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毁于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占地350公顷,约为北京故宫的5倍之大。在唐王朝存世的270多年间,先后有17位皇帝在此生活、处理各种政务,使大明宫成为中国通过丝绸之路等线路与世界各国沟通的中枢。今天的大明宫遗址也堪称世界级的文化遗存。
大明宫遗址区保护项目是在国际古迹遗迹理事会指导下,西安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大遗址保护工程;是“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东方龙头;是彰显古都西安人文魅力,保持城市个性特征,促进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城市记忆传承延续,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谐共生的创新举措。
唐?李华《含元殿赋》云:左翔鸾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这是对大明宫含元殿两侧翔鸾阁和栖凤阁的描述。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和建筑历史学家已有的复原研究,该案例依照大明宫主殿——含元殿西翼的栖凤阁为蓝本,以唐代厥楼建筑艺术的代表“三出阙”形式为设计思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纲设计,外形古朴雄浑,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唯一入选的大遗址保护案例,西安大明宫馆以唐栖凤阁1:1比例复原实体,基地总宽15.7米、总长34.7米,基地面积920平方米,建筑面积739.4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达16.86米。大明宫馆案例将通过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运用,建设成为一座全新功能的现代化展览馆,弘扬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谐共生这一世界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