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志愿者演绎爱的溢出效应(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 14:34  世博网

  世博网12月5日消息:“溢出效应”,是个经济学名词,指个别企业的行为对消费者或其他生产者所造成的“放大”的经济效果。上海的志愿服务同样有着“溢出效应”――无处不在的志愿者及志愿行为,打动着人们的心、放大着爱的力量,吸引和鼓励着更多人也自愿加入无私奉献的队伍。今天是国际志愿者日,在各级团组织引导下,沪上十万余青年志愿者又一次纷纷行动起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们早已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在服务中加入智慧、友爱和责任,演绎爱的“溢出”。

  智慧“溢出”,做“世博人家”智囊团

  上海团市委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全市的青年志愿服务,绝大部分以项目化、团队化的形式展开,志愿者们积极参与项目策划及实施,推动志愿服务不断提升水平。

  闸北区临汾街道的闻喜路555弄小区是全市首批“世博人家”试点小区。9月底,小区成功接待了14名外籍友人,赢得交口称赞。除了热心的主人,一支由近十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智囊团”功不可没,他们不单提供语言服务,还为不同游客“度身订制”个性化服务――想听戏曲、想尝湘菜,想出门四处兜兜看看,志愿者们都主动担当向导和陪同。

  “当智囊团,我们还有更大的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们骄傲地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筹划对部分“世博人家”的特色手工艺品如虎头鞋等进行“包装”和市场化运作,“让它们成为世博会期间的特色旅游纪念品”。

  友爱“溢出”,帮年轻讲解员尽快成熟

  青年志愿者们乐与同伴交流分享志愿服务的经验与心得,在助人互助中提升服务技能。淮海中路上的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心,是海内外游客了解世博的一个窗口。截至目前,参观者已达133万人次,不少还成了这儿的“回头客”。是什么让展示中心拥有如此亲和力?参观体验过的游客十有八九会告诉你,“这儿有支金牌讲解员队伍!”担当讲解,志愿者要有熟练的外语沟通能力,还要对时时更新的世博信息了如指掌。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的张秋平是一位“金牌讲解员”,每周接待近200名中外游客,为了及时更新讲解内容,张秋平每天定期浏览世博新闻;还在网上建起“QQ群”,每天把新信息与新来的讲解员分享,帮助他们尽快成熟。

  责任“溢出”,为平安世博练就火眼金睛

  前两天,在邻近世博园区的淮海路商业街上,一支由2万名窗口单位员工组成的世博平安志愿者队伍正式成立。志愿者们表示:这项志愿服务不是“个体化、临时性的服务行为”,而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意识和责任”。

  一个入住酒店的客人,在前台登记时怀抱一个大号饮料瓶,大堂工作人员立即上前礼貌地询问瓶里装的是什么,当得知这是客人自备用来给汽车加油的汽油时,工作人员赶快劝阻,同时提供寄存服务,一个不安全因素被及时排除……据介绍,平安志愿者们将陆续接受安全信息收集反馈、安全防范技能、矛盾化解等方面的培训,为确保平安世博练就“火眼金睛”,担起重要职责。

  作者:顾一琼  来源:文汇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