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蒙 任翀
“上海世博会开到109天,我们的干劲必须像第九天一样。”昨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过后,园区参观者服务中心主任钱伯金从一线回到办公室。他告诉记者,接下来这种天气可能多次出现,不铆足劲头、做足万全准备,肯定不行。
世博会举办了三个多月,哪个 “世博人”不疲惫?可当疲惫感爬上身时,手上的劲一分不能减,心中的弦更是一刻不能松。会期过半,世博组织者已经将前109天的成绩搁在一边,用“第九天的干劲”寻找问题和隐患,努力缩小与既定目标的差距。
雷暴雨中找隐患
昨天下午2点左右,眼看天色越来越暗,参观者服务中心的突击小分队紧急出动。他们将园区各处的指示牌、悬挂物等一一卸下,并告诉游客赶紧到高架步道下、大型场馆内避雨。
风雨来袭,园区内一些指示牌将成为安全隐患。钱伯金说,之前园区经历过多场雷雨大风,虽然没有出现刮倒指示牌伤人的事件,但通过细心观察,他们认为必须防患于未然。
可摘下指示牌,游客岂不是要迷路?为了不给游客带来困扰,突击小分队在风雨将到未到时出动,而火候的掌控全靠园区内外极其精准的天气预报。指挥中心气象指令一发,突击队立刻出发,待他们收拾完毕,片刻就风雨大作。昨天的成功实践证明:只要发现及时、预案充分,隐患定能消失于无形。
昨天风雨虽大,但前后不过一个多小时,要是接下来台风持续影响世博园,又该如何应对?园区环境与设备保障部表示,目前防台防汛是头等大事,每天有专人检查雨水井、下水道,排除堵塞隐患。在七月的短暂强对流天气中,工程部发现一些外国馆设施存在问题,都进行了及时修复,并对全部场馆建筑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
“最可怕的是发现隐患的意识有所松动”,环境与设备保障部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啄木鸟”行动从5月一直持续并将保持到闭园那一刻,将发现的隐患拍照汇报,第一时间着手排除。近几周来高温持续,“啄木鸟”们却将“啄木”时间从早上9点提早到7点半,为的是更快、更及时地让园区无患,让游客放心。
留言簿上寻问题
非洲联合馆是目前上海世博会游客最多的展馆之一。馆内的留言簿上,写满了游客对组织者和参展方的赞美,可联合馆的工作人员偏偏“美中挑刺”。
有游客在留言中写道:不少非洲展馆展板上没有中文翻译,或者翻译得不准确。
要不要翻译,用什么语言展示,这本是参展方的事,组织者难以干涉参展方的展示内容。然而游客的意见就是整改的方向,不归组织者管的事,也必须管起来。既然不能越俎代庖,就采取旁敲侧击,迂回着和参展方沟通,一次说不通说第二次,直到大部分参展方都意识到“这是个问题”。目前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场馆已新增了中文介绍,组织者正继续努力,他们表示将在最短时间内说动所有场馆。
留言簿上另一个问题是针对非洲集市:有人指出一些非洲集市上的商品并非产自非洲,有的是“中国制造”。
翻开参展手册,里头清楚写着非洲集市销售非洲特色纪念品,并未规定“必须产自非洲”。可消费者不接受,怎么办?组织者的办法照旧:沟通。组织者努力的劲头很快感染了参展方,各个非洲国家主动成立“自律委员会”,肯尼亚总代表还给该国销售人员写了公开信,要求确保商品产自本国、质量合格。
一本本留言簿,写着的是广大游客最真实心声,反映的是最真实的问题。自满的人或许满眼尽是溢美之词,而要从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全靠管理方的耐心、细心与恒心。
不满意里知差距
“借轮椅啊,各个出入口都有,可方便了。”这是开园之初,记者询问轮椅租借时,问讯处工作人员的回答。
那时园区组织者也信心满满地向记者介绍:世博会各出入口共准备了2500辆轮椅,一定能保证有需要的游客顺利使用。
随着时间推进,工作人员说的“可方便了”,却在游客口中变成了“不方便”。租轮椅要200元押金,还得证明自己确实是老年人、残疾人,最麻烦的是世博园区这么大,“原借原还”实在折腾人。
钱伯金说,他正是在参观者的指责声中意识到差距:“可方便了”是组织者的主观臆断,距离让所有游客满意的目标,实在差得太远。
知耻而后勇,看到差距才能改进。在园区运行中,参观者服务中心倾听游客呼声,设计新的轮椅租借方式。目前2500辆轮椅中,1500辆可在任意租赁处异地归还;500辆专供应急使用,游客遇到意外伤害或疾病时租借轮椅,不需证明身份、支付押金;另500辆为保证热门场馆附近的使用,采取原借原还。新措施实行后,游客普遍表示满意,但钱伯金认为他们只是“从受指责到基本称职”,实现目标仍有距离。
园区厕所一度也饱受责难。厕所每天被大量使用,损坏不少,最初管理者看到坏了的厕所,就把门一锁:临时关闭。游客看到锁着的厕所多了,免不了抱怨。园区里的维修工听到抱怨,主动与管理部门联系,要求他们发现损坏后第一时间报修,自己则抢修不过夜。目前游客的抱怨声和锁着门的厕所一样,都变得越来越少。
“批评声虽然少了,但还是有,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做到位。”组织者表示,他们将继续坚持“办一天世博,改进一天工作”的原则,把游客的指责声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
|
|