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之中·城之源——河南省常务副省长李克详解河南参博理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2日 10:06  世博网

  世博网2月12日消息: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河南省,所孕育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典型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河南省常务副省长、河南省参与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主任李克以此解析了河南馆确立的“国之中·城之源”主题。

  如何演绎中原文化?

  河南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在参与上海世博会筹备和确立河南馆的主题和设计方案上,厚重的中原文化成为演绎的大方向,最终将“国之中·城之源”作为主题,从“中国之中”、“城市之源”、“文明之根”、“中原崛起”4方面向世界展示河南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中国之中,是指河南位于华夏腹地。《尚书·禹贡》分中国为九州,河南为豫州地,故简称豫。豫州据九州之中,因此河南又称“中州”、“中原”。古代中国人认为中原为天下之中,把这里称作“天中地心”。

  “最早的王朝和最早的城市都发端于河南,并且涵盖了现代城市建设所需的一切文化要素。”李克说。城市之源,是指中国城市源于河南。据考古发现,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距今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商代前期的城市遗址目前已发现6座,其中有4座位于中原地区。“周公营洛”是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关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事件,它证明了古都洛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经过长期勘测和周详规划之后才建筑的城市。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据其四。九朝古都洛阳在中国历史上累计做首都的时间最长、经历朝代最多;北宋首都开封“八荒争辏、万国咸通”,人口最多时超过了100万人,是当时世界上城市规模最大、经济最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文明之根,是指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悉,“人文始祖”伏羲氏“一画开天”,把远古先民引出蒙昧时代,开创了中华文明。黄河流经中原,孕育了南召猿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出现,又使中国文明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造福全人类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全部源自河南;儒、释、道三教在中原的融会贯通,这一多元化文化融合也为现代城市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概括而言,中原文化有三个突出特征:是文化之魂,城市之源,民族之根。”李克总结说。

  少林功夫天天看

  最值得河南人骄傲的是,在世博会184天里,天天都将有少林功夫表演。据悉,少林寺特别策划的《少林寺之武僧传奇》,在园区内广场、综艺大厅表演近千场。节目以原生态风格,描写小和尚禅武修行的成长生活,以此展示禅宗的基本世界观,表现较为全面的少林功夫及基本禅修。李克说,“以少林文化精髓为核心,面向全球,旨在推广中国武术和中国佛教文化,让世界更深入地认识真正的少林寺和少林功夫。”

  在7月13日至17日的上海世博会“河南活动周”上,河南结合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将展示中原文化、城市、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内在韵律。通过开封盘鼓、少林功夫、太极拳及大型舞蹈《中原是我的根》集中展示,力求突出中原文化的唯一性、创新性和延续性。而喜庆吉祥、欢快热烈的大型户外广场歌舞《河之南·风之情》则展示的是黄河儿女的精神面貌。大型综艺晚会《国色天香·中原情愫》向世界展现今日河南蓬勃向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形象。

  中原与世博再续缘

  厚重的人文历史积淀,造就了河南今天的现代文明。李克介绍说,河南馆在展示内容上会紧扣上海世博会和河南馆的主题,用最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展示河南的文化、历史、现在和未来。用人物故事的感染力,宏大规模的震撼力,引领观众追根溯源,感受时代变迁,憧憬城市发展未来。用文物的穿透力来佐证历史,以国宝展示的示范性来告诉观众——中原明天会更美好。

  河南和世博会的“关系”深厚。早在1915年,河南就和世博会有过“亲密接触”。禹州钧瓷、信阳毛尖茶、商绢、汴绸等多项“河南造”都是获奖产品。如今,创于唐盛于宋的钧瓷的年产值突破50亿元,禹州市成为全国重要的炻瓷出口基地,而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茶园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0万亩。

  记忆1915巴拿马博览会,憧憬2010上海世博会。面对难得的世博商机,河南省将如何参与,如何掘金?李克表示,河南在全国首提“旅游立省”战略,打造河南旅游名片。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经济“寒冬”中河南文化春意盎然,以文化应对危机的“河南现象”令人注目。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