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浦征集滨江设计方案全力打造东外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4日 07:42  东方早报

  黄浦江由淀山湖自西向东蜿蜒曲折地穿过上海,在杨浦转了一个U形弯,形成了杨浦三面环水的特征。杨浦“因水而兴”,并在20世纪上半叶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现在,杨浦区这条U形的老工业走廊面临着一场新的机遇——“十二五”期间,杨浦要重点推进15.5公里黄浦江岸线的建设,全力打造上海的“东外滩”。杨浦人相信,随着滨江区的开发,“大杨浦”的经济动脉将被打通,杨浦经济将因此全盘皆活。

  除了滨江区开发,杨浦区还将继续推进五角场建设,打造上海城市副中心;发展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继续推进“三区融合”,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眼看着黄浦江两岸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工业杨浦正向“知识创新杨浦”转型。

  “东外滩”设计方案10月揭晓

  76岁的林粤明老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杨浦”,出生在杨浦,除了在外上学,几十年工作、生活都在杨浦。

  林粤明曾在赫赫有名的国棉十七厂工作,说起老杨浦的老工厂,林粤明如数家珍:“杨树浦水厂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现在还在用着呢;杨树浦电厂、杨树浦煤气厂,都是20世纪早期就有了,还有恒丰纱厂、华盛纺织总厂……”

  现在,其中许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厂房都被保留为工业遗产,或被保护性开发。林粤明曾经工作的国棉十七厂,如今就被改造为国际时尚中心。

  杨浦滨江岸线长15.5公里,是中心城区最长的滨江岸线,沿岸有着太多类似的老工厂、老厂房。不过,随着杨浦近几年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些工厂已陆续搬迁,还有一些拥有百年文明的老厂房仍然保留着。这些都将成为杨浦滨江区开发建设的最大资源。

  早在2007年,杨浦滨江开发第一个功能性项目——渔人码头正式启动,滨江的知识产权园、世博秦皇岛路水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等陆续开工建设,联合国南南合作特设局主办的“全球创意经济城”也即将正式落地。目前,杨浦滨江开发已迅速展开。

  “‘十二五’期间,杨浦将全面推进滨江岸线的建设,全力打造上海的‘东外滩’。”杨浦区规土局总工程师室副主任朱晓君介绍,根据杨浦区的功能定位,未来杨浦滨江将被建设成以亲水游览、工业博览、科技商务、知识社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带,为知识创新区科技、教育发展服务,构筑从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的发展长廊。

  近期,市规土局、市浦江办、杨浦区政府正在联合组织开展“2010上海杨浦滨江总体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工作。

  “我们已委托3家境外设计公司和一家境内设计机构联合体参与方案的设计,最终优胜方案将在今年10月召开的‘第四届杨浦发展国际论坛’上揭晓。” 朱晓君说。

  环同济经济圈将获翻番发展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是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核心,包括密云路、中山北二路、江浦路、控江路、大连路围合组成的区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2009年,环同济地区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级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十二五”期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将仍然是杨浦重点发展的着力点之一。

  从同济建筑工程系毕业10年的建筑师沈宪走上了创业路,选择了“环同济”这一创业平台,4年时间,他的公司资产已经达2000万元,员工上百人。    

  杨浦区科委的有关数据显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从最初的200余家企业发展到目前1500家设计企业及配套服务企业,形成以设计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从2002年的10亿元总产出到2009年基地总产出达123.4亿元,实现区级地方税收4.47亿元。

  “十二五”期间,杨浦区将继续支持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到2015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将实现年总产出超过300亿元。

  关于未来的“十二五”规划,杨浦人毫不犹豫地继续推行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个理念,将为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服务。

  “大五角场” 建新型副中心

  除了滨江区开发,杨浦区还将继续推进“大五角场”建设,打造上海城市副中心。“大五角场”不仅包括南部已成气候的五角场商圈,还包括中部正在建设的创智天地与北部规划中的知识商务中心。“十二五”期间,这也是杨浦人密切关注的一项重大工程,被称为“聚焦五角场战略”。

  五角场开发办公室主任戎兆达介绍,未来,杨浦区五角场“彩蛋”南侧中环高架和黄兴路之间的最后一个“角”上,将启动一个规模达到36万平方米的巨型商业综合体——合生国际广场,该综合建筑群不但将建造16万平方米的高端购物中心,更有杨浦地区首次出现的甲级写字楼。

  根据规划,“大五角场规划”除了已经建成和在建的南部商业圈,还包括中部正在建设的创智天地与北部的知识商务中心。

  创智天地借鉴了美国硅谷的发展模式,汇聚各类创新要素、高端机构和中介服务,是一个创新产业和服务业的公共服务平台。

  经过6年努力,创智天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中心区一期和生活区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已集聚了人才广场、风险投资服务园、知识产权服务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吸引了甲骨文、EMC、易保、百度等著名创新企业入驻。

  而北部的知识商务中心,规划面积更是达到1.29平方公里,与新江湾城相接,将建成以商务办公为主导,商业、文化、娱乐、研发等城市商务功能配套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大五角场”呼之欲出,杨浦人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五角场将是一个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型市级副中心。

  十二五一线调查

  杨浦滨江岸线长15.5公里,是中心城区最长的滨江岸线,沿岸有着太多的老工厂、老厂房。不过,随着杨浦近几年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些工厂已陆续搬迁,还有一些拥有百年文明的老厂房仍然保留着。这些都将成为杨浦滨江区“东外滩”开发建设的最大资源。

  “十二五”期间,杨浦将全面推进滨江岸线的建设,全力打造上海的“东外滩”。

  根据杨浦区的功能定位,未来杨浦滨江将被建设成以亲水游览、工业博览、科技商务、知识社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带,为知识创新区科技、教育发展服务,构筑从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的发展长廊。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