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世博会首场资产拍卖会成功落槌,8件标的共13艘开幕式用船悉数成交,总成交额1625万元。一位买家以36万元、28.05万元、19万元包揽三艘世博开幕船只,成为最大的买家。
“只要是能和世博沾边的东西,自然是能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何况是开幕式上使用过的道具”,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范甘平说。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黄健之表示,参拍热情和成交价格都出人意料。
而与此同时,上海国拍和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正在抓紧筹备新的资产拍卖。范甘平告诉本报:“我们的工作人员现在正加紧和世博的各个展馆的联系,沟通其是否有合适的资产,未来可以通过拍卖的方式进行处置。”
“有意向的场馆也很多,例如日本国家馆颇为吸引人的铁壶、云南省市馆展出的顶尖名贵普洱茶等等,未来都有可能通过拍卖,进行处置。”
本报从上海世博事务协调局获悉,目前资产管理部门,正在对5.28平方公里里头的世博资产进行登记清算,继8月公开拍卖一批开幕式上的道具资产之外,世博后期、世博结束之后,将有相当一部分清点出来的资产进行拍卖。
拍卖清单
8月18日的世博首个拍卖品,是带领200多艘旗船穿越黄浦江、船号001的头船动力船。其原价为20多万,8万起拍价,36万成交。这位叫苏寿梁的买家,曾经承建中国馆“九州清晏”,其后又以28万、19万,拍下第二、第三艘船,成为最大的买家。
在随后的拍卖会中,有的单艘船拍卖,有的两艘打包一起拍卖,拍卖会最终以162万元将13艘世博用船全部拍出。上海国际商品拍卖公司总裁徐勉之告诉记者,现场拍卖会中来了各地15家企业、33名个人,还有14个网络竞标者,起拍总价格32万元,最后的成交价格增长了400%。
拍卖结束后,前来现场观摩的世博局副局长黄健之也表示,参拍的热情超过了他的预期,成交价格也超过预期。黄健之透露,此次只是一次开端,随后还有其他的世博物资将拍卖。
事实上,上海世博会的拍卖工作在2009年11月就已经启动,当月的21日,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签约成为世博事务协调局的指定拍卖机构。
上海国拍提供本报《2010年世博开幕式相关资产拍卖推荐资料》显示,目前已经梳理出的世博先期拍卖资产,一共包括5个拍卖标的。其中有开幕式上实景使用过的37艘动力船;131艘无动力的旗船、一批数量的白色LED球、风浪板、以及开幕式上使用过的服装道具。
据介绍,世博的资产还包括世博局的行政办公设施设备,赞助商提供的资产,社会捐赠的字画、艺术品等物资,运营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产等。对于参展的展馆而言,一些资产量也相当大,世博会结束后,各参展方将留下的一些临时展馆的展品、工艺品实物等。
此外,还包括世博会相关品牌、标志、吉祥物、歌曲、艺术作品、科研成果、展览展示成果,世博营销活动冠名权以及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这一批都可能纳入未来世博拍卖的范畴中。
“世博有形的无形的资产未来都将通过拍卖变现,一方面可以盘活世博的利益,同时也可以延长世博的历史影响力。”范甘平表示。
拍卖是最好的处置方式
“历史上的世博会,没有在世博的举办期间就进行拍卖的先例,由于这批资产是在会前的开幕式上使用过已经清点完,总资产量在数百万元,所以就先期拿一部分出来拍卖。”上海国拍副总范甘平透露,
按照世博展会的历史惯例,世博会结束后各国很大一部分陈设和展品将被运回本国,上海国拍卖负责此项业务的副总王坚告诉本报,由于5年前的日本爱知世博会主题为“自然的睿智”,组委会希望各国展团撤馆时尽量减少垃圾排放,努力做到轻装回国。为此,部分参展国甚至也通过了网络平台推出了展品网上竞卖的举措,并取得了超预期的效果。
“未来上海世博会,也有一批资产会通过网络的方式拍卖出去。”范甘平表示,世博展会的后期就将组织第二次拍卖,并以拍卖会直播、现场拍卖与网络同步竞价等方式进行。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黄健之表示,除了拍卖外,上海世博会的物资还可能采取多种处置方式。例如大批临时设施有些是租用的有些是购买的,购买的设施将在结束使用后进行评估,然后公开拍卖;而租用的则到期归还;此外,还可能对部分资产进行公益性划拨。
不过,爱知世博会后,拍卖被认为是处置资产的最好方式。黄健之曾表示,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处置世博资产,不仅有利于世博会组织者盘活资产,放大世博会效应,还有利于参展方就近处置参展物资,扩大参展国家和企业的知名度。
世博资产拍卖的资金所得,都将归入专门的账户中,并通过世博项目审计和监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