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零碳馆 LONDON
东方早报世博记者 姜丽钧 实习生 杜韵芝
城市最佳实践区·伦敦零碳馆案例名称:零能耗生态住宅发展项目
展馆位置: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部
城市:英国伦敦
伦敦贝丁顿村运转只靠再生资源
英国伦敦的贝丁顿生态村建成于2002年,拥有公寓、独立洋房等住宅82套,另有大约2500平方米的工作空间、一个展览中心、一家幼儿园、一家社区俱乐部和一个足球场,共有居民210人、工作人员60人。
贝丁顿生态村的设计理念是“零能耗发展社区”,即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源,就能满足居民生活所需,不需要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以有效减少能源、水和汽车的使用率。
赵佳峰 制图,图中所示仅为部分规划方案,资料更新日期截至2009年10月18日
用屋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冲洗马桶、浇灌花草,水龙头里流出的是被太阳能晒热的水,食物残渣会在地下发酵产生烧饭用的沼气,至于居住者自己身体散生的热量也能被充分利用……
明年世博会期间,这种不使用空调就能“冬暖夏凉”的套房将亮相伦敦零碳馆。设计方ZED零碳中心日前表示,展馆将推6套复式零碳样板房,观众可以网上报名入住一晚,体验绿色的生活。
伦敦零碳馆位于世博园浦西园区的城市最佳实践区,约有2500平方米。
太阳能“驱动”伦敦馆
伦敦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建筑,包括A、B两幢外形相似的四层坡顶楼房,两幢楼之间用两座天桥相连。
统计表明,建筑领域产生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55%,主要源于建筑设备对电力、燃气等石化能源的消耗。而伦敦零碳馆将通过各种节能设置,减少对能耗的需求,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从而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
ZED零碳中心表示,伦敦零碳馆在南面坡顶设置了太阳能光电板和热能板,在北面坡顶也设置了可开启的太阳能光电板。坡顶光电板、热能板的总面积分别达600、200平方米,能够提供城市最佳实践区各展馆中最多的再生能源产生量,足够维持整个伦敦零碳馆的运转。
由超级保温材料构造的建筑表皮,能减少室外热渗透、吸收室内多余热量、稳定室内气温波动,将使建筑主体冬暖夏凉。
此外,伦敦零碳馆北面坡顶上还将种植绿色植被,以给室内空气降温、均衡湿度。更重要的是,这些植被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氧气。
上网申请试住全装修样板房
在伦敦零碳馆两幢楼房的一楼和二楼,建有展厅、一个120座的零碳报告厅、一个200平方米的零碳餐厅;三楼和四楼共建有6套复式零碳样板房;展馆的公共区域和二楼平台设置有露天桌椅,可供参观者休息。
其中,6套复式零碳样板房是伦敦零碳馆的最大亮点,每套的居住面积约有150平方米左右,世博会时将请参观者来试住一晚。参观者可提前在网上报名,申请试住名额。
为此,伦敦零碳馆将面向国内外征集最环保的建筑、装潢材料,包括家具、门窗、电器、内饰等,并邀请6位室内设计师,装修出未来风格、田园风格、极少主义风格等6种不同的风格,让参观者体验6种生活方式。
跟早报游伦敦零碳馆
1. 屋顶22个风帽补充新鲜空气
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包括整整一个夏天,为保证用最低能耗实现夏季降温,伦敦零碳馆将使用一系列特种技术:颠覆传统空调用电力实现通风、降温、除湿的策略,用风力来通风,用黄浦江水来降温,用太阳能热力来除湿。最奇妙的是,这些环保技术都不需要电力就能实现。
伦敦零碳馆的屋顶上建有22个五颜六色的风帽,它们可以随着风向灵活转动,利用温压和风压,将新鲜的空气源源不断地输入每个房间,并将室内旧空气排出。这将是中国大陆首次在公共建筑中使用风帽系统。
风帽的运行主要依靠风能,在风能不足时,将使用太阳能光电板收集的能量。风帽的能耗降低为普通通风系统的1/5,还可以保持室内的恒温状态与正常湿度,使人体感觉舒适自然。
2. 用剩饭剩菜发电供应伦敦馆
在上海的部分小型有机农场,ZED零碳中心将展示植物在不使用化肥的情况下如何生长。同时,还将用太阳能汽车将无包装、无化肥添加剂的有机作物分派到世博园区,供伦敦零碳馆的零碳餐厅使用。
一位出色的上海厨师将管理零碳餐厅,向观众供应美味的环保食物。餐厅产生的食品等有机废弃物,将与样板房产生的生物垃圾混合,通过降解、发酵等技术,向建筑提供电力和热量。
最后,展馆废弃物中有价值的部分,将被重新作为化肥,用于各个有机农场的种植。
3. 模特穿“碳纤维”在天桥走秀
在伦敦零碳馆举行的6个月时尚秀活动中,伦敦和上海的顶尖时尚设计师将合作设计一批低碳、低能耗、低污染的服装。这些服装将采用碳纤维等各种新材料制造。模特将穿着这些绿色服装,在伦敦零碳馆的天桥上走秀。
在伦敦零碳馆的公共展示空间里,一座用太阳能运作的电影院将播放有关影片,展示地球的气候变化、生态足迹。
伦敦零碳馆的每个展示空间都将在装饰、家居和技术上,充分体现节能环保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