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世博记者 臧鸣
“这位帅哥警察是我的朋友。”午后休息时间,在世博村的警务工作室里,非洲联合馆工作人员露露拍着民警陆阳的肩膀说。
除了露露,像这样的老外朋友,世博村责任队警务工作室的民警还有很多。早报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这个设立于世博村内的警务工作室,这个“小”警务工作室有着“大”功能,管辖着整个世博村的治安。不过,与其说是管理,不如说是服务。
老外成为民警助手
世博村责任队警务工作室的女警陈怡告诉早报记者,其实,开展业务最初并不那么顺利,“由于文化的差异,老外对民警有点儿排斥。”陈怡说,“他们不愿跟民警多打交道,一见民警就躲得远远的,不像在上海的普通社区里那样,社区民警上门跟社区居民交谈情况,居民都很乐意配合。”
然而,一些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老外对民警就非常了解。上海世博会刚开园时,一天,陈怡驾驶着警用电瓶车被一位外国人拦下,对方出示了证件,原因是希望获得民警的帮助,紧急入园,这位外国人便是非洲联合馆的工作人员露露。
后来,露露成了民警的得力助手。7月底,世博村内,一位马里籍的老外突发疾病被120送至医院,他只能说法语,难住了民警,一时间,无法跟他们的展馆取得联系。这时,陈怡想到了露露,一个电话打给他,请他帮忙,露露欣然答应。联系马里总代表,马里馆内工作人员立即从园内出来,赶往世博村,跟世博村内的马里工作人员会合,前往医院,探望同事。
世博村里一些人在马路上踢足球,不仅影响交通,也有安全隐患。陆阳友好地邀请他们参加民警的业余足球活动。大家在世博村附近的足球场,经常来场友谊赛,世博村的居民亦成了民警的好朋友。
世博村责任队队长朱英华介绍说,警务工作室制作了一张“警方提示”的小卡片,英文翻译就是由世博村的澳大利亚人邓肯担任的,而他也是民警在执行公务中结识的好朋友,做了次“友情客串”。
“小事情”积累出友情
朱英华告诉早报记者,虽然起初一些老外并不熟悉民警,但很多后来成了民警的好友,其中不少人缘于一些小事情。
比如,在世博村居住的老外要通过安检出入口进入园区工作,按照规定,像打火机之类的属于禁带物品。有时,老外一个大意,把这些物品带到了安检口,为了赶时间,就交给世博村责任队的民警。这些物品会被民警送至他们居住的世博村酒店大堂。
逐渐的,老外对民警的印象发生了改变,更乐意配合民警,协助民警开展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