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可·普斯汀(Mikko Puustinen),一位金发碧眼的欧洲人,却给自己起了一个儒雅的中文名字——溥明睿。这位上海世博会芬兰政府副总代表,是一位“中国通”。昨天,他在芬兰馆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时说:“要办一届成功的世博会很难,不仅仅组织方、参展方有责任做好工作,每一位参观者也有责任,让世博会变得更完美。”
上世纪90年代,溥明睿就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学习汉语,1998年被选派至复旦大学继续进修汉语,之后他在芬兰驻中国大使馆担任新闻官。从两年前起,他便加盟芬兰的世博会参展工作。溥明睿的中国古典文学造诣颇深。他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从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得到灵感,给芬兰馆取了“冰壶”的名字。
“看了前几天俞书记接受媒体采访的电视转播,我很有同感,世博会也是我人生最难的一件事。”在谈到世博半程体会时,溥明睿说。园区规模史上最大,天气如此酷热,如何保证游园舒适?参观人数这么多,排队等候时间长,怎么保障安全,怎么维护秩序?这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为此,芬兰馆动了些脑筋,尽可能方便参观者进入展馆,一般排队半小时到1小时就能进来,“冰壶”内部的参观环境也比较舒适。之前由于人手不够暂停盖章,现在世博局的支持下已恢复了。溥明睿说,从芬兰政府的角度来看,世博会是成功的。目前芬兰馆的参观者已达300万人,估计到世博会结束时将达500万人。这相当于芬兰全国人口。大部分参观者对芬兰馆的评价很好。
溥明睿也给参观者一些含蓄而善意的提醒:最近天气确实非常热,观博十分辛苦,希望参观者多一些耐心,相信工作人员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你们的;另外,参观者也是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员将在世博园呆上6个月,每一位游客不妨想一想:我的言行举止将给他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本报记者 邵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