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惊喜连连的寻宝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2日 10:49  新民周刊

  寻找“国家宝藏”

  “我甚至感到莫名其妙,这些名画,在意大利也是很难见到的,它们被锁在防弹的玻璃柜子里。而在世博会上,你差一点就能摸到它。”一位意大利人毫不掩饰他的醋意。

  在上海世博会上,不少国家拿出了镇国之宝,游世博,一定不能错过这些“国家宝藏”。

  记者/黄 祺

  亚洲秘藏

  作为亚洲人,我们对这片广袤大陆的了解,却常常不如遥远的其他大洲。这也许缘于亚洲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的落后状态,也许因为战乱频发而增加了认识的难度,又或许,只是因为地理上的接近,而让我们的好奇心渐渐消褪。

  好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亚洲各国秘藏纷纷惊艳亮相。所以,世博寻宝之旅从亚洲开始,你也许能够发现,一个曾经被你忽视的精彩世界。

  亚洲国家展馆集中在世博会A片区,从位于浦东的4号、5号门进入这一片区最为便利,当然,如果选择从浦西3号门入园,然后搭乘摆渡船到达L2水门码头登陆亚洲展馆区,会增加几分乐趣和惬意。

  在世博会开幕之前,最受关注的一件国宝,是尼泊尔馆的佛舍利,但是,在开园10天后,佛舍利还是没有现身世博会,它是否能够来到上海,目前还是未解之谜,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尼泊尔馆的人气。

  尼泊尔馆最核心的建筑,是一座佛塔,佛塔的原型,来自加德满都最大的寺庙SYAMBH NATH,它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在之前流传的消息中,佛舍利就将安放在佛塔的顶部。

  螺旋形的步道绕着佛塔徐徐上升,开馆以来的每一天,观众排成长龙循着步道前行,到达塔顶之下仰望那至尊的塔尖。尽管现在塔尖上尚没有佛舍利,但体验一下这种带有宗教感的巡礼,似乎也能得到心灵的慰藉。

  尼泊尔馆馆长Binayak Shah告诉《新民周刊》,佛舍利何时能够来到世博会,还不能确定,如果能够成行,也可能要等到9月。佛舍利是佛教中至高无上的崇拜之物,佛教信徒都把能够亲眼目睹佛舍利视为无上荣光。Binayak Shah说,有可能来到世博会的佛舍利,在尼泊尔也不是随便可以见到,只有在重要的宗教节日,比如佛祖生日之类,佛舍利才向信徒开放。在可以瞻仰佛舍利的日子,信徒从四面八方赶来排队,“你要来得够早,才可能有幸看到佛舍利”。

  佛教是尼泊尔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即便是不关心宗教的人,大概也能从影星梁朝伟、刘嘉玲的尼泊尔婚礼中,对尼泊尔宗教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佛舍利,尼泊尔馆中还有数尊佛教塑像,Binayak Shah介绍,这些珍贵的物品展示在世博会尼泊尔馆,是为了告诉大家,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乡在尼泊尔,那里是佛教的故乡。

  结束佛教寻根之旅,比邻的斯里兰卡馆里,则是一片热带世俗生活的热闹景象。在斯里兰卡馆内,最吸引人的,是由斯里兰卡民间工艺师表演的斯里兰卡传统工艺。跟所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困惑一样,随着机器代替手工,继承这些传统工艺的人越来越少,所以,传统技艺被视作无形的国宝。

  手工编制蕾丝的技艺,简直就像指尖的芭蕾表演,工艺师眼神专注,几十个纺锤在她手中翻飞,纺锤一端的白线,就这样编织成了精巧的蕾丝花边。这是一种近乎绝迹的手艺,馆方负责人介绍说,如果你到尼泊尔旅游,有可能买到这种手工蕾丝作品,不过,它很贵。

  斯里兰卡最有名的东西,一是红茶,一是宝石。在斯里兰卡能找到各种色彩的宝石,星彩蓝宝石、红宝石和月光石等也是这里的特产,它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宝石。因为盛产宝石,斯里兰卡的宝石加工技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斯里兰卡馆中,一位精瘦老人展示的就是最传统的宝石加工技艺。工艺师跪坐在他的工作台上,台面上的东西看上去十分“简陋”,工艺师左手持一根木棍,木棍前后搓动带动磨盘,右手则拿着宝石,让转动的磨盘将宝石打磨出形状和光泽。

  就在这种原始的打磨之下,斯里兰卡宝石散发出神秘的光泽,让世界各地的王公贵族为之倾倒。传说中,古罗马人首先是从斯里兰卡和印度得到红宝石的,而直到现在,红宝石还是英国皇家至尊身份的象征,国王加冕时,都要佩戴红宝石戒指。

  提起斯里兰卡,我们会想到红茶和宝石,但对于很多人来说,提到阿曼,印象却非常模糊。在上海世博会上,阿曼馆给你提供一个记住阿曼的标志——乳香,下一次,只要闻到这浓郁的异香,你就不至于把阿曼和其他同样拥有沙漠风光和阿拉伯白袍的国家,混为一谈了。

  一棵真树般大小的乳香树模型,站在阿曼馆最中心的位置,树是假的,但萦绕在展馆里的乳香却是货真价实。乳香是乳香树的树胶,阿曼南部的佐法尔地区,是最顶级乳香的产地。阿曼馆负责人Khalid介绍说,曾经,乳香就像今天的珠宝一样,是豪门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它代表一个人的地位和财富。因为受到埃及法老、古希伯来人、古罗马的牧师和统治者的青睐,这种珍稀的树胶,一度曾贵比黄金。控制古代乳香交易的交易者故意保密其来源,并编造谎言试图让人们相信,乳香树是由毒蛇和毒气保护着。

  看到记者对于阿曼乳香的陌生,Khalid一脸的惋惜,在他看来,如果没有享用过阿曼乳香,就是错过了上天的恩赐。在阿曼人特别是南部阿曼人的生活中,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乳香。乳香不仅可以用来驱蚊、防腐,顶级的乳香被奉为传统药材,人们可以咀嚼它,或者化在水中用来治疗恶心、胃痛、喉咙痛、咳嗽等疾病。在阿曼,往来的行人身上,不时散发出芳香,而如果你做客阿曼人家,他们也会用香薰来招待你。

  如今,野生乳香树丛的生存不仅受到食草动物的威胁,同时,由于人们越来越热衷经济活动,忽视了对这些树丛的照顾。为了挽救野生乳香树丛,50年前,阿曼政府开始增殖这些濒临灭绝的物种。

  在阿曼馆的乳香树下,观众可以看到各种档次和形态的乳香,香炉上腾起的乳香烟雾,把阿曼馆装点得云雾缭绕。乳香见证了阿曼最早的贸易历史,也是阿曼人生活的缩影。

  还有一处亚洲秘藏之地,是阿富汗。经过连年战乱后,阿富汗成为一片焦灼的悲情土地,在新闻画面里,阿富汗的景象不是贫民窟、破败的城市,就是哭号的男人,着白袍的妇女。很多人忘了,除了这些,地处中亚腹地的阿富汗,曾经是亚洲最为繁盛的贸易重镇,往来的客商给阿富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之一,是美轮美奂的民间服饰。

  上海世博会阿富汗展馆位于亚洲联合展馆二中,展馆里陈列的珍贵展品,属于私人藏家 Binayak Shah。展品中,几套阿富汗妇女传统服饰,最为夺人眼球。红色和黑色是阿富汗妇女传统服饰的主要色彩,层层叠叠的刺绣和金属的装饰物,让服装显得雍容华贵。这足以证明,阿富汗也曾有过富庶、安宁的时代。“这一套衣服,是我爷爷收藏的,它传给我父亲,我父亲传给我。”作为阿富汗人,Binayak Shah对祖国的传统服饰非常骄傲。

  珍贵的文物是历史的鉴证,这一点,对于阿富汗尤其重要,也许只有在这些华丽的文物面前,战乱中的阿富汗人才可能相信,他们曾经拥有宁静的岁月,以后,生活也一定会重归宁静。

  与热门的日本馆、印度馆相比,以上寻宝的国家馆不需要排长队,所以,观众可以在展馆中怡然自得,细细品鉴。

  追逐名画

  欧洲国家展馆集中在世博会C片区,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馆内展出的艺术珍品,可谓价值连城。可以说,即使没有造型独特的展馆,单单这些艺术珍宝也足以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

  本届世博会中,来头最大的国宝,要算法国馆展出的7件艺术珍品,它们分别是印象派名作米勒的《晚钟》,马勒的《阳台》,梵高的《阿尔德舞厅》,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博纳尔的《化妆间》,高更的《餐点》,以及罗丹的雕塑《青铜时代》。这些艺术珍品来到上海的过程可谓兴师动众,它们分乘7架飞机,保险金总额超过10亿欧元。

  这7件艺术品陈列在法国馆二楼、几十米长的玻璃橱窗内,在如此小的范围内欣赏7幅世界名作,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可谓饕餮盛宴。上海世博会的展出,是这7件艺术品第一次同时走出法国,当然,因为这7件国宝莅临,法国馆也成为世博会上排队最长的国家馆之一,你必须耐心地排上起码半个小时的队,才有可能一睹名画的真容。

  7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已无需太多注释,而它们的家——奥赛博物馆的身世,却与世博会有着独特的渊源。事实上,奥赛博物馆的前身,是巴黎为1898年世博会而修建的火车站,后来改建为博物馆。奥赛博物馆以收藏19世纪法国艺术黄金时代的艺术作品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印象派艺术殿堂,它与蓬皮杜文化中心、罗浮宫博物馆并称为巴黎三大艺术中心。

  与法国馆高调亮相的7件顶级艺术品相比,意大利馆内的展品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但它们同样是世界艺术珍品,也是意大利人引以为傲的国宝。

  意大利馆二楼展示厅,在世博会6个月的时间里,将轮流展示意大利伟大艺术家的作品,目前正在展示的是雕塑《珀耳修斯高举美杜莎的头》。这座雕塑陈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广场,市政广场又被叫做领主广场,广场上有很多著名的雕塑,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就像一座露天博物馆。

  《珀耳修斯高举美杜莎的头》描述了希腊神话中,英雄珀耳修斯杀死女妖美杜莎后,提着美杜莎头颅的场景。美杜莎是神话中最危险的女妖,她的头发全是毒蛇,任何人看她一眼会马上变成石头。珀耳修斯利用从女神雅典娜那里得到的光亮的铜盾,与美杜莎作战,借助铜盾的反光,珀耳修斯砍下了美杜莎的头。

  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中展出的雕像《珀耳修斯高举美杜莎的头》,是市政广场雕像的“微缩版”,原作高3米,“微缩版”只有50多厘米。“但你也不能说它是假的哦。”意大利馆翻译桑德罗一本正经地跟记者强调。他解释说,雕塑家切利尼在创作《珀耳修斯高举美杜莎的头》前,先做了一个“微缩版”的雕塑,然后再根据这个“微缩版”做成了现在市政广场的著名雕塑,上海展出的这一座,正是切利尼之前亲手创作的那一座。

  除了这座雕塑,意大利馆中还展出了画家卡纳雷多和巴多罗梅奥·宾比的画作。“我甚至感到莫名其妙,这些名画,在意大利也是很难见到的,它们被锁在防弹的玻璃柜子里。而在世博会上,你差一点就能摸到它。”桑德罗说这话时,流露出些许醋意,但更多的是对祖国艺术宝藏的自豪。

  墨西哥馆被很多媒体评价为最低调的馆,这背后的含义是,墨西哥馆中有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但馆方似乎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并不张扬。墨西哥最具传奇性的画家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的自画像,被挂在展馆一处并不起眼的位置。

  因为疾病和车祸,弗里达一生都被病痛折磨,最后不得不卧床,但身体的病态并没有阻碍她张扬的个性。她有着轰轰烈烈的感情故事,也有醉生梦死的人生片段。弗里达的每一幅画作,都带着鲜明的个人风格,现实中的弗里达双眉浓密,在画中,她强化了自己的这一特征,把两条眉毛连在了一起。很多人说,这是弗里达表达她的桀骜,也是她对生命残酷一面表示反抗。

  此外,墨西哥馆进门处陈列了一块巨大神秘的“玛雅石”,这块距今2000多年的石块记载着魔幻般的玛雅文字和 “鸟人”图形,展示了源头来自玛雅文化的墨西哥历史。

  欧洲的底色

  曾经有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段子。问:丹麦人说哪种话?答:童话。

  因为安徒生,丹麦成为童话之国,只要提到这个国家,世界各地的人们心中,总会涌起源自童年记忆的温暖。到丹麦旅游的人,都要去哥本哈根一睹美人鱼的身姿,铜像高约1.5米,盘坐在一块直径约1.8米的花岗石上,被安置在长堤公园面临波罗的海的岸边。这座建造于近100年前的雕塑,已经成为丹麦的标志。

  美人鱼是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中的角色,在这篇童话问世以后,不同肤色和语言的孩子,都曾在睡觉之前,陶醉在这凄美的爱情故事中。1909年12月,由这部童话改编的芭蕾舞剧《小美人鱼》在哥本哈根上演。丹麦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创始人雅格布森在观看舞剧之后,决定以嘉士伯啤酒厂的名义捐献一座“小美人鱼”雕像,“让这个爱的化身永驻人间”。

  近百年来,“小美人鱼”铜像也遭遇过不测,她的头部和颈部都多次遭到歹徒的破坏,甚至还出现过被推进海里和被泼洒油漆的事件。

  丹麦美人鱼来到上海世博会,曾经在当地引起轰动,因为这尊国宝从未离开过丹麦。在美人鱼启程来上海以后,愚人节那一天,美人鱼原来蹲坐的位置上,出现了一副美人鱼的骷髅,据说这是博物馆向丹麦人开的一个黑色玩笑。玩笑有些吓人,也足见丹麦人对美人鱼的感情——她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不忍分离。

  曾经有调查发现,“小美人鱼”在中国拥有最多的“粉丝”,丹麦馆专门为“小美人鱼”建造了圆形池塘,她优雅地坐在一汪碧水中,静候中国“粉丝”的亲密接触。

  上海世博会上最“慷慨”的国宝,是卢森堡馆的“金色少女”雕像,雕像摆放在卢森堡馆门口,不需要排队,观众只要站在馆外,就能看到她。“她本来就在室外,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她。”关于为何把“金色少女”放在门口,卢森堡馆负责人的答案率真而简单。

  可以说,世博会的观众,比能够到卢森堡宪法广场的游客更加幸运,因为在宪法广场上,“金色少女”被安放在12米高的纪念碑顶端,站在纪念碑下,很难看清“金色少女”的面容。卢森堡地处欧洲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两次世界大战,也给卢森堡带来了苦难。宪法广场上的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卢森堡人而建立的,纪念碑底座上的雕塑,描述了一个躺着的伤亡者和一个悼念者,战争带给这个国家的创伤,昭然若揭。纪念碑顶端的“金色少女”手捧花环,注视着苦难的大地,似乎是在安慰殉难者。

  卢森堡现在是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国家,国民生活安宁而富足。但是,卢森堡的历史,却是反抗侵略、占领和外族的动荡战争史,“金色少女”就是那些苦难历史的注解。

  世博会上唯一可以触摸的国宝,是捷克馆内的布拉格查理大桥上的青铜浮雕。捷克人相信,只要触摸这片青铜浮雕,就会给人带来好运,所以,青铜浮雕被摸得铜光锃亮。

  青铜浮雕上的两幅画,一幅是妇人与小孩,代表布拉格生活的富足,另一幅是士兵与一条狗,代表忠诚。要理解第二幅画的含义,不得不说浮雕上方的圣人圣·约翰内波穆克雕像。传说中,约翰内波穆克因为拒绝把皇后忏悔的内容透露给国王,被波希米亚国王从查理大桥上投入河中。圣人雕像头上的五颗金星,代表5个拉丁字母,意思是“保守秘密”。这是一个关于忠诚于宗教教义的故事,在多年的流传中,雕塑的底座演化出祝福的含义来。

  捷克馆中的圣·约翰内波穆克雕像是复制品,但底座青铜浮雕却是从查理大桥上运来的真迹。在上海世博会捷克馆里,每一位观众,都可以亲自触摸来自布拉格的“福气”。▲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