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博园新闻中心,单慧玮展示《世博日志》。
本期嘉宾 单慧玮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07级学生
一个半月前,她用四个月时间手绘的2米长“连环画”版《世博日志》终于成形。一个半月后的今天,她从东南亚四国旅游归来,同时带回来的,是2.5米长的《世博日志2》。
单慧玮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07级的学生,同时也是利物浦案例馆的工作人员。她说,自己还要画下去,要把《世博日志》画成一个系列,并通过专业知识做成毕业设计作品。
一边旅行一边画世博
单慧玮4月份世博会试运行时便进了世博园区。忙完工作,单慧玮喜欢到处走走逛逛,用连环画形式记录自己的“世博印象”。7月,就在单慧玮第一本《世博日志》画完没多久(详见早报7月16日A47版《4个月手绘2米长“最炫日志”》),单慧玮便拖着旅行箱,开始了一个人,为时一个半月的东南亚四国游。
“我从小就喜欢旅游,而且我们的专业很多时候也是在不停地走走看看。”单慧玮说,一个艺术生,经常会用大半天的时间穿梭在不同的画展、艺术品市场,不停地看,和不同的人不断地交流。“但(在旅行中)闲下来的时候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想到在世博园里碰到的一些人、一些场馆,于是又不由自主地拿起笔,画起世博来。”
旅游结束,单慧玮的第二本《世博日志》也画完了。和第一本比起来,第二本的人物明显更多。比如,她画了比利时馆的工作人员在敲章时候的场景,那时她在和工作人员聊天,工作人员看到她的画册,很感兴趣,两人还成了朋友。再比如,她还画了一些和游客留影的素描。
“可能第二本比第一本的内容集中一些,因为在国外想到世博园的时候,人和事总归要集中些,展馆反而没有太鲜明的印象。”单慧玮说。
每天都有新的世博素材
回到世博园工作后,单慧玮居然有点不适应。“离开一段时间,更能清晰地感觉到世博园每天都在变化,很多设施都在完善。我去旅游之前,实践区可没有这么多有意思的雕塑。”
单慧玮说,刚开始画世博日志的时候,她就是随便画画,可画着画着,也没有想到可以画得这么多。
她也没想到,自己的即兴之作会受到大家的喜爱。有一次,一名游客向她开价,要买下她的画册。
“对于创作来说,世博会是一个丰富而真实的源泉。自己有幸参与其中,遇到这么多难得的人和事,如果不把他们画下来的话,我会终生遗憾。”单慧玮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