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馆日世博园染上中国红 25万人次入园参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2日 09:55  南方日报
中国馆日世博园染上中国红 25万人次入园参观

上海世博园区,广东馆盛装迎盛事。

中国馆日世博园染上中国红 25万人次入园参观

一幅长21米的“世博上河图”出现在省区市馆内,引来观众驻足。

  国庆节的早上,上海世博园区中国馆的盛装预示着这里必定是个欢乐的海洋。20多个品种的600多株洛阳牡丹齐齐绽放,道路两旁红旗飘飘,这天,我们在世博园区迎来自己的“中国馆日”,世博园区被染上了一抹中国红。南方日报记者也在世博园区与大家一起见证这一盛事中的盛事。

  规模最大 上海世博树立新标杆

  上午10时40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官方仪式开始。馆内国歌高奏,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红色为底的中国馆背景板,大气庄严,蓝色为底的上海世博背景板,清新灵动,两者的辉映更显得时尚而富有新意,又揭示了主题———国庆日的中国国家馆日。700多名贵宾参加了盛大的庆典活动。这可能是开幕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一个国家馆开馆仪式。除了处处都可以看到五星红旗飘飘,连路上的游人很多都拿着国旗,为这片喜洋洋的红色增添亮彩。现场为嘉宾提供了中英法三语同声传译。

  昨天的仪式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万季飞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分别致辞。

  “上海世博会可能是世博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洛塞泰斯在致辞中表示了对于中国世博会的肯定和赞赏,他表示虽然上海世博尚未结束,但已经创造了历史———参展方数量最多、参观者人数最多以及世博会历史上最大的园区,上海世博会的多样性和规模同样显示了各省市政府部门以超强的管理、协调与沟通的能力去应对极其复杂和持续不确定,“从这一角度而言,上海世博会可能是世博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洛塞泰斯称赞上海世博会为世博会事业树立了新标杆,他认为,“通过上海世博会,中国正经历着一种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符合中国自身特色并让我们大家都得到启迪。”

  抢先争一 游客冲进中国馆

  记者一早进入世博园,便看到世博轴比平日更加庄严,每5步就插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玻璃护栏上也挂满了喜庆的中国结。此前以绿色为主基调的绿化区,换上了鲜花的盛装。中国国家馆南广场的排队大棚顶上,用绿叶红花拼出了“祖国万岁”等字样。中国国家馆9米、14米平台及周边地区、世博达到、各出入口和世博轴相关区域工悬挂招风旗近400对,墙贴20余幅、巨幅插旗20面。

  早上9时左右,第一位游客在狂奔中激动地冲进中国馆。这位年轻男游客显然非常激动,并以奔跑的姿势在中国馆入口处摆拍纪念,迎来了现场工作人员的阵阵掌声———在国庆这天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里,成为首个进入中国馆的人显然也成为了今天游客们的一个小心愿。

  冲着国庆这一喜庆日子来上海世博游玩的旅客非常多,记者昨日一早在世博园区见证了近万人奔向中国国家馆的冲馆时刻。据官方统计,昨日预约参观世博园的旅游团达到了约7.5万人。记者在省市区联合馆遇到了从广东过来的小吴,他也是趁世博期间这次最后的长假赶紧过来看一下。“我还看了一些节目的安排,发现国庆的节目也是非常丰富的,往后也没有假期了,就赶紧过来。”小吴表示。志愿者对记者说,国庆感觉外地游客有所增加,而长三角附近的游客却有所减少。

  共贺国庆 各省展区一片红

  中国国家馆和省市联合馆都为国庆这个特别日子精心准备。其中,中国国家馆入口处今天特意为游客准备了国庆大礼包,包括专门为国庆庆典设计的礼物袋、金色的中国国家馆襟章和精美的国庆册子。昨日虽然中国国家馆外排了长长的队伍,但游客们并不会感到烦闷,因为中国馆特意在游客排队处安排了歌舞表演。

  国庆日各省区馆更是非常一致地换上了一身国庆的红色亮装:湖南馆一边播放开国大典视频,一边组织游客欢乐大k歌,华表、鸽子、天安门这些意象更是处处有见。广东馆也针对国庆进行了一番特色的布置,庆祝国庆四个大红灯笼与广东馆原来的骑楼风格浑然天成。

  “为了庆祝祖国61周年华诞,我们今天特意向第一批进广东馆的旅客赠送了亚运会的吉祥物,并举行了一个小仪式,组织大家同声欢呼三声祖国万岁,很多游客说在广东馆里过的国庆节感觉特别不一样,激情更加高扬、气氛更加浓厚。”昨日,广东馆副馆长乔海曙,他热情地介绍了广东馆国庆日的安排。

  除了以上的特别安排外,场内的“小白菜”志愿者告诉记者,世博园区为了应对今天中国国家馆日的接待工作,在很多岗位上都专门安排了专业的工作人员,力求提供更为便捷专业的服务。

  “十一”25万人次入园

  由于世博方面出台了新的门票兑换规定,早前有预测认为,“十一”黄金周,世博入园人数可能会超过中秋节创下的63万人次大关。不过,昨天公布出来“十一”入园人数来看,25万人次远未达到预期。同日,上海世博会开园以来累计参观者总数达5763万人次。

  “十一”当天是世博会开幕的第154天,国庆日且适逢中国国家馆日,按照世博会的规定,国庆长假10月1—7日为世博会指定参观日,游客需持指定日门票才能入园参观。据了解,为满足部分持平日票游客在国庆期间的参观需求,世博会组织者决定,自10月1—10月7日,在指定日游客总量受控范围内,在园区10个出入口的售票处现场提供平日票补差价换取当日或次日指定日门票服务。

  中国国家馆日活动也带动了周围亚洲场馆的气氛,中国馆附近的亚洲场馆成为排队的热门场馆,据世博当局上午发布的消息,排队等候时间排名前十的场馆均为亚洲馆。

  海宝、游客、志愿者跃然“世博上河图”上

  昨日上午9时30分,记者刚踏进省区市馆,立刻被另一幅巨卷吸引了眼球:在省区市馆入口大厅右侧,一幅21米的酷似《清明上河图》的画卷映入眼帘。这幅名为《万国风采耀浦江》的长卷模仿清明上河图制作而成,但画卷内栩栩如生展现的却是整个世博园的盛况,包括刻画了海宝、志愿者、游客等在内的7000多名人物,每个场馆生动的场景跃然纸上。这也与国家馆内的《清明上河图》遥相辉映,别有一番情趣。

  这幅长21米、宽0.47米的世博会全景长卷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以全景画卷的形式展现世博园区内所有的建筑以及盛大的观博胜景。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很多游客都被这样的奇思妙想所吸引。有不少人评价,《万国风采耀浦江》是一幅世俗画,但又气势磅礴,堪称“当代《清明上河图》”。

  这幅长卷由上海中国画院著名画师、中青年艺术家以及部分高校在读研究生等17名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团队创作而成。他们顶着烈日对世博园区和浦江两岸的景色做了实地考察,并查阅了大量资料。大到场馆的结构,小到“南浦大桥”的题字,画家们都细心勾画,力求以真实为基础,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再现世博会的盛世场景。据了解,初稿完成后,画家们还多次请世博园区的建设者和工作人员对长卷提出批评意见。

  记者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该画卷从国庆开始在省市区联合馆的入口大厅展出,一直持续到10月31日。

  中国馆将在闭幕一个月后续展

  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中国国家馆在世博会后是否继续开放的问题,日前中国馆馆长徐沪滨给出了明确答案:将全力兑现此前的承诺,中国馆将在世博闭幕一个月后续展。

  徐沪滨称世博结束后,中国省区市馆将如期撤馆,而中国国家馆将经过一个月的整修期后在12月如期与大家见面。他表示,为保证中国馆世博期间的原汁原味,目前中国馆正通过各种途径就续借国宝、文物与各出借方进行协商,争取将包括秦始皇陵铜马车等国宝留下继续展示,甚至在续展期间增加一些国宝、珍品乃至各地的镇馆之宝。

  至于中国馆续展展期、票务等问题,徐沪滨表示目前一切仍然在研议之中,组织方目前正在进行综合考量。

  据了解,截至9月28日,中国馆共接待参观者2114.9万人次,其中国家馆接待约748.4万人次,省区市联合馆约1366.5万人次。中国馆每天接待参观者人数已从5月1日的3.5万人次增加到目前的5.2万人次,提升近五成。

  多省市联合处置世博场馆资产

  记者昨日从资产与权益服务与交易平台“金马甲”网站上看到《瑞士馆重建授权网络竞价公告》。该公告称,受上海世博园区瑞士馆委托,上海天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于2010年11月5日在金马甲网站进行网络竞价,竞价标的包括上海世博园区瑞士馆建筑及场景设计的独家再建授权以及场馆再建所需的6000个太阳能电池发光板(装饰在瑞士馆周围的红色物体)。瑞士成为第一个公开拍卖的国家场馆。

  随着上海世博会临近尾声,众多外国场馆的资产处置方案呼之欲出。按照规定,世博园内确定保留的场馆仅为“一轴四馆”,其他外国场馆都将面临资产处置问题,或将拍卖、迁建以及捐赠,目前已有多家场馆启动世博资产处置计划。北京产权交易所及旗下金马甲产权网络交易有限公司共同启动的“上海世博园区场馆资产网络处置专题”日前正式上线。

  不同于瑞士馆在“金马甲”网站上的挂卖,采用“耐候钢”外墙的卢森堡馆则有意牵手武汉,在武汉建成“中卢友谊园”。而同样以钢板为建材的澳大利亚馆,则设想邀请本国的原住民和新秀艺术家在钢外墙上进行创作,并最终选择六块绘画钢板送往北京的红门画廊,作为“澳大利亚映像”展的一部分展出。同时还将对中选的钢板进行拍卖,所得收入分别捐赠给四川兴仁小学和澳大利亚滕南特克里克的一所原住民学校。

  专题撰文:南方日报前方特派记者黄倩蔚 后方联动记者谢思佳 实习生戴曼曼 摄影:黄倩蔚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