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世博会时间芯片将于28年后还原信息(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7日 08:59  中国青年报
上海世博会时间芯片将于28年后还原信息(组图)

1938年“时间舱”是个鱼雷状的合金铸造容器


上海世博会时间芯片将于28年后还原信息(组图)

1964年纽约世博会“时间舱”与1938年的大小和形状相同,重量约为其一半


上海世博会时间芯片将于28年后还原信息(组图)

1970年大阪世博会时间舱


上海世博会时间芯片将于28年后还原信息(组图)

2010年上海世博会,庞大的“时间舱”变成了用指尖就能轻轻托起的“时间芯片”。


  西方文明中有一种古老的习俗:在重大活动发生或重要建筑物奠基之前埋入一些物品,如谷物、报纸、钱币等,用来向不确定的未来发送某种信息。后来埋存物品的概念被扩大,代表人类知识和成就的物品也会被埋入地下,留待数千年后开启。

  在1939年世博会前夕,人们决定在地下埋入一个鱼雷状的容器,放进代表时代特点的物品,并将其命名为“时间舱”(time capsule),另一种直译方法形象地称其为“时间胶囊”。

  从此,“时间舱”与世博会结缘。

  1938年“时间舱”是个鱼雷状的合金铸造容器,90英寸长,重约800磅,由西屋电气公司制备。“时间舱”除了用特殊墨水写下的信件外,还有金钱、香烟、种子等物品。1938年9月23日,“时间舱”被埋入纽约弗拉兴草坪下15米深的花岗岩洞内,定于6939年打开。

  1964年纽约世博会展期很长,西屋电气公司于1965年10月16日又埋下了第二个“时间舱”,它与1938年时间舱的大小和形状相同,重量约为其一半,并埋在前一只附近。内有信用卡、避孕药、塑料心脏瓣膜等物品,展现了20多年中人类生活的变化。

  1970年大阪世博会召开前,日本人在大阪城公园的“金属墓”下,埋藏了两个“时间舱”,分别用29个箱子存放了2098件物品。“时间舱1号”被放在金属墓最底层,要由6970年的人类来开启。而“时间舱2号”在2000年时进行了第一次开封,此后每隔100年开封查验。

  2010年上海世博会,庞大的“时间舱”变成了用指尖就能轻轻托起的“时间芯片”。作为全部采用中国自主科技、专为“威盛中国芯·时间芯片”活动所定制的装置系统,它秉持威盛电子“绿色计算”的产品设计理念,整机严格按照超工业级标准执行,数据保存于固态存储介质中,以确保对存储其中的大量获选创意作品进行顺畅处理和加密保护,并于28年后真实还原所有信息的本来面貌。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