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机务人员60℃高温保世博航班平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5日 08:11  新闻晨报
机务人员60℃高温保世博航班平安

工作人员在夹缝中检修飞机

机务人员60℃高温保世博航班平安

  东航工程技术公司的机务人员正在机坪上对“世博号”进行安全检查。 世博记者 殷立勤 本版现场图片

  □世博记者 毛懿

  近日,上海气温持续攀升,最高温度多次达到39℃。烈日持续烘烤的停机坪温度更是高达约60℃。在60℃的机坪大“烤箱”中,一架架世博航班安全正点地放行,都离不开东航机务人员的飞机紧急抢修以及短停维护。今年上半年,东航的航班正点率再次名列全民航第一。

  ■抢修者

  反季穿厚衣才敢靠近100℃发动机

  一踏上机坪,灼热的热浪扑面而来,呼吸到的也都是热气,让人有点窒息。

  今年这种高温天真不常见。东航工程技术公司虹桥航线部的潘白桦指着记录本说,从6月1日到8月5日,35℃以上的高温天有16天。

  潘白桦看上去皮肤明显比别人黑一圈,他戴着手套,腰中别着对讲机,穿着一身长袖棉质工作服,右手长袖上还扎着一块毛巾,脚上则是一双厚重的劳防用品鞋。就这一身衣服,已经让他汗流浃背,汗珠就像黄豆一样不停地从脸上向下掉。“不能不反季穿衣。”他笑着说,飞机刚停稳,就轮到他们工作了,这时发动机还滚烫,温度超过100℃,如果穿着短袖,根本不能靠近。

  飞机从降落到再次起飞,通常只有一个小时时间,而一架飞机有几十个系统、上百万个零件。在这点时间里,机务人员必须对飞机的故障进行排除,甚至是紧急抢修,确保每一架飞机安全上天。

  上海机场统计数据显示,自世博会开幕以来,受世博客流提升的带动,虹桥机场航班及旅客量持续攀升,自开幕初期的日均511架次和7.19万人次,逐渐攀升到7月份的日均666架次和10.05万人次。“世博期间,我们300/320车间每天航班保障量也从130架次增至150架次。”一天要保障上百架航班,工作量可想而知。

  腰拴绳子钻进油箱排除故障,每2分钟被拉动防休克

  7月22日晚,东航一架A319飞机在检修时,发现发动机叶片受到鸟击撕裂。发动机被称为飞机的“心脏”,如果不紧急抢修,次日一早7时的航班肯定延误。“那天晚上相当闷热,凌晨仍有30℃。”东航技术工程师紧急调配人手,更换叶片。更换后的发动机要在指定位置试车,于是又将飞机拖行到指定地点。“拖一次飞机要40分钟,当时天已经蒙蒙亮了,等飞机再拖回廊桥,机组都来了,正好赶上航班。”

  7月24日,又是一个高温天。机长反映,一架A300飞机有油箱串油现象。“飞机的油箱非常狭小,只能一个人钻进去查看。”于是,车间副主任盛黎颢戴着防毒面具,爬进油箱查看问题。“这么热的天钻进油箱,不仅有窒息的危险,也有中毒的危险。”尽管油箱已经抽空,但仍有残余航油不停挥发,而航空燃油的含铅量特别高,腐蚀性很强,除了有中毒风险外,对皮肤也会灼伤。

  于是,维修人员用一根绳子系在盛黎颢腰上,每隔2分钟就拉一下他,防止其在油箱中休克。经过连续一个白天加两个晚上的紧急维修,终于排除故障。那天,盛黎颢身上的燃油味相隔几百米都能闻得到,事后,他光是洗澡就达四五次。

  ■驾车者

  每天坐“烤箱”跑8小时,车内温度43℃

  原以为在机坪上,开着保障车辆“兜来兜去”的驾驶员是最轻松的一群人,但高温天里车内温度43℃,一下子打消了记者“轻松”的念头。检修飞机,缺不了这些维修设备车、升降车、能源车等。

  “车在机坪上,就如同一个活动的‘烤箱’,刚进车里,连方向盘都烫得没法握。”东航上海车辆保障部的韩炼钢告诉记者,世博会开幕后,他们一天要出动特种车辆1400台次,相当于不到一分钟就要出动一辆,几乎没有停的时候。

  他告诉记者,在机场狭小空间内,他们的车辆一天要跑上220-250公里。“机坪上限速,时速只能开二三十公里。”如果按照每小时30公里来计算,特种车辆驾驶员一天需要连续不停地开八九个小时。常常早上出车了,一整天都待在机坪上。

  拿机坪上的飞机牵引车来说,韩炼钢告诉记者,最新型的牵引车尽管有空调,而且四面有窗,可视性称得上非常好,但在高温天里,即使开着空调,也如同一个大烤炉。“腿这里是凉的,上半身是滚烫的,感觉就像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老式牵引车就更不用说了,空调开了和没开一样,开着这种牵引车,就如同坐在加热的微波炉里。

  慰问直接送“冰块”,常温水烫得没法拿

  还有更多的小拖车根本没有空调,驾驶员要负责拉气瓶、拉废油及飞机轮胎调换等工作,“车开快点,还有风的流动,无奈机坪上限速,车内热得没法说。”此外,驾驶员还常常要忍受飞机发动机里喷出的热气,每次出车回来,浑身上下被汗水浸湿,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韩炼钢说,工会搞一些送清凉活动,特种车辆驾驶员拿到的直接是“冰块”,将汽水放在冷冻室里冻成冰水,再送到驾驶员手上。“冰块尚且能维持一会时间,要是送常温水,放在车里一会儿就连瓶子都烫得没法拿。”

  机坪上的东航工作人员特别辛苦,坐在办公室里的也不轻松。东航工程技术公司维修管理部的后前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他们就开始安排飞机的年度维修计划,目的是在今年5月至10月期间,尽量减少飞机的停场维修几率。上海世博会前夕,所有的飞机都进行了一次“体检”。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监控飞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所有技术状态。“每天要跟踪东航所有300多架飞机,要对每一架飞机的状态进行梳理。”后前说,他们每天都会出具一张飞机清单,详细列明每一架飞机的状态,以便维修。

  ■值守者

  暴雨淋身,暴晒“烘”干

  夏季雷雨天频发,航班也由于天气原因、流控等开始屡屡延误。“旅客听到‘流控’这个词,往往急得不得了,作为机务人员,同样也是焦急万分。”潘白桦告诉记者,8月4日,由于南方暴雨以及航路管制因素,MU5323航班流控了6个小时。“飞机停在机坪上,我们就必须有人值守,防止意外发生。”

  潘白桦说,旅客坐在飞机中等待,确实很辛苦,但机务人员待在机坪上值守,有时抢修任务重、人手紧张,往往在酷热的机坪上一站就是两个小时。衣服干了湿,湿了又干,有时遇到短时暴雨,浑身湿透也不能离开,只能眼睁睁地等太阳出来,再将衣服晒干。

  此外,由于高温、暴雨等气候因素,娇嫩的飞机电子原件也会罢工。“最怕的是飞机快要放行了,突然有个电子原件出了故障。”8月2日,预报气温39℃,由于天气灼热,飞机上状况不断,许多座位控制盒纷纷罢工,这使得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加大近2至3倍。

  维修人员要将客舱里所有座位下的救生衣、所有座位的小桌板一个个翻开检查是否完好以及救生衣是否过期,由于工作场地的局限性,有的地方甚至连翻身都十分困难,但维修人员顾不上这些,依然认真地完成这些看似平常的检查工作。

  “每一次航班的正点飞行,背后都围绕着机务人员大量辛苦的工作。”看到飞机上旅客与大家挥手道别,潘白桦等每个工作人员都无比欣慰,“看着旅客安全出行,我们的工作值得。”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