最初预期有150万的参观人次,但据他们观察统计,开园这几天该馆每天的参观人数仅在1600-1700之间,如果以此测算,目前参观人数只为预期目标的五分之一。

  马德里等馆呼吁“开后门”

  尼诺列出了几方面的原因:城市案例区虽然位于浦西园区的东北角,但由于周围没有出入口,观众要通过其他出入口绕进来。在进来的途中,还要必经一座桥,“这是一个很大的阻碍,很多游客看到后就不想再进来看了!”

  据尼诺透露,在昨天下午召开的会议上,城市最佳实践区已向上海世博局提出以下建议:1、在案例区北面开辟一个新的园区出入口,目前马德里案例馆旁有一个紧急出入口,但平时都是紧闭的,“希望把它打开”;2、园内公交班车路线最好能够延伸到案例区;3、希望打通南北连接,不必再借用桥。

  案例区受专业人士“追捧”

  记者还了解到,从1日开园至4日,包括众多专业人士在内的近30万人次参观了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实践区总规划师唐子来昨日表示,城市最佳实践区将为中国城市规划提供良好借鉴。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世博会历史上的首创,集中展示了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所做的公认的、创新和有价值的各种实践方案和实物,共包含了76个案例。不过记者了解到,由于展品和展项以静态建筑和城市规划为主,缺少动态和娱乐性,很多普通游客往往望而却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