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博会最后一天试运营,园区迎来了最大的客流量。图为昨晨,游客有序排队入馆。金昊
想让您的世博之旅获得最佳体验,掌握“错峰”的艺术、善用“错峰”的技巧,将是决定性的。当西班牙馆前的队伍从“比利牛斯山”排到“阿尔卑斯山”(瑞士馆),当沙特馆前的队伍从“波斯湾”排到“喜马拉雅山”(尼泊尔馆),您很有必要想一想如何“错峰”。记者在试运营期间三入园区,数次亲历了最高峰人流的冲击,经过一番思前想后,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帮您利用好有限的体力和时间,让您的世博回忆更美妙。
心态篇:从“实际”出发
决定您世博体验的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园区的软硬件等客观条件相对固定,而您的心态却是可以自己掌控的,所以,首先强调心态。
正式开幕后,世博园区内多数场馆的准入时间为早9点至晚10点。对多数观众来说,一日游是最现实的考虑。也许您打算一早9点就入园,一直呆到深夜,“看它个够本”。但我们建议您对这样的计划再作考虑——除非对自己的体力有十万分把握,否则,十几个小时的消耗也许会吃不消。
也许您想过“尽可能多看展馆”,也请三思,因为就算您体力足够,时间也不允许。根据经验,日本、沙特、西班牙等热门场馆的排队时间一般都在3小时以上,光排这三个馆就需近10小时,还不包括参观和用餐时间,而您一共只有13小时(深夜12时闭园)。
请调整心态。调整的重点是从实际出发,这里所说的“实际”就是有限的体力和时间。
入口篇:故意走“冷门”
世博园有多个出入口,这是第一道关,是第一次需要您施展错峰技巧的地方。
您应该考虑选择那些交通略有不便、因此相对“冷门”的入口。比如浦东的4号白莲泾入口。记者的两次体验证实,这是一个等候时间少于1分钟的入口。与距离中国馆最近的6号上南路入口,以及距离欧美馆区最近的后滩入口相比,白莲泾入口位置并不理想,要到达那儿,在地铁7号线高科西路站下车后需步行约12分钟。但12分钟的步行与1小时的排队相比,应该还是划算的。如果您情愿在路途上而不是排队上多花些时间,那到东昌路码头坐渡轮走水路入园是不错的选择。这样错峰,基本可以保证避开大人流。
即使在同一个入口,也有错峰的机会。一般而言,越靠近主路的安检通道人流量越大。世博园安检口的宽度有的可达上百米,您也许只要多走半分钟,就能少排10分钟队。此外,出门前最好清理一下自己的包(最好不带包),这也能略微加快入园速度。
需要提醒的是,正式开园后,游人们应该会根据媒体提示等等,动态调整自己的入园线路——大家都有意走“冷门”,就会“冷门不冷”。因此,及时了解各入口的流量信息将是关键。
零等候篇:“不进展馆”如何?
入园之后,该如何设计一条“最少排队”的线路呢?相对的最佳方案,就是以看场馆外观为主。“不进展馆?”您一定会觉得我们在瞎建议,但其实,这个方案并不那么“无趣”或“离奇”,而且前文提过,您应以现实的态度安排时间和体力。
世博的精彩,既在形式,也在内容。形式就是场馆外观,内容是展项。世博园特别是浦东园区,每一处场馆的外观都独特奇妙、令人惊喜。这些建筑不仅值得远观整体,还值得走近看细节。比如葡萄牙馆的“软木外壳”,西班牙馆的“藤条墙板”,以及尼泊尔馆外立面精美的木雕。
除了场馆,世博园内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风景——星罗棋布的城雕,黄浦江边的风景,后滩公园的生态湿地,这些都不需要排队,却颇有“性价比”。如果您乘坐往返于黄浦江两岸的渡轮,更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欣赏世博美景。事实上,走遍浦东园区,就至少需四五个小时,这不包括必要的休息和用餐时间。仅仅走马观花,您的两腿应该已是抱怨不迭,但心可能在不住微笑。
“最少排队”篇:联合馆和浦西园区
当然,到了世博园,如果完全“置身馆外”,总不会甘心。那么,我们的建议仍是“错峰”:将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花时间最少,却相对值得进的场馆。
世博园诸多场馆中,能满足以上条件的,多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联合馆,包括中国省区市联合馆、非洲联合馆、中南美洲联合馆、大洋洲联合馆等。顾名思义,“联合馆”们是在一个巨大体量的建筑内,包容了诸多展区。其建筑体量决定了超大的接待能力,而集中在一个屋檐下的展区,则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领略多种文化。一般而言,即使在人流最高峰时,“联合馆”排队都不超过15分钟,而许多时候几乎不要排队。
更要大力推荐的是浦西园区——那里聚集了各企业馆、城市最佳实践区,以及一个世博博物馆。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些企业馆的观展体验,要显著高于需排队3小时的某亚洲馆。
“大热篇”:留心“傍晚5点左右”
如果您无法割舍对某些超级热门场馆的牵挂,那也有减少排队时间的方法。曾有人对世博各国家馆“评级打星”,此类文章一般出现在开馆甚至布展前,权威性很值得商榷。因此您也许需要花些时间,准确定位真正值得耗费一个或几个小时等候进入的场馆。
选定目标后,就是选择排队时机。目前来看,傍晚5点左右可能是超级热门场馆的相对不热的时段。以记者经验,在25日的人流高峰下,德国馆白天的排队时间在3小时左右,但我们5点半开始排队,只等了40分钟。
中国馆和主题馆无疑是“热门中的热门”,而且需要全预约。但记者昨天发现,这些场馆也有“冷热不均”。中国馆的预约资源基本在开园后20分钟就已用完,但5个主题馆中有4个在下午1点30分依然有预约机会,这颇让人意外。主题馆中,剩余预约资源差别也较大,有些已约至晚上,有些却才约到下午。那究竟该如何选择呢?还是那句话,最热门的未必是最适合您的,您应该在入园前就做好功课。
“高级篇”:用眼观察用心分析
冠以“高级”之名,是因为这些技巧需要更多观察和分析。这部分内容也许不能减少您排队的时间,却可能让您的选择更明智,心理准备更充分。
首先,您必须准确判断排队的预计等候时间。您可以咨询队伍周边的工作人员;同时,部分展馆会在排队线路上每隔一段竖立一个标志牌,显示排在该处的人还需要等候多久。但有时情况也会发生改变。25日上午,西班牙馆的实际排队时间比预测短了50%,而傍晚,德国馆的排队时间更不到预测的1/4。
最好的办法是自己观察——观察队伍的长度和宽度,观察排队者前进的速度,再估算一下,也许您会发现某些长队其实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也有例外。澳门馆、香港馆外的队伍看起来并不长,但由于每次只放入不多观众,且一批人同出同入,而每批入馆观众都被安排参观至少15分钟,因此,几十米的队却需等候2个小时。
此外,您也许对场馆内容事先不够了解,那么您就要用更巧妙的方式,对内部布展质量作判断。我们的建议是:从场馆进出人流的通行速度,大致可以判断游客在内的停留时间——部分场馆,游客观展时间少于3分钟,甚至少于1分钟;此类场馆,即使只需排队半小时,其“性价比”依然值得斟酌。
不妨提醒一下,如果您毅然选择了那些要等1小时的队伍,请您先上个洗手间,以免届时两难;同时请备好一瓶水。然后微笑、放松,开始享受您的选择。
本报记者 张懿 施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