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0日世博会首场试运行以来,已有不少市民踏进园区抢先体验。既然是试运行,自然要“试错”——发现疏失,而后及时补正;既然是抢先体验,也就难免在尝到鲜头的同时尝到咸淡失准的滋味,比如排队挨了挤还没如愿、饿着肚子四处找午餐和走路走到腿发软,等等。不过众多市民心态颇好,一面以上网发帖等方式向园区运营方提改进建议,一面回味自己首次出行的得失,还相互交流,试图总结出一些实用有效的“攻略”,为下次游园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记者也在试运行期间入园体验观察,事后也写下了几条攻略,在此与读者“对对表”。
【攻略一】世博专线开到园区入口
连通世博园区的交通有水路、地铁、世博专线和常规公交(各条线路的详细介绍见本报4月22日第二版)。从试运行情况看,大部分游客选择坐地铁。但根据记者“踩点”,与世博园区“对口”的地铁站,出站后一般需步行10-15分钟才能到达入口;而世博专线车的终点站往往就在入园口——只是乘客寥寥,几乎人人有座。据了解,世博专线在5月1日正式开园后,运营时间是从早上9点到凌晨1点。
【攻略二】进园第一件事是拿地图
经过了安检的折腾,终于进园,大多数人此时的第一反应是异常兴奋,但一秒钟后,又无比茫然,因为眼前的园区太大了!诸多游客会发生“选择综合症”——到底去哪里?拿不定主意。此时,最好先找问讯处领份园区地图——问讯处外观很低调,不少人走过路过容易错过,其实灰色外壳如集装箱的小房子就是它。当然,最好事先找来地图并细细研习一番。
【攻略三】不要误解“进园先预约”
参观世博会,很多人都知道要“进园先预约”,于是一进园区就预约,结果却发现自己所在位置离开那个展馆非常远,不可能在指定时间赶到。
预约是“被规定”参观时间的,时间不由游客自定。以需要预约的中国馆为例,游客9点入园时,拿到的预约时间一般是10点左右,如果此时你在后滩入口附近的欧洲片区,那要马上赶去中国馆,这就不能就近参观诸多欧洲国家馆。所以,建议一门心思要参观中国馆的人,选择上南路入口进园,这样的预约才真正省时间、省体力。
【攻略四】不要看到队伍就排
世博园区里由排队引出的笑话不少。在试运行第一天的中午,记者在C片区一家名叫“保加利亚玫瑰”的餐厅门前排队,周围往来游客见此处队伍很长,二话没说也排上了,但不少人排了半小时进得店门,竟大呼上当:“原来这里不是在发保加利亚玫瑰花啊!”
世博园区内人流量巨大,参观、吃饭、搭车等等可能都要排队,建议游客一定先找排队“源头”,搞清楚排的到底是什么队。到排队“源头”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向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了解展馆到底有几个入口——其实有些场馆不只一个入口,可人流往往集聚在其中一个。
【攻略五】观展计划要“动静结合”
谁都体力有限,所以建议游客注意“动静结合”。
在场馆参观,多是走着和站着的,何况要先排队,站不少时间。但也有比较轻松的参观,比如非洲馆有舞台表演,捷克馆有小型电影,游客都可坐一会儿;而在瑞士馆,是乘缆车参观,据透露,缆车经过有意设计,能让乘客的双脚触碰到屋顶大量种植的蒲公英。如果把这些对体力要求不同的展馆组合好,那你的计划就“动静得宜”了——当然这计划实行起来也不容易。
【攻略六】带上折叠伞、空水壶、折叠凳
参观世博会,是个体力活,建议游客装备从简,穿着以运动系列为好,别的不说,一双舒服的鞋子,绝对能带你走更远、看更多。
说到装备,有过体验的人推荐三样东西:折叠伞、空水壶、折叠凳。根据试运行经验,世博园区不提供雨伞出租,在特许商品经销店也不见雨伞的踪影,自带小巧折叠伞可挡雨、可遮阳。又按照世博园的安检规定,不允许带入饮料,不过游客不用为喝水担心,园区内有很多免费饮水点。如能带上一个空水壶就更好了,这样能边走边喝,排队时也不会喊渴。另外,塑料小折凳轻便小巧,是排队好帮手。
【攻略七】自备干粮解决午餐
不少体验者抱怨园区里吃饭贵,而记者发现,园区的餐饮价格有高有低,选择还是多元的,不过问题是,大部分用餐点要排队!有两条建议:不要在饭点去吃饭,这一定会排队;自备干粮解决午餐。
“踩点”时,记者发现用餐高峰出现在中午11点,而半小时前所有餐厅还是空空如也。同时,园区安检不限制游客带固体食品,不少人在排队等候时掏出苹果、饼干等,一边补充体力、一边解闷。如此自己解决午餐有一大好处:到了中午,别人都涌去用餐,展馆前暂时“退潮”,说不定你就可以随意进出场馆,免去排队之苦。
攻略说到这里,读者一定会问:怎么没有“冷门”入园口和场馆推荐?其实,游客是“能动”的:今天某个入口、某个馆比较空,排队短,消息一传播,明天很可能就会爆满,所以这样的推荐的参考价值存疑。如果一定要说,那就建议你事先选定一个必看场馆,一大早去离那个馆最近的入园口,此时排队不大会很长,你的计划大有希望实现。
最后,中国馆肯定人多,上海市民不必急着轧闹猛,它是永久性建筑,世博会闭幕后照样能看。
本报见习记者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