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体验世博各场馆咖啡 占卜师用咖啡残渣趣味占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4日 08:19  新闻晨报
体验世博各场馆咖啡 占卜师用咖啡残渣趣味占卜

土耳其馆内,一名占卜师根据游客喝剩的咖啡渣趣味占卜。蒋迪雯 现场图片


体验世博各场馆咖啡 占卜师用咖啡残渣趣味占卜

埃塞俄比亚特色咖啡。世博记者 殷立勤 现场图片


体验世博各场馆咖啡 占卜师用咖啡残渣趣味占卜

萨尔瓦多馆咖啡店。世博记者 殷立勤 现场图片


体验世博各场馆咖啡 占卜师用咖啡残渣趣味占卜

购买巴西咖啡还可以得到一枚特殊的贝利咖啡纪念章。世博记者 殷立勤 现场图片


  □世博记者 徐妍斐 实习记者 蒋一涵

  午后,世博园里逛累的你,是不是想来一杯咖啡提提神呢?想喝浓郁的还是清淡的,要香甜的还是略带苦涩的……白咖啡、火山咖啡、蓝山咖啡、猫屎咖啡……看着这些品种咖啡,心念着不同的水土和地域孕育出的不同风味,你是不是已经唇齿生香了?巴西咖啡是那么浓烈,非洲咖啡却带着酸意,而哥伦比亚咖啡则带着一股甘甜的淡香,低调而优雅。请跟着我们的脚步,或欣赏一段精湛的咖啡调制秀,或闻闻手里香气四溢的咖啡,你应该能疲劳顿消了吧!相信,世博园的这段“咖啡之旅”也将为你了解咖啡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土耳其馆:

  咖啡不滤渣还能“预见”未来

  C片区的土耳其馆,有一座特别的“伊斯坦布尔咖啡厅”。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慢慢品尝一杯35元的纯正土耳其咖啡,如果时间凑巧,你还有机会让土耳其的占卜师为你做一次咖啡特色占卜,预言未来。

  土耳其咖啡以奇特的味道闻名于世,而奇特的味道来源于奇特的咖啡调制方法。它将烘焙过的咖啡豆磨成粉,用特别的土耳其小锅加水直接进行调煮,并不经过过滤,这也是土耳其咖啡味道比其他咖啡更浓重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当你把味道极浓的咖啡喝完后,你会在杯底发现一层厚而细软的咖啡残渣。土耳其馆运营主管法儒客笑着说:“不少游客都不熟悉土耳其咖啡,当他们把咖啡喝完,看见杯子底部留有残渣时,他们会以为这是我们的制作方法出了问题,使咖啡粉没有化开,有时他们会要我们再给他们添一点热水。”

  在土耳其,咖啡早已成为一种社交文化。土耳其人有句谚语,叫做“喝你一杯土耳其咖啡,记你友谊四十年”。咖啡分享了土耳其人有关平静、友谊、爱和尊敬的记忆。在土耳其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咖啡店。但它们不纯粹是咖啡厅,许多还兼具游戏功能,就像中国的棋牌室。土耳其人很爱去那里消磨时光,边喝咖啡边玩游戏。“伊斯坦布尔咖啡厅”在厅内有一间透明的玻璃房,每到周二、周三、周四的下午3点就会进行土耳其特色咖啡占卜。游客喝完土耳其咖啡,将杯子交给占卜师。占卜师会将你杯中的咖啡残渣倾倒在盘子里,等咖啡残渣冷却后,根据盘中自然形成的图案做出有关未来运势的占卜。每次占卜需要15分钟左右。

  印度尼西亚馆:

  最贵的麝香猫咖啡,每杯380元

  位于B片区的印度尼西亚馆,是一座竹子掩映中的半腾空式建筑。在格调优雅的印尼咖啡厅,你可以喝到世博园最贵的咖啡——麝香鲁瓦卡咖啡,俗称麝香猫咖啡、猫屎咖啡。

  因为原料稀有,该咖啡厅每天限量供应12杯麝香猫咖啡,每杯售价380元,如果来晚了,可能有钱也喝不到。与这里别的咖啡不同,只有麝香猫咖啡是用比利时壶冲泡的,这种专业器具有助于呈现出它的最佳品质。顾客可以现场观看冲泡的全过程。

  麝香猫咖啡之所以那么特别,是因为这种咖啡豆经历了“自然发酵”。传说麝香猫咖啡的起源来自一场意外。在很久以前,印尼当地的一些咖啡农像往常一样将采摘下来的咖啡豆摊于太阳下暴晒,结果却发现豆子在不断减少。他们有心做一次“侦探”,在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找到了“罪魁祸首”。原来,不断减少的咖啡豆是被一种野猫给偷吃了。咖啡农们心疼被偷吃掉的咖啡豆,又发现这种野猫的肠胃并不能完全消化咖啡豆,就从野猫的粪便中回收了一些豆子。说来也怪,这种猫屎中得来的咖啡豆制作成咖啡后居然意外增添了一种特殊的焦糖味,口感异常好。这让咖啡农们大为惊奇,如获至宝。

  当地这种特殊的野猫是麝香猫,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就是咖啡果实,尤其是罗伯斯塔豆。果子经过体内的消化后,果肉被消化掉,留下坚硬的果核,也就是咖啡生豆随着麝香猫的粪便排出。经过烘焙,成了咖啡界的顶级奢侈品。因为麝香猫数量有限,因此麝香猫咖啡也非常稀少。

  马来西亚馆:

  健康香浓的“白咖啡”并非白色

  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白咖啡是马来西亚的特产。可能有的人会望文生义,以为马来西亚的这种咖啡颜色就是白的。事实上,白咖啡的颜色与别的咖啡没有太大区别,它的“白”,意指“健康”。马来西亚馆的工作人员张晓骏说:“马来西亚本身并不以产咖啡豆著名,它最著名的是制作白咖啡的低温烘焙技术,而这种技术是马来西亚独有的。”

  白咖啡大多采用优质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罗伯斯塔咖啡豆及脱脂奶精原料,不加焦糖直接以低温烘焙,这种烘焙方式可以去除咖啡碱,将咖啡因含量降至最低,减少一般高温热炒所产生的焦苦与酸涩,味道细腻、柔和、香浓。这也是白咖啡之所以“白”的由来。

  在世博园B片区的马来西亚馆内,你可以买到中国已经引进生产的19元一盒的速溶白咖啡,而在马来西亚馆外,也有一处露天售卖点在卖马来西亚原产的白咖啡,每盒60元。售卖点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因为这批咖啡是7月才过来的,因此没有来得及入馆。游客如果有兴趣可以试喝。”

  科特迪瓦馆:

  它是非洲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国

  可能很少有游客知道,科特迪瓦是世界上可可豆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非洲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国。

  科特迪瓦外交部的MEITESahindou介绍说,科特迪瓦位于西非海岸,地理环境决定了科特迪瓦肥沃的平原土地特别适合种植咖啡农作物,能够生产出量大质高的咖啡豆。“咖啡出口每年占科特迪瓦商品出口总额的70%-80%。”MEITESahindou说:“咖啡已经融入了科特迪瓦人的日常生活,在科特迪瓦,几乎人人都爱喝咖啡。我们有每天喝三杯咖啡的习惯,早餐一杯,下午茶时一杯,晚上也要喝一杯。”MEITESahindou表示:“科特迪瓦目前与欧洲的合作较多,而与中国的合作还比较空白。我们希望通过世博会,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科特迪瓦咖啡。”

  在非洲联合馆内的非洲集市上,科特迪瓦的摊位虽然没有卖咖啡产品,但游客们有机会喝上一小杯科特迪瓦的咖啡。MEITESahindou说:“科特迪瓦咖啡的口味很天然,不含化学成品,闻起来很香。”

  乌干达馆:

  像调鸡尾酒一样调制出柑橘香咖啡

  走近C片区非洲联合馆非洲集市的乌干达摊位,就能闻到浓郁的咖啡香。“你要尝一杯吗?”热情的乌干达小伙基耶姆巴(JamadaKiyemba)一边调配咖啡,一边给游客们分发小杯乌干达咖啡品尝。

  乌干达大部分地区位于中非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而且水资源丰富,火山土壤肥沃,是咖啡豆生长的理想之地。咖啡豆的两个主要品种阿拉比卡豆和罗伯斯塔豆在乌干达都有出产,而乌干达还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罗伯斯塔豆的国家。至今,乌干达已有超过100年的种植咖啡的历史。乌干达长久以来都有混合不同种咖啡豆来制作咖啡的传统。“这两种豆的混合比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味道,就像调配鸡尾酒一样。”基耶姆巴笑着说。

  乌干达的咖啡口味非常特殊,“你喝一口就能知道这是乌干达咖啡。”基耶姆巴说,乌干达的咖啡入口微酸,还带着一股柑橘香,这种味道没有后期加工,而是乌干达咖啡豆与生俱来的特点,“乌干达人都喜欢清咖,咖啡原本的味道才是最好的。”

  除了试喝之外,集市上还有乌干达咖啡出售。黑色包装的是纯阿拉比卡豆,而红色包装的则是阿拉比卡豆和罗伯斯塔豆的混合包装。

  埃塞俄比亚馆:

  世界“咖啡之乡”品尝滴滴香浓

  在C片区非洲联合馆的埃塞俄比亚展区内,游客们可以看见一块竖立的标牌,上面书写着“埃塞俄比亚咖啡 阿拉伯咖啡的起源地”。事实上,在咖啡各式各样的起源传说中,有一种说法被许多人所相信:咖啡树最早是在埃塞俄比亚的卡发省(KAFFA)被发现的,埃塞俄比亚是世界“咖啡之乡”。

  游客们走进埃塞俄比亚展区,就能看见一些精心编织的草盘里放置着各种咖啡产品:有野生风味的吉玛天然咖啡、辣味和花香味的耶佳雪非天然咖啡、摩卡味的哈拉尔天然咖啡……林林总总摆了许多,让人眼花缭乱。

  埃塞俄比亚摊位的工作人员恰好走开,而小摊对面坐着一对正在喝咖啡的情侣。男孩告诉记者,他们刚从这个小摊上买了埃塞俄比亚的咖啡,浓一点的咖啡卖20元一杯,淡的卖15元一杯,味道都很好。

  卢旺达馆:

  口味偏酸,但喝过后却回味无穷

  卢旺达是非洲咖啡的著名产地。在C片区非洲联合馆的卢旺达展区里,陈列着一些卢旺达特色咖啡以及散放的咖啡豆,不时有好奇的游客走过来看看闻闻。

  记者在卢旺达展区内遇到了真正的咖啡专家——卢旺达咖啡发展局的咖啡质量总监阿森纳·穆斯塔法里。他告诉记者,卢旺达因为山林茂密,气候湿润,因此出产的咖啡豆香气浓郁,天生带着水果味和花草香。卢旺达境内分五大咖啡产区,这五大区产的咖啡在香味、口感上都略有区别。卢旺达的咖啡口味偏酸,但喝过后回味无穷。“好咖啡就像中国茶,喝完之后才能感觉到甘甜。”穆斯塔法里说。知名咖啡连锁店星巴克所用的原料也有一部分从卢旺达进口。穆斯塔法里表示,虽然卢旺达咖啡还没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他们正在努力运作,预计两年之内可以让中国品尝到香气馥郁的正宗卢旺达咖啡。

  凑巧的是,就在记者结束采访时,一位来自美国亚特兰大的女游客波尼洛急匆匆地赶到了卢旺达馆。“这是我两周中国之行的最后一天了,我妈妈是咖啡爱好者,我得为她带回去一些好咖啡。别人向我推荐卢旺达咖啡,所以我就赶来了。”穆斯塔法里得知后,十分慷慨地赠送了一袋卢旺达咖啡给波尼洛,后者高兴得连声感谢。

  萨尔瓦多馆:

  火山灰温泉水孕育出火山咖啡

  中南美洲联合馆的萨尔瓦多展区里,一个模拟的巨大火山模型几乎占据了展馆的一大半面积,“火山”脚下装饰着长满了咖啡豆的塑料咖啡树,而中空的“火山”内部则是一家卖萨尔瓦多火山咖啡的小咖啡店。

  萨尔瓦多馆的工作人员陆岳鸣曾在意大利学习过咖啡专业,他还曾获得2004年第二届中国国际百瑞斯塔咖啡师比赛的第二名。陆岳鸣告诉记者:“萨尔瓦多的咖啡是18世纪从英属洪都拉斯流入,经当地覆盖厚厚火山灰的肥沃土地种植后开始形成独特的萨尔瓦多咖啡。萨尔瓦多人摘下咖啡豆后,会在圣安娜火山边的温泉池中浸泡咖啡豆,每批咖啡豆都需要浸八次温泉水,每次时长85分钟,然后才进入日晒、烘焙等咖啡豆传统处理程序。”陆岳鸣表示:“萨尔瓦多咖啡的生长环境和温泉水浸泡环节都让它比其他的咖啡要有更加浓郁的可可味,而且口感柔软温和。”

  牙买加馆:

  并非蓝山出产的都是蓝山咖啡

  含有加勒比地区最高峰的蓝山山脉坐落于牙买加境内,它拥有肥沃的火山土壤,空气清新且终年多雾多雨,水汽丰沛。享誉世界的蓝山咖啡就来自这里。

  在加勒比联合馆的牙买加展区内有个咖啡豆小卖铺,工作人员会给游客介绍蓝山咖啡的各种品种,你还可以从小卖铺对面的展示台上取一小杯咖啡试饮。

  牙买加展区的工作人员吴俊峰告诉记者,虽然牙买加所有的咖啡都出产自蓝山山脉,但并非这里出产的咖啡都是蓝山咖啡。纯正的蓝山咖啡仅指海拔1524米以上的咖啡作物,而其余生长在蓝山山脉上的咖啡豆,海拔476米以下的称为牙买加咖啡,生长在海拔476米至1524米之间的称为高山咖啡。真正的蓝山咖啡以适度而完美的酸味见长,兼带微甘与微苦,是天然的绿色食品,纯咖啡饮用的最好选择。

  蓝山咖啡因独特的产地环境,每年产量很少,只有4万包左右,其中有80%被日本收购,再有10%提供给英国皇室,剩下的10%供给国内外的咖啡市场,因此市面上真正的蓝山咖啡非常稀少。

  哥伦比亚馆:

  “翡翠咖啡”:那淡淡而优雅的香

  哥伦比亚是世界第三大咖啡豆生产国,以国家名字冠名的咖啡已经成为哥伦比亚的一块金字招牌。提起世博园的咖啡之旅,谁都无法漏过哥伦比亚。

  1808年,一名牧师首次将咖啡豆引入哥伦比亚。目前,哥伦比亚已是继巴西后的第二大咖啡生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出口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洗咖啡豆出口国。

  据场馆商业部经理阿拉贡·托马斯介绍,哥伦比亚最好的咖啡豆产自安第斯山脉的高地,那里气候温和,空气潮湿,不同高度的山阶提供了多样性气候,在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咖啡相继成熟,从而使得整年都是咖啡豆的收获季节。由于咖啡林内湿度大,温差小,咖啡豆成熟慢,有利于咖啡碱和芳香物质的积累,因而咖啡质量很好。

  托马斯说,工人都是上山用手采摘咖啡豆果实(又称咖啡樱桃),因此可以对果子精挑细选,摘取最成熟饱满的果实。绝大部分哥伦比亚咖啡豆都采用水洗式加工,中度烘焙后冲饮具有清淡丝滑的口感,有时也带着一点酸意,不像巴西咖啡和意式浓咖啡口感那么强烈,被誉为“绿色的金子”。

  哥伦比亚馆馆长柯欢(JuanPabloCavelier)告诉记者,巴西的咖啡豆大都生长于平原,种植比较粗放;哥伦比亚的咖啡树生长在海拔900米以上的山上,精耕细作而成,机器难以作业,因此哥伦比亚的咖啡豆都是手工采摘。而正因为此,采摘农可以辨别咖啡豆的生长状态,从而只采摘已经熟透的红色果实。熟透的红色果实比青色果实的苦涩味要低,因此哥伦比亚的咖啡以香滑温和著称,哥伦比亚咖啡也因此被赞为“翡翠咖啡”。

  哥伦比亚馆的售卖部里还有瓶装速溶咖啡出售,游客可自由选择去咖啡因、低咖啡因和有机咖啡等不同种类,每瓶价格在120-140元之间。

  巴西馆:

  买球王贝利的咖啡还有纪念章送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产地和出口国,各种等级、种类的咖啡占到全球三分之一消费量,被形象地成为咖啡世界的“巨人”。除了足球,咖啡也是巴西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在世博园内C片区的巴西馆边上,有一家“贝利咖啡店”。这是巴西球王贝利在巴西国内开的一家品牌连锁咖啡店,借着上海世博会的机会第一次来到中国。在这里,游客可以买到贝利特制咖啡、现磨咖啡、拿铁、卡布奇诺等各种巴西咖啡,价格都在30元以内。想买回家自己做咖啡喝的游客还可以买巴西进口咖啡豆回家,250克包装售价120元,500克包装则售220元。

  如果你在这里购买了巴西咖啡,你还可以得到一枚特殊的贝利咖啡纪念章。这枚黑色的椭圆形章由一个原型的贝利咖啡标志与一只足球组合而成。

  而这里盛装咖啡的纸杯图案也很独特,是一个球王倒挂金钩的经典形象。贝利咖啡店活泼的女工作人员笑着对记者说:“我给你表演咖啡标花。”不出一分钟,一杯标过花的卡布奇诺就做好了,白色的牛奶泡沫在深色的咖啡表面上舒展开一片片兰花叶,显得十分可爱。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