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的高温烈日当头,但记者刚一跨进长宁区凯欣豪园的大门却有阵阵凉意袭来。凯欣豪园物业负责人冯阳介绍,小区原有的5个景观喷水池加装了循环过滤装置,使景观喷水池用水从每三天换一次水,延长至十天左右,这不但节水,还极大地改善了小区的环境。此外,水管加装节水阀、引进微水洗车、小区更换节能灯等措施,让小区居民也都感受到了“节能”与“省钱”的双赢结果。
凯欣豪园仅仅是一个开始,今后长宁区还将发掘更多社区节能潜力。而在初步的“十二五”规划中,长宁区计划围绕低碳经济,在对虹桥开发区商业商务集聚地进行改造,最终打造出沪上首个低碳发展实践区。“和很多全新建成的低碳区不同,虹桥的改造将探索出一个老城区低碳改造的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性。”
十天换水 池水仍清
景观水池是现在不少小区的“通用设施”,但由于维护成本极高,一些小区渐渐放弃了常规换洗,景观池成了污水池。然而步入凯欣豪园,整个小区的景观河道清澈见底。
这一切正是源于凯欣豪园进行了多项节能改造。据华阳街道西一居委会书记张兆楷介绍,凯欣豪园是豪华型商品房,小区里有5个景观喷水池,此前为了保证水质清洁,小区物业公司原本每三天就要更换一次池水,然而对喷水池加装循环过滤装置后,便大幅降低了池水的更换频率,从而节约了水资源。
“除了节水措施,凯欣豪园的开发商还曾斥资,在不降低亮度的前提下,将楼道、电梯厅等公共区域内的2045盏40W白炽灯换成了8W节能灯,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采取分半开启、按时按需开启以及空调开启温度设定在26℃。” 张兆楷欣喜地表示,如此一来,夜晚的凯欣豪园依然灯火璀璨,但每月用电量却直线下降。
不仅是业主,凯欣豪园的物业公司也连连称赞这“节能”与“省钱”的双赢结果。凯欣豪园物业负责人冯阳心说,改造后,小区用水减少支出约2200元/月,而换水还可作为绿化灌溉重复使用,可再次节水。此外,在照明灯更换等节电措施的作用下,一年还能节省电费十多万元。
9月引入“节水洗车”
然而,为了成为名至实归的“节水小区”,凯欣豪园还将于9月引入“节水洗车”。冯阳解释称,通常路边摊洗车一次耗水200-300升,然而所谓“节水洗车”只用2升左右的水。
据介绍,小区在地下车库引进一家“微水”洗车服务公司。“微水洗车总耗水量为2升左右,其中车身耗水0.2升,约一小杯水,相比普通洗一辆车至少需耗水百升以上,可节水90%。按凯欣豪园每天洗车20辆计算,每月可节水约54M3,一年就可节水约650M3。”冯阳说。
除了节水,让冯阳推崇“微水洗车”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洗车排出的雾状水较易蒸发,不会造成污水横流。
华阳街道社发科副科长江舟表示,下一步将会充分利用凯欣豪园的样本效应,挖掘更多高端物业的节能潜力。
“十二五”重点:长宁低碳
长宁区在今后的城区建设中将推广更多的低碳理念。长宁区规土局局长王训国透露,一份以虹桥涉外贸易中心3.15平方公里范围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虹桥地区建筑用能情况调查报告》已完成编制,报告中计划对该地区进行低碳生态示范区改造:发展绿色建筑、优化能源结构、发展绿色交通、增加绿地碳汇、研究体制创新机制等方面也得到重点发展。“该项目已申报世界银行GEF项目,若能获得资金支持,‘十二五’期间将成为长宁低碳改造的一个重点。”
集聚了7100多家与贸易相关企业的原“虹桥经济开发区”仅0.65平方公里,曾是国家首批批复的经济开发区,可20年来,它的建筑和设施都已显得陈旧。如今,为了配合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长宁区将原“虹桥经济开发区”扩展至3.15平方公里,形成虹桥涉外贸易中心。从规划的层面,目前已全方位地融入了低碳理念。
长宁区节能减排办公室副主任刘汉江表示,和很多新建低碳区不同,虹桥的改造将探索出老城区低碳改造的模式,具有可复制性。
王训国表示:“市政公用设施将全力推广环保节能理念,如使用太阳能、节能路灯、节水卫生设备等市政公用设施,推广垃圾分类收集模式,提高垃圾回收使用率。而在设计方面也将强化建筑之间立体连接通道的建设,通过二层步廊、地下通道等的建设,实现建筑之间的连通,减少控温成本,方便居民步行活动。”
打造低排放建筑
而长宁区在虹桥地区以及临空经济园区还将进一步推广新建建筑节能新技术。目前正在虹桥地区选址打造一栋低排放建筑,“从设计到管理,都将使用新建筑技术和材料,从而做到低能耗、低排放。如这一生态建筑、低碳(零碳)建筑不会太大,约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也将使用太阳能、风能、浅表地热能、雨水收集、中水循环等设备,并使用环保建筑材料,注重建筑外墙隔热层的使用,全方位降低建筑能耗。”
此外,对于那些房龄20年以上的老建筑进行低碳改造也是长宁区虹桥地区所面临的最具挑战的任务。对于老建筑的不同状况,都会实施不同的改造技术。比如从分散供能转化成集中供能,比如对内部电器进行降低能耗改装。
同时,通过多种设计手段改善公共空间小气候,比如加盖屋顶花园、加强墙面绿化、设计下沉式绿化广场等立体绿化方式,结合水雾喷淋等手段,降低公共空间温度。刘汉江表示:“虹桥地区的改造非常重视可复制性和推广性,通过虹桥地区的改造,长宁将积极探索老城区低碳改造的模式。”
十二五一线调查
“十二五”期间,长宁要把节能降耗、绿色低碳的标准纳入规划建设审批环节;要对全区100幢存量楼宇进行节能改造;力争到“十二五”期末现代服务业在三产中占比达50%左右。
合理规划确定公共活动交流区域,让人们在一幢建筑里就可以满足购物、休闲、娱乐、体育、文化等多种需求。
对接虹桥商务区建设,完善长宁西部“品”字形商业布局,提升中部新虹桥商圈能级。
推进旧小区综合整治,对于卫厨不独用的老公房推进成套率改造。
结合新泾地区全面城市化,推进社会事业设施西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